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组学习方式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取得最佳实效?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建立规则,让学生明确个人责任
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活动就会处于无序的状态。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时效性,教师应事先帮助学生建立以下基本的规则:(1)每次讨论都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并认真做好讨论记录。(2)每次讨论都必须遵循讨论程序,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补充,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3)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小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例如:教学《落花生》一文,组织学生讨论时,我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①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并试着提出1-2个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
②四人小组讨论时,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成员轮流读出自己所画出的句子并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1-2个大家都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认真填好以下讨论记录表:
③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组重点讨论哪些问题,讨论结果如何。这样,既帮助学生建立了讨论的规则,又让学生明确了个人责任。同时,还把确立学习目标的权利大胆放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体现个体差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目前,虽然有不少的语文教师在形式上运用了“小组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但不少教师将自己认为需要小组学习的内容事先设计好,在讲授到这些问题时提出来,让小组讨论。这样,学习内容是计划性和指令性的,实质上是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我认为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某一段落、某一问题等),然后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交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由于“小女孩擦火柴看到幻觉”这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以我先引导学生初读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从整体感知小女孩看到的幻觉依次为“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最喜欢的一节,按一定的学习目标自学后,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这样,把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求。既然是喜欢的选择,学生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也就无需老师穷尽各种办法来激发了。
三、指导认真倾听,让学生综合别人意见
要提高小组使用学习的实效性,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必须学会倾听。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将其他同学的意见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并进行补充;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综合归纳组员提出的不同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形成集体的意见。为此,教师在巡听中应就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并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各抒已见,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分组讨论“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先从多看电视的好处方面思考,有哪些理由;再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有哪些理由。要求大家敞开思想,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别人发言,不断提醒学生听别人发言时要边听边想,想想别人说得是否有道理,或找出别人发言中的漏洞和错误,进行补充或反驳。这样,学生通过认真倾听,各抒己见,很快就能对“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形成小组意见。
四、给小组充足的学习时间,真正落实学习目标
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学时提出了很多或较难的问题与学习要求,如果留给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时间很短,学生则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就无法触及并自主感悟文中一些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是些肤浅的、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与真挚的情感体验。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五、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发表小组的看法
为进一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扩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应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同时小组“代言人”也应将“我觉得如何如何”改为“我们小组觉得如何如何”,“我认为什么什么”改为“我们小组认为什么什么”。这样既能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又能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一种团队精神。通过各组的汇报交流,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让学生领悟到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个小组的意见,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的创新火花将会闪现,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只有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不同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沁园小学 河南】
一、帮助学生建立规则,让学生明确个人责任
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活动就会处于无序的状态。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时效性,教师应事先帮助学生建立以下基本的规则:(1)每次讨论都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并认真做好讨论记录。(2)每次讨论都必须遵循讨论程序,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补充,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3)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小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例如:教学《落花生》一文,组织学生讨论时,我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①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并试着提出1-2个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
②四人小组讨论时,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成员轮流读出自己所画出的句子并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1-2个大家都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认真填好以下讨论记录表:
③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组重点讨论哪些问题,讨论结果如何。这样,既帮助学生建立了讨论的规则,又让学生明确了个人责任。同时,还把确立学习目标的权利大胆放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体现个体差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目前,虽然有不少的语文教师在形式上运用了“小组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但不少教师将自己认为需要小组学习的内容事先设计好,在讲授到这些问题时提出来,让小组讨论。这样,学习内容是计划性和指令性的,实质上是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我认为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某一段落、某一问题等),然后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交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由于“小女孩擦火柴看到幻觉”这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以我先引导学生初读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从整体感知小女孩看到的幻觉依次为“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最喜欢的一节,按一定的学习目标自学后,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这样,把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求。既然是喜欢的选择,学生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也就无需老师穷尽各种办法来激发了。
三、指导认真倾听,让学生综合别人意见
要提高小组使用学习的实效性,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必须学会倾听。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将其他同学的意见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并进行补充;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综合归纳组员提出的不同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形成集体的意见。为此,教师在巡听中应就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并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各抒已见,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分组讨论“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先从多看电视的好处方面思考,有哪些理由;再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有哪些理由。要求大家敞开思想,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别人发言,不断提醒学生听别人发言时要边听边想,想想别人说得是否有道理,或找出别人发言中的漏洞和错误,进行补充或反驳。这样,学生通过认真倾听,各抒己见,很快就能对“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形成小组意见。
四、给小组充足的学习时间,真正落实学习目标
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学时提出了很多或较难的问题与学习要求,如果留给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时间很短,学生则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就无法触及并自主感悟文中一些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是些肤浅的、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与真挚的情感体验。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五、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发表小组的看法
为进一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扩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应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同时小组“代言人”也应将“我觉得如何如何”改为“我们小组觉得如何如何”,“我认为什么什么”改为“我们小组认为什么什么”。这样既能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又能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一种团队精神。通过各组的汇报交流,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让学生领悟到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个小组的意见,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的创新火花将会闪现,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只有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不同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沁园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