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问题教学法在社政开卷考复习中的运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综合借鉴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图示教学、程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模式、理论,运用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和计算机CAI技术等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一般认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有两个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无可否认,问题教学法能够将死板的说教改变为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由于问题教学法具有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功能,在现今九年级社会、政治复习教学中能起到教与学的良好效果。
  一、在社政开卷考试复习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依据
  (一)是初中社政开卷考试的必然要求
  “考”与“教”、“考”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随着中考方式改革的进行,社政学科的考查有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立意以“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命题特点则以“浅知识、新情境、热问题、重过程、轻结论、重理解、轻记忆”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中考社政复习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提高,而问题教学法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社政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和学科间综合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考形势的变化。
  (二)符合社政复习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心理规律
  由于中考方式的变化,学生对社政学科的学习任务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只要有书就行,平时不用多加学习”。社政学科的课时也随着中考方式的变化有所减少,这使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复习内容的困难加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在心理上对社政学科的不重视及对社政学科繁杂学习内容的惧怕也使九年级社政教学复习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一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影响教学的质量。而问题教学法则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既能在复习教学中避免上述矛盾的产生,又能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社政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社政中考复习效率
  提高中考社政复习效率的本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识记、理解、运用三大能力,而问题教学法可以在以问题作为引导的方式下把培养与提高学生这三种能力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思维活动中巩固记忆,深化理解,学会灵活运用。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社政复习中的实施
  (一)以问题为引导,指导学生做好中考社政复习教学的预习
  中考社政复习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是中考社政复习的难点。这主要由学生在复习时失去了在新课学习时的新奇感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和对开卷考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这时如果还是采用新课教学的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复习的兴趣。因此,在社政开卷考复习教学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书面问题(即在课前发放学案)指导学生以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为中心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并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抽查,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知识漏洞、思维缺陷或亮点,从而为自己在课堂上提高社政开卷考复习课的效率打下基础。如“环境问题”知识的复习,教师可先以书面问题的形式指导学生从“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环境问题的国策”等问题先进行预习,然后通过抽查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分类、表现、影响等方面是否存在着模糊认识或错误理解,如学生不能理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片面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等等。这些就可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习能力。
  (二)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形成社政学科的知识结构。
  社政复习内容的繁杂使学生在识记能力这一基础环节就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尽管是开卷考试,无需大量背诵,但学生往往感到社政知识无头绪,觉得自己陷在社政知识的包围中无从脱身。这是因为学生在脑海中无法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无法进行知识的运用。而问题教学法能使学生跳出这个“包围圈”,并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分析社政问题,构建社政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变机械的记忆为理解记忆,提高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如“国家的主人”的复习,由于这一章的知识点较多且都是难点,对抽象的政治概念、理论的掌握,学生感到比较困难。对此,笔者在复习中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于何种政治地位?(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一种政治制度?由什么决定的?(3)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做主的?(4)我国的权力机关有哪些?(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有何关系?(6)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如何?(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何区别?(8)举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9)政府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和渠道收集民情、反映民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主要的知识点,并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主要形式”这一论点的基本知识框架。
  (三)以问题为情境,突破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现在的中考模式中,社政学科的考查主要以学科主干知识和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知识为主,如何理解与运用这些知识则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因此,中考社政复习教学要充分地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去突破主干知识,并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的教学,教师一方面可以从“什么是和平、发展”“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如何解决当前的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该怎么做”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与归纳,掌握本章内容的基本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它与当今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相联系,让学生自主进行提问,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在分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时,可联系当今国际热点问题(如俄罗斯地区问题、印巴问题、恐怖主义问题、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欧洲一体化问题等)创设新情境,并用多媒体把上述问题以资料、图片、电影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加深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笔者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如:“恐怖主义分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国有没有恐怖分子?”“9·11事件对我国有何启示?”“阿富汗国家为什么要支持恐怖分子?”“阿富汗为什么不进行改革开放,搞经济建设?”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自己又把提出的问题解决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复习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关心国家大事,并提高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四)以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社政思维习惯
  在中考社政复习中,要真正能使学生提高识记、理解、运用三大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政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问题教学法能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思维的强化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对重要人物的评价中,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坚持用两点论、重点论等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评价的习惯,如对邓小平个人及邓小平理论的评价,笔者从多个角度给学生起疑的机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决策能体现邓小平理论中的哪一观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实质上有何区别?”此外,还可以在时政事件、历史事件的比较中,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固定的比较方法与习惯,并从中得出一定的启示,如“阿富汗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这一问题,就可以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的正确领导、稳定是大局等重要思想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五)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中考社政复习教学中,以专题、社会热点作为问题设计的中心,既可以培养学生社政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如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结合各方面的知识理解党的指导思想,就可以让学生从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党的重要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等问题进行综合的训练。如:(1)中国共产党在何时何地成立的?(2)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和思想上做了准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3)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重要会议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失误中走向成熟的?(4)80余年中,中国共产党出现了哪三代领导集体?请写出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丰功伟绩。(5)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的?(6)中国共产党八十几年的风雨历程,证明了一个怎样的伟大真理?(7)用史实举例说明党是如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8)若以“党啊,亲爱的妈妈”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写出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围绕主题渲染气氛,讲究实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学生的识记、理解、综合运用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六)以问题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中考社政复习教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在课后能及时并反复地识记、理解、运用,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就显得很重要。问题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提高课后复习效率。如在复习的每一阶段布置一些相关问答题,要求学生结合史实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述。如分析了“环境问题”这一内容后,可以留给学生这样一些问题:“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本地的环保做些什么?”“你对垃圾废物处理有何高招?”这样,可以使学生站在一定的认识高度去把握中考社政复习的规律及趋势,适应开放性试题的要求,并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性、逻辑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九年级学生思维的规律和心理特征,设问要具有逻辑性,既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这样才能通过提问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基础性、层次性原则
  九年级社政中考模式的变化凸显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再加上学生社政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具有个体差异,因此在中考社政复习时要注意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并在教学中能进行分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学习。
  (三)全面性、开放性原则
  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设问角度的全面性和答案的开放性,对学生的回答不要仅局限于一种答案。
  (四)思想性、创新性原则
  在中考社政复习中,较多涉及时事政治的分析认识,这就必须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避免出现过分偏激的言论,但同时又不能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编者按:新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当前的新教师基本上属于“80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提出而进行的教师教育改革,也对新教师的培训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当前的新教师培训正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鉴于此,本期“视点”专门对“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师培训”这一问题进行特别关注。    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注重
【正】畲族文化源远流长、意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景宁这个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先生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之精彩描述。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
【摘 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一句我们教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选择多了起来,也就是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科目也就多了。这其中也包括了化学这门科目,许多的学生不喜欢化学,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化学的有趣。  【关键词】高中化学 趣味性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40  应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技能性的课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认知性知识的积累与深化,而且表现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增强和行为态度的转变,还有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体验。在这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学习或社会建设中科学的重要性越加突出,且近现代以来科学一直在国民教学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保存至今,基础教育中科学在近几年同样是受到广泛关注,今天我主要谈及小学科学的课程思考。  【关键词】重要性 独立 学科 基础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4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对教育理念和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的认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为此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