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忆力是科学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对初中生进行历史科学素养的培育要从提升他们的记忆力抓起。初中生巧記历史知识的方法十分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对他们进行历史科学素养的培育。教师可向学生传授事件引领法、划分要点法、类比记忆法、略缩记忆法、对应记忆法、定位记忆法等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从而很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难题。
[关键词]初中生;科学素养;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7202
当前,在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都知道,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主要包括人们对知识的识记、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以及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能力。由此可见记忆力是科学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前提条件,更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育最为基本的抓手和立足点。
初中历史学科融会中外、贯通古今、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再加之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这无疑给广大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众所周知,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记忆,学好历史知识更需要巧妙记忆!然而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初中生只会用“死记硬背”这一机械而低效的方法来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其结果往往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记住的知识却很少,即使是当时记住了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无疑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广大初中生记忆乏术的呢?经过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不注重对初中生传授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作职责和本分。对于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向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还很欠缺的初中生传授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本身就是教师“传道”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也是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和培育初中生历史科学素养的必然要求。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人教版九年级的部分历史知识为素材,例谈如何以传授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为契机来培育初中生历史科学素养。
一、事件引领法
初中历史知识的故事性很强,绝大多数的历史知识都是围绕某一历史事件展开叙述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历史事件来引领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记忆。例如,学生在记忆日本大化改新这一历史事件时,笔者引导他们对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记忆,而不是单纯地让他们记住“大化改新”这一名称就算完事。实践证明,学生运用笔者传授的这一记忆方法后对日本大化改新这一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知识的把握往往能够做到脉络清晰、深入内里。对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知识的记忆都可以采用该方法,比如记忆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战争、十月革命等。
二、划分要点法
有些历史知识的描述性文字很长、头绪很多,致使学生在记忆它们时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准确记忆了。比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教科书是这样描述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笔者在教学生记忆时根据其意思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这样三点:1.结束了…… 独立;2.确立了……发展;3.对以后……作用。经过这样的划分,原文变得要点清楚、简单明了,学生记忆起来也就不容易丢三落四了。其余类似的历史知识均可采用此法,比如记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等。
三、类比记忆法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多属于同一类别的知识点,比如: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与1861年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宪章运动、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三次工业革命;等等。这些知识点相似度很高,学生容易张冠李戴、相互混淆。笔者在教学这类历史知识时,特别注意向学生传授类比记忆法,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和同中求异。比如笔者在教学生记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领导人、重要文件、性质、意义的时候,就让他们有意识地回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领导人、重要文件、性质、意义,两相对照,归纳其相同点,区别其不同点。这样,学生对这两大事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便可做到清清楚楚、互不混淆了。
四、略缩记忆法
有些历史知识“块头”较大,如果让学生“囫囵吞枣”地记忆,是很难记住的。笔者在教学生记忆这类知识的时候,让他们将较大的知识点略缩后进行记忆,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英国在殖民地争夺过程中相继打败的竞争对手有西班牙、荷兰、法国,这个知识点只要用“西荷法”三个字就可让学生轻松记忆,既记住了国名,又记住了顺序。又如,最初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只要用“俄外乌白”四个字来记忆就轻松解决问题了。再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问题规定的五个方面——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将其略缩为“领军政赔殖”五个字来记忆,学生一下就记住了。
五、对应记忆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向学生传授一种特别实用的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这种方法就是要求把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同与它相关的历史事物对应起来记忆,笔者把它称为“对应记忆法”。采用该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既轻松,又高效,还可以做到久久不会忘记。例如,笔者教学生记忆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及其成员国,让他们这样对应记忆: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如此一来,学生既记住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又记住了各个集团的组成国。又如,笔者教学生记忆二战前的慕尼黑会议及其与会国、二战中的雅尔塔会议及其与会国时,让学生这样对应记忆:德意英法慕尼黑,美英苏聚雅尔塔。学生同样能够轻松记住。再如,笔者针对部分学生容易混淆“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这两个历史概念的状况,也教他们采用对应记忆法: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虽然仅分别添加了一个国名,但起到的效果却大不一样。
六、定位记忆法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不牢固,头脑中的知识犹如断线的风筝一样,随时都会消失在九霄云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定位记忆。如果在记忆的过程中将较为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在书本中进行定位——哪个知识点分布在哪本书的哪个位置,即使不翻书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那么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就会做到如板上钉钉那样牢靠。简单地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本本“有形”的书。这是一种高难的记忆方法,大多数学生不易轻松做到,即使这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倡导学生尝试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实践证明,上述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往往能让学生减轻记忆之苦,体验高效学习之乐。然而,“记忆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创新一些适合自身的巧记方法,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就是一种高水平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初中生;科学素养;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7202
当前,在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都知道,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主要包括人们对知识的识记、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以及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能力。由此可见记忆力是科学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前提条件,更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育最为基本的抓手和立足点。
初中历史学科融会中外、贯通古今、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再加之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这无疑给广大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众所周知,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记忆,学好历史知识更需要巧妙记忆!然而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初中生只会用“死记硬背”这一机械而低效的方法来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其结果往往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记住的知识却很少,即使是当时记住了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无疑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广大初中生记忆乏术的呢?经过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不注重对初中生传授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作职责和本分。对于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向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还很欠缺的初中生传授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本身就是教师“传道”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也是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和培育初中生历史科学素养的必然要求。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人教版九年级的部分历史知识为素材,例谈如何以传授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为契机来培育初中生历史科学素养。
一、事件引领法
初中历史知识的故事性很强,绝大多数的历史知识都是围绕某一历史事件展开叙述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历史事件来引领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记忆。例如,学生在记忆日本大化改新这一历史事件时,笔者引导他们对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记忆,而不是单纯地让他们记住“大化改新”这一名称就算完事。实践证明,学生运用笔者传授的这一记忆方法后对日本大化改新这一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知识的把握往往能够做到脉络清晰、深入内里。对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知识的记忆都可以采用该方法,比如记忆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战争、十月革命等。
二、划分要点法
有些历史知识的描述性文字很长、头绪很多,致使学生在记忆它们时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准确记忆了。比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教科书是这样描述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笔者在教学生记忆时根据其意思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这样三点:1.结束了…… 独立;2.确立了……发展;3.对以后……作用。经过这样的划分,原文变得要点清楚、简单明了,学生记忆起来也就不容易丢三落四了。其余类似的历史知识均可采用此法,比如记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等。
三、类比记忆法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多属于同一类别的知识点,比如: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与1861年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宪章运动、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三次工业革命;等等。这些知识点相似度很高,学生容易张冠李戴、相互混淆。笔者在教学这类历史知识时,特别注意向学生传授类比记忆法,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和同中求异。比如笔者在教学生记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领导人、重要文件、性质、意义的时候,就让他们有意识地回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领导人、重要文件、性质、意义,两相对照,归纳其相同点,区别其不同点。这样,学生对这两大事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便可做到清清楚楚、互不混淆了。
四、略缩记忆法
有些历史知识“块头”较大,如果让学生“囫囵吞枣”地记忆,是很难记住的。笔者在教学生记忆这类知识的时候,让他们将较大的知识点略缩后进行记忆,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英国在殖民地争夺过程中相继打败的竞争对手有西班牙、荷兰、法国,这个知识点只要用“西荷法”三个字就可让学生轻松记忆,既记住了国名,又记住了顺序。又如,最初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只要用“俄外乌白”四个字来记忆就轻松解决问题了。再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问题规定的五个方面——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将其略缩为“领军政赔殖”五个字来记忆,学生一下就记住了。
五、对应记忆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向学生传授一种特别实用的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这种方法就是要求把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同与它相关的历史事物对应起来记忆,笔者把它称为“对应记忆法”。采用该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既轻松,又高效,还可以做到久久不会忘记。例如,笔者教学生记忆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及其成员国,让他们这样对应记忆: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如此一来,学生既记住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又记住了各个集团的组成国。又如,笔者教学生记忆二战前的慕尼黑会议及其与会国、二战中的雅尔塔会议及其与会国时,让学生这样对应记忆:德意英法慕尼黑,美英苏聚雅尔塔。学生同样能够轻松记住。再如,笔者针对部分学生容易混淆“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这两个历史概念的状况,也教他们采用对应记忆法: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虽然仅分别添加了一个国名,但起到的效果却大不一样。
六、定位记忆法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不牢固,头脑中的知识犹如断线的风筝一样,随时都会消失在九霄云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定位记忆。如果在记忆的过程中将较为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在书本中进行定位——哪个知识点分布在哪本书的哪个位置,即使不翻书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那么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就会做到如板上钉钉那样牢靠。简单地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本本“有形”的书。这是一种高难的记忆方法,大多数学生不易轻松做到,即使这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倡导学生尝试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实践证明,上述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往往能让学生减轻记忆之苦,体验高效学习之乐。然而,“记忆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创新一些适合自身的巧记方法,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就是一种高水平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