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想象契机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想象的契机,使学生乐于动口,勤于动笔,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插图的空白点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相互呼应,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课文插图经常会有一些留白之处,教师可以从插图的空白处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卧薪尝胆》一文中配备了一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插图,但是文中描述的不仅是卧薪尝胆,还重点写了越王给吴王做仆役的经过。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以课文插图为背景,我让学生想象越王勾践在吴国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刁难,勾践是如何对待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勾践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主要以课文插图为对象,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想象勾践在吴国生活的情形。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课文插图得到有效补白,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也真正得到了历练。
  二、从文本的省略号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省略号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标点符号。在教学中,教师如能从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其中,“倔强的呐喊”后面是省略号。在教学的时候,我在这个省略号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想想作者省略了哪些内容,并试着将其补充完整。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想到了阿炳对师父的思念,有学生想到了阿炳对音乐的执着,还有学生想到了阿炳的梦想……如此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文本的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
  三、从悬念性的结尾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一些文章的结尾不是很明确,充满了悬念,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就这些結尾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半截蜡烛》一文主要讲了法国伯诺德妇人一家为了保护国家情报与德军巧妙周旋的故事。在课文结尾处,作者并没有明确交代事情的结果,而是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为结尾。在教学时,我就以这个充满悬念的结尾为契机,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教学,借助想象,既可以让学生给课文续编一个满意的结尾,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具有悬念性的结尾,启发学生想象,充分激发了学生续编故事的兴趣,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真正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契机有许多,教师要仔细钻研文本,并善于抓住文本中可激发学生想象之处,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表达,以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丰富文本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一个精彩的导入,还要有一个完美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可以让课堂教学意犹未尽,引起学生无尽的思考。教学中设计结束语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们享受到成功探究文本的喜悦,树立自主阅读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故而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束语,构建精彩的课堂。  一、概括式,深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引导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传承迫在眉睫。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中传统节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也是重
王俊/图  我的成长日记  妈妈生下蛋后,爸爸把蛋放在它的脚蹼上,用体温孵化。孵化的时候,爸爸不能工作,妈妈又回到海中补充生产时消耗的营养。  我刚孵化出来的时候,长着一身蓬松的绒毛,是灰色或淡灰褐色的。此后的3-5周内,我大部分时间是在父母脚背上度过的。要吃东西的时候,就把嘴巴伸进爸爸妈妈的嘴里去寻找。  我吃得很多,长得很快。一旦褪去了刚刚出生时的绒毛,就能到海里游泳了。  想了解我吗?  遇
“视觉化策略”是指读者根据文字讲述的动作、人物、场景等信息,在脑中描绘出形象可感的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通过对绘本《一条大鱼向东游》中“视觉化策略”的运用加以分析,试图在绘本阅读教学方面给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绘本教学”是阅读教学炙手可热之“物”,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大放异彩,引得不少小语界名流为之“倾心”。同时,有关儿童阅读的探究也为当今小语人另辟蹊径,绘本逐渐成为许多教师开辟“战场”的
“讲故事”是统编本教材的重要语文要素,特别是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师要善用讲故事这种方式。通过激发学生讲故事的热情,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讲故事,促进学生理解语文。讲故事不仅是学生的话语方式,更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方式、生活方式。  “讲故事”作为语文要素,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言表达思路不清晰、故事讲述不完整、故事讲解无趣味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构筑“故事
【教学意图】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统编本编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第一学段中采用对韵歌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识字。笔者结合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的教学设计,让学生
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为了儿童的学习,还为了儿童能主动地学习;教育不仅为了儿童学习知识,还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不仅为了儿童明天的发展,还要为他们的童年获得最初的人生幸福。  情境教育就是为儿童创设主动学习,使儿童享受人生幸福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儿童的思维罩上情感的色彩,思维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潜在智慧就在情感的触动下生发出来。捕捉教学情境亦然,就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生本教育理念越发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线语文教师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探寻实现“生本课堂”的途径。以下是笔者的探索和思考。  一、立足“学”之本,构建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应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使他们在认知和情感上都得到发展。实现生本课堂,我觉得首先要从学生的“学”入手,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基础的有效 “先学” 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应当在学
任何一篇文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与其他的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单独针对具体的文本展开教学,就会切断原本联系紧密的文本类群。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选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由于篇幅相对短小、内容相对浅显,又被称为小古文。由于当前都以白话文的阅读为主,学生对于小古文的解读和认知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就决定了在教学小古文时,教师先要以白话文作为前奏,为学生搭建走进小古文的阶梯。鉴于此,笔者以为强化小古
统编本教材提出的“语文要素”这个概念,即语言训练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这些“语文要素”都有机地分布在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中,让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抓手。那么,如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让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呢?  下面,我结合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这两课的实际教学过程,来谈谈怎样聚焦语文要素,使得教学目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