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想象的契机,使学生乐于动口,勤于动笔,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插图的空白点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相互呼应,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课文插图经常会有一些留白之处,教师可以从插图的空白处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卧薪尝胆》一文中配备了一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插图,但是文中描述的不仅是卧薪尝胆,还重点写了越王给吴王做仆役的经过。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以课文插图为背景,我让学生想象越王勾践在吴国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刁难,勾践是如何对待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勾践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主要以课文插图为对象,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想象勾践在吴国生活的情形。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课文插图得到有效补白,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也真正得到了历练。
二、从文本的省略号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省略号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标点符号。在教学中,教师如能从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其中,“倔强的呐喊”后面是省略号。在教学的时候,我在这个省略号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想想作者省略了哪些内容,并试着将其补充完整。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想到了阿炳对师父的思念,有学生想到了阿炳对音乐的执着,还有学生想到了阿炳的梦想……如此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文本的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
三、从悬念性的结尾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一些文章的结尾不是很明确,充满了悬念,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就这些結尾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半截蜡烛》一文主要讲了法国伯诺德妇人一家为了保护国家情报与德军巧妙周旋的故事。在课文结尾处,作者并没有明确交代事情的结果,而是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为结尾。在教学时,我就以这个充满悬念的结尾为契机,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教学,借助想象,既可以让学生给课文续编一个满意的结尾,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具有悬念性的结尾,启发学生想象,充分激发了学生续编故事的兴趣,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真正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契机有许多,教师要仔细钻研文本,并善于抓住文本中可激发学生想象之处,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表达,以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丰富文本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一、从插图的空白点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相互呼应,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课文插图经常会有一些留白之处,教师可以从插图的空白处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卧薪尝胆》一文中配备了一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插图,但是文中描述的不仅是卧薪尝胆,还重点写了越王给吴王做仆役的经过。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以课文插图为背景,我让学生想象越王勾践在吴国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刁难,勾践是如何对待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勾践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主要以课文插图为对象,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想象勾践在吴国生活的情形。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课文插图得到有效补白,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也真正得到了历练。
二、从文本的省略号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省略号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标点符号。在教学中,教师如能从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其中,“倔强的呐喊”后面是省略号。在教学的时候,我在这个省略号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想想作者省略了哪些内容,并试着将其补充完整。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想到了阿炳对师父的思念,有学生想到了阿炳对音乐的执着,还有学生想到了阿炳的梦想……如此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文本的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
三、从悬念性的结尾入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一些文章的结尾不是很明确,充满了悬念,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就这些結尾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半截蜡烛》一文主要讲了法国伯诺德妇人一家为了保护国家情报与德军巧妙周旋的故事。在课文结尾处,作者并没有明确交代事情的结果,而是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为结尾。在教学时,我就以这个充满悬念的结尾为契机,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教学,借助想象,既可以让学生给课文续编一个满意的结尾,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具有悬念性的结尾,启发学生想象,充分激发了学生续编故事的兴趣,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真正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契机有许多,教师要仔细钻研文本,并善于抓住文本中可激发学生想象之处,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表达,以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丰富文本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