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
关键词:作业 教育 教师 重要 学生 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作业以关注工具性为主,忽视作业的人文关怀,而作业的人文性恰恰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新理念,提升了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水平,开阔了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
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我们应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作业的设计形式应当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作业自选,尊重自主性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其一,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布置作业。其二,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快餐”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3、学生的个性化使得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学生对作业有着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学生身心不同,作业设计就要体现因人而异,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作业内容的设计应该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己布置作业,使作业成为学生自身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学生感受到了一份信任和情感,赋予了作业以人文色彩,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变作业“要我做”为“我要做”。
4、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学以致用,显示实践性
动手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些课文,带有常识性道理,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其中的道理,体会到人物的聪明睿智。在学习这些科学性较强的课文时,都可以布置小制作和小实验的作业。让学生带着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体验、实践。
1、观察。如让学生写状物文章时,要求学生预先认真观察动植物的特点,以做到有话可写;让学生写参观记时,先领着学生参观该处,做到亲眼目睹,从而写出真情实感。
2、调查访问。节假日建议学生外出旅游、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写好“生活花絮”。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
3、课外阅读。其一,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其二,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4、动手操作。??学习了《庐山的云雾》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庐山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庐山知识知多少”的展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再如办手抄报、作文选、搜集资料等等。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
三、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心理學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应当视野开阔,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有趣,还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总之,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中,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培养品质,让他们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正确科学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作业 教育 教师 重要 学生 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作业以关注工具性为主,忽视作业的人文关怀,而作业的人文性恰恰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新理念,提升了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水平,开阔了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
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我们应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作业的设计形式应当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作业自选,尊重自主性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其一,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布置作业。其二,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快餐”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3、学生的个性化使得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学生对作业有着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学生身心不同,作业设计就要体现因人而异,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作业内容的设计应该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己布置作业,使作业成为学生自身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学生感受到了一份信任和情感,赋予了作业以人文色彩,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变作业“要我做”为“我要做”。
4、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学以致用,显示实践性
动手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些课文,带有常识性道理,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其中的道理,体会到人物的聪明睿智。在学习这些科学性较强的课文时,都可以布置小制作和小实验的作业。让学生带着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体验、实践。
1、观察。如让学生写状物文章时,要求学生预先认真观察动植物的特点,以做到有话可写;让学生写参观记时,先领着学生参观该处,做到亲眼目睹,从而写出真情实感。
2、调查访问。节假日建议学生外出旅游、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写好“生活花絮”。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
3、课外阅读。其一,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其二,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4、动手操作。??学习了《庐山的云雾》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庐山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庐山知识知多少”的展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再如办手抄报、作文选、搜集资料等等。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
三、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心理學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应当视野开阔,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有趣,还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总之,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中,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培养品质,让他们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正确科学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