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兴趣、能力,立足于“课程体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我们所构造的教学体系能否让学生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以及联系三者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认识偏颇
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效果,长期以来部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看成仅是教育的对象,知识的接受器,没有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学生,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在教学中不论事大事小都包办代替,阻止了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
2 重教轻学
长期以来,受“知识本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完成教学中的认识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目的,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是按教材要求讲清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尽力把知识讲全、讲透,课后布置大量练习,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只相当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激发。
3 重教师的行为变化,轻学生的行为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认为上课是完成教案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得出教案中预定的答案,因此,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主角”是教师,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而大多数学生只能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大多情况下是“观众”,这种教师的行为变化代替学生的行为变化的做法,使学生失去借以培养能力、挖掘内在潜能、主动发展的机会。
以上问题是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为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必须把教学过程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
二、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的主体
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
1 树立学生主体观,体现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三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敞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2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宽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设置一些基本、低人、简单、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如可设计下面一道例题: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不同的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道题,得出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再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再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1500—35X20)÷20。
解法二: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35X20 100)÷20,
解法三: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出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1500÷20-35。
解法四: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 100),然后求出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1500 100)÷20÷2。
至此,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此类题不但能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从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同时学生从自我解题中获得较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2)创设合作的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增强合作意识,如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各种不同的统计方法,由于统计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因而难免遗漏、重复,根本无法得到统一的结果,统计结果也难以说明问题,能不能让学生既经历统计的过程,又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呢?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为12个小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体验,小组内确定调查方法,实践表明:课堂活而不乱,每一个成员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各抒己见,学生通过小组统计,亲身体验了统计的全过程,获得了不同的学习体验,对感性知识认识更深刻、兴趣更浓,也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3 拓展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空间
(1)构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渠道,但不能忽视在课后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以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机会。
在保守的教学中,学生课后的作业和测试题都是由老师统一批改,有些老师还在学生的答卷写上详细的正确解题方法,这种似乎是公认的好方法,实际上是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我的做法是:学生的答卷采用“一卷两改”的方法,先由学生本人或同组同学交叉改卷并作好判分情况记录,然后由老师再改一次,题目的讲评用“一题两讲”,某些题目先让学生代表讲评,老师只需作恰当的补充,这种方法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强有力手段。
(2)迁移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符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向社会实践转化,如教学《利息》一课前,组织了一次“爱心小储蓄”活动,在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学生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储蓄的种类,储蓄连续7次降息的原因等,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类似的教学中老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亲临其境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与交流、探索与发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 黎海英 金 铃
一、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认识偏颇
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效果,长期以来部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看成仅是教育的对象,知识的接受器,没有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学生,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在教学中不论事大事小都包办代替,阻止了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
2 重教轻学
长期以来,受“知识本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完成教学中的认识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目的,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是按教材要求讲清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尽力把知识讲全、讲透,课后布置大量练习,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只相当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激发。
3 重教师的行为变化,轻学生的行为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认为上课是完成教案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得出教案中预定的答案,因此,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主角”是教师,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而大多数学生只能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大多情况下是“观众”,这种教师的行为变化代替学生的行为变化的做法,使学生失去借以培养能力、挖掘内在潜能、主动发展的机会。
以上问题是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为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必须把教学过程建构成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
二、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的主体
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
1 树立学生主体观,体现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三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敞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2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宽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设置一些基本、低人、简单、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如可设计下面一道例题: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不同的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道题,得出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再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再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1500—35X20)÷20。
解法二: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35X20 100)÷20,
解法三: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出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1500÷20-35。
解法四: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 100),然后求出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1500 100)÷20÷2。
至此,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此类题不但能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从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同时学生从自我解题中获得较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2)创设合作的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增强合作意识,如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各种不同的统计方法,由于统计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因而难免遗漏、重复,根本无法得到统一的结果,统计结果也难以说明问题,能不能让学生既经历统计的过程,又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呢?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为12个小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体验,小组内确定调查方法,实践表明:课堂活而不乱,每一个成员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各抒己见,学生通过小组统计,亲身体验了统计的全过程,获得了不同的学习体验,对感性知识认识更深刻、兴趣更浓,也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3 拓展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空间
(1)构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渠道,但不能忽视在课后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以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机会。
在保守的教学中,学生课后的作业和测试题都是由老师统一批改,有些老师还在学生的答卷写上详细的正确解题方法,这种似乎是公认的好方法,实际上是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我的做法是:学生的答卷采用“一卷两改”的方法,先由学生本人或同组同学交叉改卷并作好判分情况记录,然后由老师再改一次,题目的讲评用“一题两讲”,某些题目先让学生代表讲评,老师只需作恰当的补充,这种方法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强有力手段。
(2)迁移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符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向社会实践转化,如教学《利息》一课前,组织了一次“爱心小储蓄”活动,在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学生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储蓄的种类,储蓄连续7次降息的原因等,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类似的教学中老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亲临其境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与交流、探索与发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 黎海英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