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国内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涉足情感教学领域,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手段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两大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一、情感教育释义
上海师范大学卢家媚教授等人提出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它的内涵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涉足情感教学领域,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手段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做初步探讨。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1、使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心理匹配策略
根据情感心理学原理,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快乐学习策略的关键是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设法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活动的背景下,所应考虑满足的学生需要主要是求知需要、成功需要、创造需要、审美需要等。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如何与学生的需要匹配。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规定的顺序,规定的进度,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规定”使具体教学活动中呈现的教学内容往往并不能符合学生在那个时刻的需要。即使学生有求知需要,其需要的具体内容也很难与具体教学中的特定内容相吻合。因此,一方面,历史教学内容要为学生学习心向所趋,应尽可能使之符合学生需要,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受一系列“规定”的制约,又往往不符合学生当时的需要,便出现了历史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因此,如何使历史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便涉及到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
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事物能否符合人的需要,既取决于人的需要状况,也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但最终受到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的制约。同样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一个人的需要,可因该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既可被认为是满足其个体需要的,也可被认为是不满足其个体需要的。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发现,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不仅受其本身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知识经验等的影响,也会受他人劝说、诱导、启发等的影响。这就为教学中运用此策略来调节学生对教学内容与自己需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此,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或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来改变学生原来的对教学内容与自己需要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或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之认识到所接触的教学内容是符合其需要的,从而达到调节学生学习心向的目的。
2、使学生兴趣学习的策略—超出预期策略
根据情感教育理论,历史教学中超出预期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该策略的基本原理缘于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具体涉及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由超出预期的刺激引发惊奇情绪;第二环节是由惊奇情绪转化为兴趣情绪。由客观事物超出预期引发惊奇情绪,只是教学中运用超出预期策略的心理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惊奇转化为兴趣,则是该策略的心理机制的又一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里的要点是:①新异性、变化性的客观刺激超出个体预期达到一定程度——产生惊奇情绪;②客观刺激能满足个体的认知需要。两者具备,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当个体一旦产生由惊奇转化来的兴趣情绪,不仅有助于学生产生“跳一跳”去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新学习材料的学习心向,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各种新材料的积极性都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当新学习材料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时,也能运用超出预期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这一策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即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使新内容的呈现能尽可能超出学生预期,产生惊奇感,从而为兴趣情绪的引发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总之,将情感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检验这两个情感策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2]卢家媚.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一、情感教育释义
上海师范大学卢家媚教授等人提出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它的内涵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涉足情感教学领域,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手段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做初步探讨。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1、使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心理匹配策略
根据情感心理学原理,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快乐学习策略的关键是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设法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活动的背景下,所应考虑满足的学生需要主要是求知需要、成功需要、创造需要、审美需要等。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如何与学生的需要匹配。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规定的顺序,规定的进度,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规定”使具体教学活动中呈现的教学内容往往并不能符合学生在那个时刻的需要。即使学生有求知需要,其需要的具体内容也很难与具体教学中的特定内容相吻合。因此,一方面,历史教学内容要为学生学习心向所趋,应尽可能使之符合学生需要,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受一系列“规定”的制约,又往往不符合学生当时的需要,便出现了历史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因此,如何使历史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便涉及到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
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事物能否符合人的需要,既取决于人的需要状况,也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但最终受到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的制约。同样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一个人的需要,可因该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既可被认为是满足其个体需要的,也可被认为是不满足其个体需要的。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发现,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不仅受其本身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知识经验等的影响,也会受他人劝说、诱导、启发等的影响。这就为教学中运用此策略来调节学生对教学内容与自己需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此,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或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来改变学生原来的对教学内容与自己需要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或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之认识到所接触的教学内容是符合其需要的,从而达到调节学生学习心向的目的。
2、使学生兴趣学习的策略—超出预期策略
根据情感教育理论,历史教学中超出预期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该策略的基本原理缘于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具体涉及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由超出预期的刺激引发惊奇情绪;第二环节是由惊奇情绪转化为兴趣情绪。由客观事物超出预期引发惊奇情绪,只是教学中运用超出预期策略的心理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惊奇转化为兴趣,则是该策略的心理机制的又一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里的要点是:①新异性、变化性的客观刺激超出个体预期达到一定程度——产生惊奇情绪;②客观刺激能满足个体的认知需要。两者具备,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当个体一旦产生由惊奇转化来的兴趣情绪,不仅有助于学生产生“跳一跳”去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新学习材料的学习心向,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各种新材料的积极性都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当新学习材料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时,也能运用超出预期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这一策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即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使新内容的呈现能尽可能超出学生预期,产生惊奇感,从而为兴趣情绪的引发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总之,将情感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检验这两个情感策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2]卢家媚.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