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语文基本能力,并引导他们把这种能力迁移到课外,转化为一种能够受益于终身的综合语文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或墨守程式化的课堂结构,或滥搞“粗放式”的学生自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先天不足,窄化了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忽视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涵养,将目光局限于“读懂”层面上,导致了实际操作中过于追求阅读教学技术性操作,从而使诗意灵动的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甚而近乎一种“折磨”。
上述做法,以刻板、生硬的现代技术取代教学艺术,以“伪有效”遮蔽了语文学习的本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实,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真正的有效阅读教学,就是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王崧舟语),这才是上出“语文味儿”的关键所在。
一、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儿”
语文教材的选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极富典范性。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就是要把学生带进墨韵书香中,含英咀华,品词析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不同的视角释读文本,体悟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嚼出点“味道”来,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有了语感。
课文为表达某一层意思而采用某种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写,收到怎样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捕捉。老舍在《趵突泉》中是这样描绘大泉的: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受到疲乏……蒋军晶老师以“冒”字切入,展开教学:①“冒”字怎么写?②“冒”是什么意思?③为什么连用3个“冒”?
生1:用3个冒表示3个大泉很有生命力,永不枯竭。
生2:“冒”表现泉水涌得高,水势急,我觉得应该是体现出自然那种强烈的力量。
生3:因为这样可以写出它永远不会停下,一直这样冒、冒、冒。
生4:不仅是用了3个“冒”字,我还发现一口气连用了4个“永远”,无论冬夏还是春秋,不知冒了多长时间呢!
……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3个“冒”字,体会大泉的特点,感受其神奇、伟大。抓住了文眼,也就触摸到了语言的温度与气息,感受到了语文的具体和亲近,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怎能不迷恋呢!
二、俯仰涵咏——吟出“语文味儿”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寄予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倾向和审美旨趣。而这种情感和意趣并不是直接表露的,它需要读者反复去吟咏,大声去读,借声韵之美,深入到字里行间,得其旨要,获取文本所特有的智慧启迪、人格濡化和精神感染。
张田若老师提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不是简单的重复的读,而是需要教师不断指导、调控,力求读出层次和梯度。再回到《趵突泉》教学中,在学生感知大泉的特点之后,蒋老师做了这样的设计:你从哪里感受到它“冒”的时间很长?哪个词?小家伙们瞪大眼睛,神采飞扬。
生1:昼夜不停。
生2:一年四季。
生3:我还从“老”这个字感受到。
师:就那么一个字。同学们,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7年,在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他发现趵突泉在冒;在炎热的夏天去看,它在冒;在凉爽的秋天去看,它还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去看,它仍旧在冒。白天去看,它在冒;有时候夜深人静去看,它还在冒。这就叫“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谁来读这句话?
(指名一生读)
师:是的,你感受到了,还可以再强调一些。
(又指名一生读)
师:你主要强调那个“老”字,实在是惊讶。
(再指名一生读)
师:有那么点感觉了!昼夜不停,难以想象啊,再一起读。(生齐读)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都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碰撞的触点,学生以此切入,精读文本,产生共鸣,然后再试着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释放出来。他们的吟咏声情并茂,摇头晃脑,个中况味,自不可言。
三、思接千载——辨出“语文味儿”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备课是一个创造过程。它不允许教师再在“教学用书”的轨道上凭着以往的经验做匀速运动,而是需要以学者的姿态去研读文本,去思考问题,去辨证真伪,挖掘并整合课程资源,把学生带入一个过程性探究的学习境地。
师:老舍先生竟然在这一段话里面连用4个“永远”。你们猜一猜趵突泉究竟这样连续不断地冒了多长时间了,以至于老舍先生要用4个“永远”。
生1:我觉得应该冒了十多年。
师:十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啊!
生2:我猜有二十多年。
师:多少个春夏秋冬啊!
生3:一百年。
师:一百年!想了半天才冒出这个数字。同学们,趵突泉至少冒了多少年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A.100多年前,一个叫刘鹗的小说家在《老残游记》这样写道:“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
B.900多年,有个大文人叫曾巩,他写了《齐州二堂记》,就有这样的句子:“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
C.1400多年前,有个地理学家游遍中国,写了一本《水经注》,也提到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
D.3500年前,《诗经》就提到了趵突泉,当时叫泺。
师:从这些文献资料来推断,趵突泉至少已经冒了多少年了?
生:至少是3500年了。
这一“节外生枝”不是闲杂之笔,它引入了趵突泉的相关材料,通过考究趵突泉的人文渊源,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更宽广的领域,鼓励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翻阅、调查、访问,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取舍,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语文基本能力。
四、浮想联翩——道出“语文味儿”
文本的意义充满未定性,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的创作中的留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作品的不对称性交流与对话,这就决定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也给语文教学留出了广阔的创生空间。
在感受小泉姿态的一段教学中,当孩子们读得入情入境的时候,忽然间,蒋老师用手一指,说:“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孩子们的目光随着蒋老师的手势舞蹈,就像一群扑棱棱的小鸟雀,跃跃欲试。
师:看,又来了一个!看到了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有的像一大捧银铃铛,带着悦耳的声响,晃悠悠上来了……
师:看,又来了一个!
生2:有的像一群活跃的孩童,撒着欢儿跳出来了,看,后面还拉着一个小不点儿……
师:看,又来了一个!
……
这一环节教学,不着痕迹地促使学生沉入文字,诱发学生的联想,构思绮丽,精彩纷呈,生成了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引领孩子们走进了作者精神世界,似与老舍先生促膝而坐,侃侃而谈,在不断的交流、沟通、碰撞中,充分领悟了老舍的语言特点:简短,爱打比方,描写极富现场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积累,而是有机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了。
其实,语文教学无论怎样变革,都离不开“语”和“文”的根基,离不开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习得。有了这一点,然后再去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与孩子们一起浸润在语言文字中,徜徉顾盼,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使他们热爱语文,亲近语文,这才是我们所要致力追求的。
(责任编辑:符 洁)
上述做法,以刻板、生硬的现代技术取代教学艺术,以“伪有效”遮蔽了语文学习的本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实,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真正的有效阅读教学,就是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王崧舟语),这才是上出“语文味儿”的关键所在。
一、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儿”
语文教材的选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极富典范性。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就是要把学生带进墨韵书香中,含英咀华,品词析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不同的视角释读文本,体悟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嚼出点“味道”来,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有了语感。
课文为表达某一层意思而采用某种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写,收到怎样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捕捉。老舍在《趵突泉》中是这样描绘大泉的: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受到疲乏……蒋军晶老师以“冒”字切入,展开教学:①“冒”字怎么写?②“冒”是什么意思?③为什么连用3个“冒”?
生1:用3个冒表示3个大泉很有生命力,永不枯竭。
生2:“冒”表现泉水涌得高,水势急,我觉得应该是体现出自然那种强烈的力量。
生3:因为这样可以写出它永远不会停下,一直这样冒、冒、冒。
生4:不仅是用了3个“冒”字,我还发现一口气连用了4个“永远”,无论冬夏还是春秋,不知冒了多长时间呢!
……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3个“冒”字,体会大泉的特点,感受其神奇、伟大。抓住了文眼,也就触摸到了语言的温度与气息,感受到了语文的具体和亲近,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怎能不迷恋呢!
二、俯仰涵咏——吟出“语文味儿”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寄予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倾向和审美旨趣。而这种情感和意趣并不是直接表露的,它需要读者反复去吟咏,大声去读,借声韵之美,深入到字里行间,得其旨要,获取文本所特有的智慧启迪、人格濡化和精神感染。
张田若老师提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不是简单的重复的读,而是需要教师不断指导、调控,力求读出层次和梯度。再回到《趵突泉》教学中,在学生感知大泉的特点之后,蒋老师做了这样的设计:你从哪里感受到它“冒”的时间很长?哪个词?小家伙们瞪大眼睛,神采飞扬。
生1:昼夜不停。
生2:一年四季。
生3:我还从“老”这个字感受到。
师:就那么一个字。同学们,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7年,在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他发现趵突泉在冒;在炎热的夏天去看,它在冒;在凉爽的秋天去看,它还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去看,它仍旧在冒。白天去看,它在冒;有时候夜深人静去看,它还在冒。这就叫“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谁来读这句话?
(指名一生读)
师:是的,你感受到了,还可以再强调一些。
(又指名一生读)
师:你主要强调那个“老”字,实在是惊讶。
(再指名一生读)
师:有那么点感觉了!昼夜不停,难以想象啊,再一起读。(生齐读)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都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碰撞的触点,学生以此切入,精读文本,产生共鸣,然后再试着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释放出来。他们的吟咏声情并茂,摇头晃脑,个中况味,自不可言。
三、思接千载——辨出“语文味儿”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备课是一个创造过程。它不允许教师再在“教学用书”的轨道上凭着以往的经验做匀速运动,而是需要以学者的姿态去研读文本,去思考问题,去辨证真伪,挖掘并整合课程资源,把学生带入一个过程性探究的学习境地。
师:老舍先生竟然在这一段话里面连用4个“永远”。你们猜一猜趵突泉究竟这样连续不断地冒了多长时间了,以至于老舍先生要用4个“永远”。
生1:我觉得应该冒了十多年。
师:十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啊!
生2:我猜有二十多年。
师:多少个春夏秋冬啊!
生3:一百年。
师:一百年!想了半天才冒出这个数字。同学们,趵突泉至少冒了多少年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A.100多年前,一个叫刘鹗的小说家在《老残游记》这样写道:“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
B.900多年,有个大文人叫曾巩,他写了《齐州二堂记》,就有这样的句子:“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
C.1400多年前,有个地理学家游遍中国,写了一本《水经注》,也提到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
D.3500年前,《诗经》就提到了趵突泉,当时叫泺。
师:从这些文献资料来推断,趵突泉至少已经冒了多少年了?
生:至少是3500年了。
这一“节外生枝”不是闲杂之笔,它引入了趵突泉的相关材料,通过考究趵突泉的人文渊源,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更宽广的领域,鼓励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翻阅、调查、访问,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取舍,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语文基本能力。
四、浮想联翩——道出“语文味儿”
文本的意义充满未定性,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的创作中的留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作品的不对称性交流与对话,这就决定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也给语文教学留出了广阔的创生空间。
在感受小泉姿态的一段教学中,当孩子们读得入情入境的时候,忽然间,蒋老师用手一指,说:“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孩子们的目光随着蒋老师的手势舞蹈,就像一群扑棱棱的小鸟雀,跃跃欲试。
师:看,又来了一个!看到了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有的像一大捧银铃铛,带着悦耳的声响,晃悠悠上来了……
师:看,又来了一个!
生2:有的像一群活跃的孩童,撒着欢儿跳出来了,看,后面还拉着一个小不点儿……
师:看,又来了一个!
……
这一环节教学,不着痕迹地促使学生沉入文字,诱发学生的联想,构思绮丽,精彩纷呈,生成了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引领孩子们走进了作者精神世界,似与老舍先生促膝而坐,侃侃而谈,在不断的交流、沟通、碰撞中,充分领悟了老舍的语言特点:简短,爱打比方,描写极富现场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积累,而是有机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了。
其实,语文教学无论怎样变革,都离不开“语”和“文”的根基,离不开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习得。有了这一点,然后再去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与孩子们一起浸润在语言文字中,徜徉顾盼,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使他们热爱语文,亲近语文,这才是我们所要致力追求的。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