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探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古诗词是学生语文学习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欣赏古诗词对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其表达形式多样、言简意赅等优点被大众所熟知,同时也是教师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古诗词所隐藏的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等优秀特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思维禁锢、完善自身品格。教师应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从文化传承、审美意识建立等角度切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审美鉴赏与创造
  美的定义是广泛的,个体之间的审美观也存在一定差异。高中生群体的学习压力相较于小学初中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导致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产生懈怠消极的心理,并将语文学习定义为“死记硬背”。而古诗词本身意象丰富,其既可以表达出豪情万丈,又可以表达出婉约风情,可以说是内蕴极其丰富。但纵观高中生现有的古诗词学习情况,普遍存在对其不具备足够的审美认知,但语文从某一角度可以说是一门欣赏美的学科,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语言美、艺术美等多种美学形式,这既能帮助其提升文学欣赏水平,又能使个人审美观得到良好发展。对此,教师应尝试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审美鉴赏,进而带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质的飞跃。
  如教师讲柳永的《雨霖铃》这一课,该词作为婉约派词人柳永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从词中所透露出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都值得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和体会。为了给学生打造一个生动的诗词审美场景,教师可提前制作对应的教学视频。视频中教师尽量还原词中所描述的“在烟雨蒙蒙、寒蝉凄切中长亭送别,兰舟催发却不忍离别”的场景,并配上哀婉低沉的背景音乐,使整个视频能在播放过程中渲染出悲伤、幽怨的氛围。而后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该词中的意境之美。随后教师再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設”等句子进行讲解赏析,使学生在原有的情境氛围基础上对技巧之美有更深的体悟,从而令学生逐渐明白诗词审美的重要性。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存在与否决定人类能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相关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归根结底是应用型学科,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来完成人际交往、社会交流等多项活动。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思维,教师在此阶段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完善个人思维。古诗词中看似并无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可用性资源,但实际上古诗词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能为学生提供思考推敲的平台。所以,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可从“炼字”切入,促使学生在寻找“诗眼”的过程中反思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如教学《琵琶行并序》,该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句被世人所称赞。为了使学生在该课时的学习中快速掌握该诗的精妙之处,教师可设计对应的问题。首先教师在正式教学前要求学生通读全诗,并且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最吸引你们?”以此使学生有明确目的去了解诗句。而后教师再收集学生答案:“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等,在后续的知识讲解中将学生答案一一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从诗句意义、修辞手法等方面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诗句中最为重要的地方是什么?”以此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会在缩小诗句格局的前提下分析诗句,将脑海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促进思维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实力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今天,青少年“崇洋媚外”的现象愈发泛滥,但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此并不以为然,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国外的节日文化如数家珍,对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精髓却知之甚少。对此,教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可基于高中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一现状来融入文化传承与理解,触动学生心灵,在课堂上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主动吸收、接纳传统文化,并了解和承担起个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责任。
  例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中,该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叹,很好地凸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对此,教师可重点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同时,教师还可将我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联系起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对民族、社会、国家的发展更加关注,从而产生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语言构建与应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充分表现出来。不仅如此,教师还应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心理,尽量将复杂的古诗词教学设计成学生所喜爱的事情,同时将课堂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元素,令学生能拥有一个现代化课堂,进一步推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中学(735300)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说明,我们学习语文既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品味,更要关注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当前,除了课本这一教学资源之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其转换为语文学习的资源,让语文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让语文成为“俯拾即是”的应用工具。  语文课堂可以容
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应在于以作文教学为主而非以阅读教学为主。它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在改革的途径上,应变以阅读教学为主
“师友互助”是一种教学互生的模式,只是教与学的主体都是学生。一般情况下,两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能力较强的称为“小学师”;能力相对薄弱的称为“小学友”。两个人互为师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共同生长。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相对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做好课前预习,提前进入思考模式,以使课堂上更好地对接他们的认知水平。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师友模式能让预习更有效、更真实地发生。  一、预习第一步:师友共朗读 
新材料作文并不强调学生一定要创作议论文,但是由于材料大多是具有思辨性质的内容,所以不少学生在写作时还是喜欢选择议论文这个体裁。然而,学生在创作议论文时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在开篇部分能很好地结合新材料作文的材料进行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但是在结尾部分却没能写出匠心独具的结尾,影响了作文成绩。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豹尾”,展现更精彩的作文。  一、前后照应,体现起承转合  前后照应指的是在
高层建筑大型基础底板施工前,需按设计要求采用尽可能接近实际的试验参数,对温差和温度收缩应力进行估算;施工过程中则进行全过程温度监测,取得一系列实测数据。按此原则在厦门市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嵌入中华儿女血脉的基因。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把经典诗文传承下去呢?“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通过中国优秀文化即经典诗文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特别是随着语文教育改革进入“核心素养”的新时期,美育再度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那么,在
散文取材广泛,形散而神聚,虽然短小但语言优美,历来受读者所喜爱。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散文所占篇幅不在少数,但从学生散文阅读实际看,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主题把握较为欠缺。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线索理清内容,抓关键词揣摩作者情感,结合背景及语言感悟主题,这样才能提升散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获得丰富体验。  一、抓线索,理清内容  散文因其“形散”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媒介,所以,提高教学其有效性非常重要。教师先要确定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其次才是具体的方法。有了方向,才不至于走错路。但是,由于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学习很吃力。因此,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水平是客观需要的。   一、晨读文言文   科学显示,早上是人脑记忆力最佳时期,晨读文言文能够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大致的了解,提高语感,在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