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教师对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评价与观察的重点是哪些指标,还不是完全清晰,本文以发展性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从“立足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观察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基点,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发展性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活动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不再是以讲授为主,尝试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丰富,课堂中交往互动多了,情境体验、活动探究、讨论交流已经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为了巩固这些发展优势,近两年来,我们针对“什么样的品德课才是有效的课”做了一些研究,其目的在于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使教师根据评价指标组织和改进教学,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品德课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没有厘清学科的边界,混淆了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概念,有的老师将品德课上成学科课、活动课、班会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目标理解有些偏差,目标的确立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假、大、空;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跟时髦、凑热闹,不讲实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收集和分析,甚至有的课堂重点还是落在“教”上,完全忽视学习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将问题研究的重心放在“立足教学过程,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育家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后,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为依据,形成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依据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发展性”等理念,提出发展性目标和发展性评价技术、方法,以激励性、鼓励性评价为主要手段,关注过程、及时反馈,对教与学做出科学诊断与价值判断,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课堂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应用这一方法论思想,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及时解决教学问题,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激励的功能,在评价的体系上采取以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为评价的对象,既重视教学的过程又关注教学的结果,较好地揭示课堂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
  (一)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科学实施教学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从课标的阐释可以得出,品德学科目标在于“立德”,在于“会生活”,在于“个性发展”,品德课程综合德育课程。
  1.教学理念上树立“大德育”的思想,在教育内容上整合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在教学活动上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学校办学目标和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班集体的事件、其他学科的德育内容等都可以为学科教学所用。
  2.教学目标上区别于智育课程,教学重点应围绕学生的品德和行为的内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作为行为养成、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品德学科教学应积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寓道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事件引入学习中。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将学生思想上错误倾向、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和生活中困惑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用生活链接、生活回望、生活模拟等多种教育方法,提高道德教育和社会化进步的水平。
  4.教学策略上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做中学”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即在学习目标与途径明确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合作和探讨,而不是照本宣科,知识的传递与复制;学生主要通过实际地多感官参与、思考与实践,以“调查”、“观察”、“研讨”、“制作”、“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发现、感受和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立足教、学、评三个基本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评价各项指标。
  课堂教学按照教学环节划分,笼统分为教学导入、学导过程、教学总结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都包含了教、学、评三个基本的教学活动,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准确地分析教、学、评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对于做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教的方面看,一是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否在“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课程改革教育的指导下,体现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观、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观;二是看教师能够设计出体系化的教学目标,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和一个年级的目标,目标间整体协调,前后左右相互衔接;三是看课堂教学活动是否灵活多样,体验探究式、合作交流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性的程度、组织调控及反馈评价能力的情况,每个学生是否有学习任务;四是看是否注重学科教学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按照内容,品德与社会课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以家人、亲人、朋友、邻里、民族之间的爱和团结,热爱生命、祖国,行为养成的品社课,可以采用故事明理法、情境感染法、讨论辨析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学方法,而社会知识较多的一些教学内容则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法、交流汇报法、媒体快餐法等教学方法;五是看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在引导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解释和表达知识,能否用知识解释同类问题,能否及时挖掘德育因素;六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辅助学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否大胆表达,学生错误是否得到允许,学生的优长是否得到赞扬;七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老师能否及时反馈评价,是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师生、生生多向良性互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等。   2.从学的方面看,一是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况,参与的情感投入、兴趣状态、时间、空间、合作的状态,通常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1/2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2/3以上;二是看是否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释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否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学到了那些,有什么困惑,还能在那些方面可以突破等;三是看是否会运用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勤于动手动脑,会制作调查方案、收集资料、记录学习要点、实践体验等;四是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达,表达得是否意思明确、逻辑清楚、内容丰富,观点准确让人信服;五是看课堂中主体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否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保持和谐、平等、关注的课堂关系,大家是否相互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六是看学生学习活动能否体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学习活动是否紧扣小学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德、立德、促行。
  3.从评的方面看,一是课堂评价应立足全体学生,关注个体的差异。教师应该肯定、赏识尊重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二是看评价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习活动,发现优点的同时指出学习态度、方法、策略方面的不足,指出改进的方向;三是看是否坚持目标参照与目标游离导向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是否在关注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达成的同时,有没有关注教学互动中的生成目标,对生成性资源是否进行评价引导,形成新的发展;四是看是否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内化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五是看教、学与评是否成为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互相促进,评的基点是不是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学业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教学效果评价,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学生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问题,乐于交流分享成绩;是否学习到了一定的社会常识知识和品德规范,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逐渐养成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会记录展示学习的成果;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后,能否从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和反思。
  二、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随堂听课法。
  随堂听课是观察教师常态课,发现教师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课堂教学情况,这种课不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没有花哨的表演,听课人和授课人都要带着平常的心态完成工作任务,听课的结果不作为评优晋级的标准,而是侧重于优化和改进教学行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此要做好准备:
  1.听课准备。课前了解授课教师所教课程的年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本次听课的重点等,事前要和授课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以免加重授课教师的心理焦虑。准备好听课的记录工具。
  2.课程实施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全方面观察课堂教学过程,注意课堂细节,对教育的细节及时记录和分析,往往这些细节的记录能够清晰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机智,通过细节的评价,能对教师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课后简单口头调查。评价者可以快速简洁地向学生询问一些问题,例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老师今天讲的内容你听懂了吗?”“你喜欢这节课吗?”“你对今天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等小问题,观察课堂主体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4.课堂评价结果的反馈。一般来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评价反馈的主要方法是谈话,在评价过程中要消除授课教师的顾虑,让教师阐述自己课程的总体安排、预设与实施等,让教师先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者再根据听课记录提出这节课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对教师的优点给予肯定,用适当的方式点播教师的不足,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双方可以展开讨论,达成共识,最后提出对以后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专业记录评价法。
  建立“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也是一种评价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这一内容载体,丰富记录文本表格,收集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学问题与困惑、教学成功经验等。这种评价方式能表现出教师的专业风采,以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任务与方向,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教师成长记录袋中应有教师个人资料、成果、作品等,具体包括:档案清单、基本情况、教育理论思想、行动研究、工作感悟感想、成果等。其内容应真实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过程,涵盖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教师成长记录袋”可以与“教师成长博客”互补使用,共同发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总之,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是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留心收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状态,加强相互间的反馈交流,一定会发现新的促进改进教学的着眼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性课堂教学的指标体系。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访谈、教学日志、问卷调查、课堂测验等多种方法,以便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促进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之后增加的一个新版块,其教学意义深远,上好名著导读课大有必要。但尴尬的是它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谈谈“名著导读”的教学。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它的主要作用在“导”,老师如果从导的方法上下工夫,导读方法灵活到位,就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为学生种下一粒终身阅读的种子。  关键词: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导入 导读 监测  新课
摘要:随着电梯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跃居世界第一,電梯数量的不断增加与电梯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也愈显突出。苏州电梯制造业占全国电梯市场的一半左右,已经形成了以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电梯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电梯产业集聚区的资源,建设大型开放式电梯实训平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电梯人才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杰弗里·普费弗和萨兰克奇的资源依赖理论为支撑,以苏州高博软件学院电梯实训基地为例,从互依
摘 要: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学校理想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教师推着学生走的局面。模具制造技术专业通过实行“一体化”教学,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在一体化教学中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整合课程内容等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一体化教学  中职毕业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要通过市场检验。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各门课程教学各自为政、
摘 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经过不懈努力,语文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反思 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  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一种主要形式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这种方法大部分教师正在运用和实践中。但课堂
摘 要:近年来,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在中职学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建设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其建设的关键,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中职学校直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本文通过对与中职学校合作企业的问卷调查,了解校企合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调查;建设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
摘 要: 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作业还是以书面形式为主,形式单一,机械重复过多,让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作业有所提高,得不到个性化的发展,优化学生作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实践性作业 实践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推理性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疑,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论述高中数学课堂设疑的策略,以便帮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设疑;策略  课堂设疑就是一种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
摘 要:  反三归一、质从量出!解决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大量阅读的保障。本文从阅读内容,即书源的选取、阅读环境的创设和阅读时间的丰盈三个方面,阐述了从一年级起始阶段打造儿童环境的做法。  关键词:反三归一;质从量出;语文素养  曾在《人民教育》看到这样一段篇首语:  “关于语文,有许多令人看不清的‘谜团’: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却又是最被人‘轻视’的学科;对一名语文教师而言,
摘 要: 建构主义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依据各种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精彩更迭的课堂生成,循序渐进的互动探究,以及师生对话、质疑解惑等,都离不开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本文具体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的特定情境中,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寻找解题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独创性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此要求所有的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本文对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优化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对比  一、 传统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