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脉 抓写法 抓过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理性文章,就是分析问题、讲明道理、进行论证的文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学会合作》等说理性课文。这些说理性文章,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也就成了被语文教师“遗忘的角落”,教师们只把这些文章放在单元中教学,仅关注文章在单元中的主题,而忽视了这些文章的文体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重人文轻工具、重文体轻趣味、重结果轻过程。
  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说理性文章应该抓住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抓文脉,设计环节
  说理性课文一般都按“摆出观点—列据析理—总结提升”的结构展开描述,在教学中应围绕课文的结构进行设计。首先让学生通过和课文的对话,摆出课文的观点,接着品读文中事例,使观点深入人心,最后在感知内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说勤奋》是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它以清晰的论题、生动的论证和朴实平白的语言,让四年级的学生初步领略了“说服他人为成功”的说理性文章的魅力。这篇课文可以抓住“一个设问、两个人物、一个道理”展开教学。
  二、抓写法,展开细节
  《学与问》这篇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是非常典型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设计教学板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摆事实,讲道理”的优势?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教学设计。
  自主阅读:
  为什么哥白尼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拿起书,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展示交流:
  1.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好问的?
  出示:“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2.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3.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这一案例在疏通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对第一个事例进行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从第一个事例中悟出了“勤学好问”的道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列举出更多的例子,学会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抓过程,重视体验
  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我们应让学生围绕作者的观点、事例及其中的联系,要么阅读,要么思考,要么交流,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研究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引导学生体验思维过程
  (1)故事导入。某大公司是当地最有实力且员工待遇很好的单位,因此该公司的人才招聘竞争十分激烈。最后的一场招聘测试是在一个雨天进行的,候选对象都端坐在公司的大厅内等待测试。大厅内已准备好一半人的雨伞。测试时间快到了,主考官说:“从这里到考场要穿过一个露天的走廊,请大家抓紧时间进场。”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行动起来:有的抢过一把雨伞就跑,有的两人共撑一把雨伞,有的索性冒雨前往。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就是最后一场考试。同学们猜一猜,最终被聘用的是哪些人?是那些共打雨伞的人。因为该公司认为:一个团队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他们需要的正是会合作的人。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体会?
  (2)揭示课题。看来,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作。(板书课题“学会合作”)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作,完成这一课的学习吧。
  2.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1)创设情境。古时候有一户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如果你就是那位智者,你会如何劝告老二?
  (2)提高要求:用两个例子说服老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实在没有就直接引用文中的例子。)
  这两个案例,由故事和情境引入,带领学生进行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交流中主动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责编刘宇帆)
其他文献
开放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找到趣味与快乐,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美术素养。那么如何开放美术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各种族朋友”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  课例描述  师:老师从网上给同学们下载了各种民族的人的相貌特征、分布、服饰、风俗、节日等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打开相应的文件夹,看谁了解得多一些。(学生浏览文件夹。)  师:请说说他们的特点。  生1:黄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现代人必备的成功素质之一。这一教育内容旨在发展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孩子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它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的精髓。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意义深远。学生要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就得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
有效的数学作业,在新知学习中,起着巩固、强化的作用,在旧知的复习中,起到诊断、提升的功能,同时,它又是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构筑学生思维成长的基石。以往的作业总是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潜能的挖掘。然而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应从学生出发,设计更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的作业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
作业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传统教学的小学数学作业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业以统一布置为主,没有体现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这样必然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影响。为此,笔者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出发,探索弹性作业的有效策略,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  一、有层次地布置作业,体现因材施教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
新课标指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这是我国在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确定的四大目标。情感目标作为四大目标之一,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它反映出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注重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更注重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最高境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恰当的途径与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
语篇意识是指教师要有语言的滚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即结合教材将新知与旧知巧妙融合,寓语言学习于语言操练中、寓语言操练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中学习、积累、运用英语,培养语感。简单地说,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由词串句,由句串篇”,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不断滚雪球的过程。笔者以《Our School 》一课为教学案例来阐述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基于语篇的有效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用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生为本”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更是大势所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自觉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做到在学生需要时给予点拨,不断构建真正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生本课堂 理性回归 适时点拨 提升人格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30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实施,“以生为本”
张志公先生曾说:“读一篇文章,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文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而大多数教师只走了第一个过程,忽略了第二个过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更注重“授之以渔”。  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授之以渔”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品悟文章内容的同时相机渗透写法指导。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也需要得法。  一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空间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学生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这一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是相矛盾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
[摘 要]生本教学就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生本教学的关键。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地位,把学习的空间和权力交给了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正向思维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抓住主干问题,统领全篇,学习的目标也就自然达成。  [关键词]教学设计 生本教学 关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24  什么叫生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