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实,是新课程的起点,也是新课程的方向。每一位教师都应关注课堂教学的真实,以“真”为贵,把“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语文课堂;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80-001
前段时间,在迎接市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大规模随堂听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为苏教版第十册的《麋鹿》一课(第二课时)。为上出一节高质量的教研课,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首先是复习导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探讨麋鹿到底有何“奇特”之处?接着是学习课文,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这三个方面具体感受麋鹿的“奇特”。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我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外形奇特——读,引导学生看图、感悟、朗读;生活习性——写,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的3、4自然段,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写一段话,为学校网站的刘老师提供一些有关麋鹿生活习性方面的信息;传奇经历——说,反复朗读文章的5、6、7自然段,然后学着讲解员的样子将麋鹿的这段传奇经历讲给“游客们”听听。最后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让他们由衷地感到悲伤、同情、生气、骄傲……因为是公开课,所以无论是作为老师的我,还是作为学生的孩子们,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听课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尤其对我班学生在写生活习性和讲解传奇经历时能灵活运用一些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学习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由于上完课要跟听课的领导进行交流,所以没能及时收缴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写的那段关于麋鹿生活习性方面的小练笔。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当我提出要收那段话时,大嗓门的小欢竟叫了起来,他想也没想就大声说道:“真的要交啊?我以为老师你是说谎的呢。”其他同学也先是一愣,继而纷纷拖出书包翻找起来,叽叽喳喳的议论之声更是随之而起,“糟糕,我都不知放哪儿了?”“我的被我扔了,怎么办?”“啊呀,太好了,我的找着了。”“我的丢家里了。我以为不要交呢!”听着同学们的议论,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没有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保管好、都会认为不要交呢?甚至直言老师昨天在课堂上所说的“为学校网站提供信息”的事是假的、是说谎呢?思索再三,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目中无生”的失落,这一切都源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真实”的旁落。
真实朴素是语文课的基石。可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却将上课演变成了表演,忘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忘记了学生发展的需求,缺失了真实朴素的基石。
一、教学设计≠美味诱饵
如今的语文课堂,特别讲究教学方法的设计。有位老师上《白鹭》,在指导朗读相关段落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策略:读好了,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会请你去为《白鹭》的专题片配音,想不想去啊?于是,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读得那么认真、投入,被指名全班朗读的同学读得更棒。但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心知肚明:这位同学读得再好,电视台也不会请他去配音的,因为这只是老师的一个教学设计。类似的教学设计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都能看到,而且渐成一种趋势。殊不知,正是这类看似精彩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而言之,那个读得好的学生会感到今天老师上课时说了谎;大而言之,是让所有学生学会了如何忽悠人,如何弄虚作假。一言蔽之,就是以假乱真,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教学准备≠机械排练
为了上好课,我们很多老师喜欢试教。试教的目的无外乎让设计更科学、教学更有效。但许多上公开课的老师,却将课前的试教衍变成了一种排练。为了上课成功,要设计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发言等等,不允许学生丝毫的走样。更要命的是还要搭上学生一遍遍的演练,这个班试讲过了再到那个班,这批学生用过了,再用那批学生。最后练得学生都烦了,教师还意犹未尽。殊不知,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师生互动过程,所有的情节都事先准备好了,不等于以“死”对“活”、以“假”对“真”吗?
三、教学过程≠完美展示
听过很多的公开课,每一次听完课后,总会产生一个共同的感受:“这位老师教得真好!这个班的学生真能干,知识面真广!”是啊,谁能不这样想呢?公开课上的师生是如此地配合默契,教师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地一个接一个回答,那熟练的程度,真让人怀疑比老师水平还高。还有那不断变换的教学形式,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一会儿,一个学生上台介绍;一会儿,几个学生合作表演;突然间,老师一声令下,众同学便纷纷交头接耳,热烈讨论;最后,老师一番声情并茂的慷慨陈词使本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整节课可谓高潮迭起,热闹非凡。然而,听后稍作一番思考,我们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一堂课下来,学生毫无思考的必要,且对答如流,有无教师去教的必要?长此以往,学生又如何去探索求知?
四、课堂延伸≠不了了之
纵观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为了将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老师们不仅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是费尽心思。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布置学生去做家乡环境调查,学环保倡议书;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布置学生去阅读原著《水浒传》;学习了《海伦·凯勒》,布置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做读书交流会……如此的作业设计都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值得提倡。但如此的作业设计是否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与检查呢?这又值得人深思。更多的真实情况是,类似的作业尤其是公开课上类似的作业,在很多情况下仅仅是口头布置而已,有很多是得不到落实的,更别说检查了。不了了之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的同样是一种走过场,是一种不真实。
关键词:语文课堂;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80-001
前段时间,在迎接市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大规模随堂听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为苏教版第十册的《麋鹿》一课(第二课时)。为上出一节高质量的教研课,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首先是复习导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探讨麋鹿到底有何“奇特”之处?接着是学习课文,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这三个方面具体感受麋鹿的“奇特”。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我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外形奇特——读,引导学生看图、感悟、朗读;生活习性——写,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的3、4自然段,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写一段话,为学校网站的刘老师提供一些有关麋鹿生活习性方面的信息;传奇经历——说,反复朗读文章的5、6、7自然段,然后学着讲解员的样子将麋鹿的这段传奇经历讲给“游客们”听听。最后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让他们由衷地感到悲伤、同情、生气、骄傲……因为是公开课,所以无论是作为老师的我,还是作为学生的孩子们,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听课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尤其对我班学生在写生活习性和讲解传奇经历时能灵活运用一些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学习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由于上完课要跟听课的领导进行交流,所以没能及时收缴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写的那段关于麋鹿生活习性方面的小练笔。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当我提出要收那段话时,大嗓门的小欢竟叫了起来,他想也没想就大声说道:“真的要交啊?我以为老师你是说谎的呢。”其他同学也先是一愣,继而纷纷拖出书包翻找起来,叽叽喳喳的议论之声更是随之而起,“糟糕,我都不知放哪儿了?”“我的被我扔了,怎么办?”“啊呀,太好了,我的找着了。”“我的丢家里了。我以为不要交呢!”听着同学们的议论,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没有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保管好、都会认为不要交呢?甚至直言老师昨天在课堂上所说的“为学校网站提供信息”的事是假的、是说谎呢?思索再三,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目中无生”的失落,这一切都源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真实”的旁落。
真实朴素是语文课的基石。可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却将上课演变成了表演,忘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忘记了学生发展的需求,缺失了真实朴素的基石。
一、教学设计≠美味诱饵
如今的语文课堂,特别讲究教学方法的设计。有位老师上《白鹭》,在指导朗读相关段落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策略:读好了,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会请你去为《白鹭》的专题片配音,想不想去啊?于是,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读得那么认真、投入,被指名全班朗读的同学读得更棒。但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心知肚明:这位同学读得再好,电视台也不会请他去配音的,因为这只是老师的一个教学设计。类似的教学设计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都能看到,而且渐成一种趋势。殊不知,正是这类看似精彩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而言之,那个读得好的学生会感到今天老师上课时说了谎;大而言之,是让所有学生学会了如何忽悠人,如何弄虚作假。一言蔽之,就是以假乱真,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教学准备≠机械排练
为了上好课,我们很多老师喜欢试教。试教的目的无外乎让设计更科学、教学更有效。但许多上公开课的老师,却将课前的试教衍变成了一种排练。为了上课成功,要设计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发言等等,不允许学生丝毫的走样。更要命的是还要搭上学生一遍遍的演练,这个班试讲过了再到那个班,这批学生用过了,再用那批学生。最后练得学生都烦了,教师还意犹未尽。殊不知,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师生互动过程,所有的情节都事先准备好了,不等于以“死”对“活”、以“假”对“真”吗?
三、教学过程≠完美展示
听过很多的公开课,每一次听完课后,总会产生一个共同的感受:“这位老师教得真好!这个班的学生真能干,知识面真广!”是啊,谁能不这样想呢?公开课上的师生是如此地配合默契,教师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地一个接一个回答,那熟练的程度,真让人怀疑比老师水平还高。还有那不断变换的教学形式,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一会儿,一个学生上台介绍;一会儿,几个学生合作表演;突然间,老师一声令下,众同学便纷纷交头接耳,热烈讨论;最后,老师一番声情并茂的慷慨陈词使本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整节课可谓高潮迭起,热闹非凡。然而,听后稍作一番思考,我们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一堂课下来,学生毫无思考的必要,且对答如流,有无教师去教的必要?长此以往,学生又如何去探索求知?
四、课堂延伸≠不了了之
纵观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为了将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老师们不仅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是费尽心思。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布置学生去做家乡环境调查,学环保倡议书;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布置学生去阅读原著《水浒传》;学习了《海伦·凯勒》,布置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做读书交流会……如此的作业设计都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值得提倡。但如此的作业设计是否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与检查呢?这又值得人深思。更多的真实情况是,类似的作业尤其是公开课上类似的作业,在很多情况下仅仅是口头布置而已,有很多是得不到落实的,更别说检查了。不了了之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的同样是一种走过场,是一种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