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真实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真实”是习作的生命,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写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就要从整个生活里下工夫,有了深切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的事情,恰当、真实地表达出来,写出真心实意,表达真情实感。
一、引导观察,写真实的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观察往往蜻蜓点水,教师要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观察生活,让学生去看一看、问一问、做一做,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样,习作才能写具体,写生动。
校园生活,有快乐有忧愁,只要留意,便有精彩;家庭生活,有得意有失意,只要会意,便成精彩;社会生活,有亮丽有灰暗,只要在意,便常精彩!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去品味人生,留住“美丽”,留住“难忘”。我们学校开展了“爱心小分队”的活动,学生代表来到身患地中海贫血症的7岁小女孩苏文蔷的家中,将“学雷锋献爱心——跳蚤市场”义卖活动所得的善款4600元捐给了她。由于活动前教师布置了细致的观察要求,活动后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学生的习作便精彩纷呈:有的以《跳蚤市场》为题,写了同学们模仿商人招揽顾客的买卖活动,活动的过程描述得惟妙惟肖;有的以《挣钱不能只为自己》为题,写了自己挣钱后,想把钱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心理活动刻画得活灵活现;有的以《感动时刻》为题,写了同学代表把善款送给了苏文蔷的父母,感人场面描摹得栩栩如生……学生们在习作中畅所欲言,不但真实、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活动过程,而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习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触发认识,写真实的感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兴”“缘事而发”。学生习作的真实内容除了表现在选择充满个性的生活材料外,还表现在思路的个性化。教师应充分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突破习惯性的思维,采用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是不同的体裁去习作,去写别人没看到、没想到、没悟到的内容,习作就能以“新”制胜。
比如,说到市场上卖菜的农民给青菜注水,大家一定觉得,他们是为了多赚钱。一位学生以《青菜注水的启示》为题写的习作,就给人以新鲜之感。她在习作中写道:“星期六上午,我去市场买菜,快到菜摊前,就被飞来的水珠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是菜摊前一位买菜的大嫂抓着空心菜,摆开架势,使劲地甩水。我暗自庆幸,白裙子没被水珠溅到。忽然,点点玉珠入白裙。我扭头一看,是大嫂旁边的一个男青年,弯着腰,抓住青菜用力地甩水。我顿时火冒三丈,不顾淑女风度破口大骂:‘小气鬼,甩什么水,能省多少钱?’男青年自知理亏,付钱后悻悻地走了。我买了两把菜回家了。路上,我寻思着:一斤青菜卖一块五,你觉得挺贵的吧?可是,农民伯伯们早出晚归,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多辛苦啊!在炎热的天气里,不喷点儿水,嫩绿的青菜能不蔫吗?要是枯萎了,你会买吗?煮了吃,能不塞牙吗?卖菜的大婶给青菜洒水,是为顾客着想啊!该吃的‘亏’还得吃!”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提炼生活,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独特的亮点。
三、自然表露,写真实的自我
习作是真实思想的负载,是真实情感的沉淀,是真实自我的释放。一句话,习作是投入真实的生命去表现生命的真实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特有的光环,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顿悟等自然而然地写下来,让习作更多地反映身边的实际生活,更多地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手写我心”,习作就“真实”“感人”了。
一次作文课,我一进门就被教室里的一幕吸引住了:王××同学弓着身子在呕吐着。同学们有的为她捶背,有的为她递纸巾,有的送去矿泉水,有的用拖把擦洗呕吐物,有的用手捂住鼻子走开,也有的却皱着眉叫着:“臭死了,臭死了!”待同学们处理好这一切之后,我来到讲台前,深情地说:“刚才的一幕,大家都看到了吧,心里沸腾了吧,你们可能有欣喜也有愤怒;有指责也有赞扬;有不满也有谅解……这节课,就以看到的这一幕为题材,写一篇习作。”沉思之后,同学们动笔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在笔端下呈现了:有的以《比呕吐物还脏》为题,运用对比的写法,先写王××平时对我的关心,然后写她呕吐了,我却捂着鼻子走开了,最后自责自己的灵魂比呕吐物还脏;有的以《“呕吐”见真情》为题,运用并列的手法,列举了几个同学对待“呕吐”的表现,最后点明了“患难之中见真情”的主题;有的以《“呕吐”后的觉醒》为题,运用倒叙的手法,写自己晚饭后去看望王××同学,是为自己在王××同学呕吐的时候袖手旁观而后悔,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习作还原真实的生活,展示真实的自我,自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参与实践,写真实的体验
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从习作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社会生活实践的感受,把这些真切的体验装进习作的“素材库”,并恰当地表达在习作中。我们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到县里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队列训练”“学农种植”“野外考察”“竹木加工”“急救演练”“陶艺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有了深刻的体验,有了澎湃的激情,表达的欲望强烈,习作成了自我倾诉的需求。他们有的以《痛苦并快乐》为题,描写了自己在“社会实践基地”经历的“痛苦”,然后是学到了本领后的快乐;有的以《爸爸妈妈辛苦了》为题,叙述了自己学习陶艺制作的不易,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艰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认识了自己。他们的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在潜移默化中成了自身的素质。习作成了学生抒发情感,实现自我超越与建构的需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一、引导观察,写真实的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观察往往蜻蜓点水,教师要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观察生活,让学生去看一看、问一问、做一做,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样,习作才能写具体,写生动。
校园生活,有快乐有忧愁,只要留意,便有精彩;家庭生活,有得意有失意,只要会意,便成精彩;社会生活,有亮丽有灰暗,只要在意,便常精彩!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去品味人生,留住“美丽”,留住“难忘”。我们学校开展了“爱心小分队”的活动,学生代表来到身患地中海贫血症的7岁小女孩苏文蔷的家中,将“学雷锋献爱心——跳蚤市场”义卖活动所得的善款4600元捐给了她。由于活动前教师布置了细致的观察要求,活动后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学生的习作便精彩纷呈:有的以《跳蚤市场》为题,写了同学们模仿商人招揽顾客的买卖活动,活动的过程描述得惟妙惟肖;有的以《挣钱不能只为自己》为题,写了自己挣钱后,想把钱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心理活动刻画得活灵活现;有的以《感动时刻》为题,写了同学代表把善款送给了苏文蔷的父母,感人场面描摹得栩栩如生……学生们在习作中畅所欲言,不但真实、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活动过程,而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习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触发认识,写真实的感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兴”“缘事而发”。学生习作的真实内容除了表现在选择充满个性的生活材料外,还表现在思路的个性化。教师应充分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突破习惯性的思维,采用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是不同的体裁去习作,去写别人没看到、没想到、没悟到的内容,习作就能以“新”制胜。
比如,说到市场上卖菜的农民给青菜注水,大家一定觉得,他们是为了多赚钱。一位学生以《青菜注水的启示》为题写的习作,就给人以新鲜之感。她在习作中写道:“星期六上午,我去市场买菜,快到菜摊前,就被飞来的水珠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是菜摊前一位买菜的大嫂抓着空心菜,摆开架势,使劲地甩水。我暗自庆幸,白裙子没被水珠溅到。忽然,点点玉珠入白裙。我扭头一看,是大嫂旁边的一个男青年,弯着腰,抓住青菜用力地甩水。我顿时火冒三丈,不顾淑女风度破口大骂:‘小气鬼,甩什么水,能省多少钱?’男青年自知理亏,付钱后悻悻地走了。我买了两把菜回家了。路上,我寻思着:一斤青菜卖一块五,你觉得挺贵的吧?可是,农民伯伯们早出晚归,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多辛苦啊!在炎热的天气里,不喷点儿水,嫩绿的青菜能不蔫吗?要是枯萎了,你会买吗?煮了吃,能不塞牙吗?卖菜的大婶给青菜洒水,是为顾客着想啊!该吃的‘亏’还得吃!”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提炼生活,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独特的亮点。
三、自然表露,写真实的自我
习作是真实思想的负载,是真实情感的沉淀,是真实自我的释放。一句话,习作是投入真实的生命去表现生命的真实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特有的光环,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顿悟等自然而然地写下来,让习作更多地反映身边的实际生活,更多地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手写我心”,习作就“真实”“感人”了。
一次作文课,我一进门就被教室里的一幕吸引住了:王××同学弓着身子在呕吐着。同学们有的为她捶背,有的为她递纸巾,有的送去矿泉水,有的用拖把擦洗呕吐物,有的用手捂住鼻子走开,也有的却皱着眉叫着:“臭死了,臭死了!”待同学们处理好这一切之后,我来到讲台前,深情地说:“刚才的一幕,大家都看到了吧,心里沸腾了吧,你们可能有欣喜也有愤怒;有指责也有赞扬;有不满也有谅解……这节课,就以看到的这一幕为题材,写一篇习作。”沉思之后,同学们动笔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在笔端下呈现了:有的以《比呕吐物还脏》为题,运用对比的写法,先写王××平时对我的关心,然后写她呕吐了,我却捂着鼻子走开了,最后自责自己的灵魂比呕吐物还脏;有的以《“呕吐”见真情》为题,运用并列的手法,列举了几个同学对待“呕吐”的表现,最后点明了“患难之中见真情”的主题;有的以《“呕吐”后的觉醒》为题,运用倒叙的手法,写自己晚饭后去看望王××同学,是为自己在王××同学呕吐的时候袖手旁观而后悔,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习作还原真实的生活,展示真实的自我,自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参与实践,写真实的体验
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从习作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社会生活实践的感受,把这些真切的体验装进习作的“素材库”,并恰当地表达在习作中。我们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到县里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队列训练”“学农种植”“野外考察”“竹木加工”“急救演练”“陶艺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有了深刻的体验,有了澎湃的激情,表达的欲望强烈,习作成了自我倾诉的需求。他们有的以《痛苦并快乐》为题,描写了自己在“社会实践基地”经历的“痛苦”,然后是学到了本领后的快乐;有的以《爸爸妈妈辛苦了》为题,叙述了自己学习陶艺制作的不易,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艰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认识了自己。他们的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在潜移默化中成了自身的素质。习作成了学生抒发情感,实现自我超越与建构的需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