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材是静态的,而教学是动态的。作者反思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享受课堂,享受数学”。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超越、即兴创造。
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使求知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众多变量中,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
例如:在引入指数的定义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阿凡提故事情节:传说国王很爱下棋,经常与大臣对弈,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便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有一天他听说民间阿凡提棋下得很好,便邀阿凡提对弈,且对弈前两人打赌:如果阿凡提输一局,国王就砍下他一只手;如果国王输一局,阿凡提就要求国王给他在围棋第一个方格上放上一粒粮食,第二个方格放两粒粮食,第三格放四粒,十六粒……就这样两人对弈了五局,国王一局也没有赢,国王很生气还要继续下。这时大臣急劝说不要再下了,再这样下去,国家的粮食就全给阿凡提也不够……字幕打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当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有很多。用故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轻松,使课堂气氛和谐愉快,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等,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教学游戏化,激发学生乐中求知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德国教育家W.A.拉伊在他的《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因为“游戏是一种本能驱动力的表现”,所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以本能驱力为基础,建立在通过游戏获得的各种能力之上。”(《实验教育学》第168页)乐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教学“随机抽样”时,让每小组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先编号,再做成阄,然后抽取一个容量为十的样本。如此,学生既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性,又深刻地理解了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与方法步骤。
尽可能地使教学游戏化,不仅是乐学的需要,更应该是改革数学教学的方向。
三、实践活动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不能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多了解。例如,讲集合概念时,通过观察班内同学、院内小树、周围事物等强化集合的概念,使学生既形象又扎实地记住了定义。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让学生多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交流各自的见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小组讨论是新课改一项有效措施。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四、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大平台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渊博学识、生动有趣的授课、自然大方的教态、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治学、和蔼可亲及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有较强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學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应让学生把话说完,绝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教师只有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精心设计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既能独立思考又会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五、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地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个人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增强参与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和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敢想、敢说、敢动、敢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超越、即兴创造。
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使求知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众多变量中,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
例如:在引入指数的定义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阿凡提故事情节:传说国王很爱下棋,经常与大臣对弈,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便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有一天他听说民间阿凡提棋下得很好,便邀阿凡提对弈,且对弈前两人打赌:如果阿凡提输一局,国王就砍下他一只手;如果国王输一局,阿凡提就要求国王给他在围棋第一个方格上放上一粒粮食,第二个方格放两粒粮食,第三格放四粒,十六粒……就这样两人对弈了五局,国王一局也没有赢,国王很生气还要继续下。这时大臣急劝说不要再下了,再这样下去,国家的粮食就全给阿凡提也不够……字幕打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当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有很多。用故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轻松,使课堂气氛和谐愉快,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等,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教学游戏化,激发学生乐中求知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德国教育家W.A.拉伊在他的《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因为“游戏是一种本能驱动力的表现”,所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以本能驱力为基础,建立在通过游戏获得的各种能力之上。”(《实验教育学》第168页)乐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教学“随机抽样”时,让每小组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先编号,再做成阄,然后抽取一个容量为十的样本。如此,学生既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性,又深刻地理解了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与方法步骤。
尽可能地使教学游戏化,不仅是乐学的需要,更应该是改革数学教学的方向。
三、实践活动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不能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多了解。例如,讲集合概念时,通过观察班内同学、院内小树、周围事物等强化集合的概念,使学生既形象又扎实地记住了定义。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让学生多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交流各自的见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小组讨论是新课改一项有效措施。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四、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大平台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渊博学识、生动有趣的授课、自然大方的教态、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治学、和蔼可亲及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有较强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學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应让学生把话说完,绝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教师只有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精心设计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既能独立思考又会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五、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地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个人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增强参与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和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敢想、敢说、敢动、敢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