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呈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性明显,不仅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入门课程,还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助推他们打开思维之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早已难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模式,难以满足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需主动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对学生加强解题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为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数学学科教学的长远来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等核心素养。只有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中,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锻炼。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能够适应新课改发展,让学生不断拓宽思维,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思路及方法,激发他们积极开展发散思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思路,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为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夯实基础。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养成良好的思路,并助推良好解题习惯的早日形成。
第三,有利于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在面对同一问题时,数学教师采取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实现知识间的串联,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及对事物的认知掌握水平。特别是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实现了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和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解题效率和数学核心素养,打造更有活力、更加精彩、更具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让学生又快又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思考数学问题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深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长为热爱思考、思考全面、思维开阔的人才。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做好东西南北等基本知识的复习,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储备。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加强学生对东西南北等方位的掌握,引导学生学会精准确定具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然后教师对确定位置的题目相关联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位置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让他们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地将所学位置知识应用在生活当中的强烈愿望。在“练一练”的题目3中,熊乐乐家到广播站的位置确定受到争议,有的同学说广播站在乐乐家东偏北45度,有的同学则提出不同观点,认为是在北偏东45度,学生们提出了相似的答案,但却是两种问题的不同思考方式,教师要对学生这样的不同思考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以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第二,深挖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思维。小学数学活动高效进行离不开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懂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实际水平,灵活优化教学思路,尝试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思路,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培养他们乐于开展创新思维,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来说是一个是很大的考验,然而借助实物往往能够激发学生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以积木这一教学道具为载体,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搭建积木小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下,其课堂氛围自然会变得十分活跃起来。学生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边操作边观察,然后描述物体的形状。但是由于小组内同学观察角度的不同,不同学生描述的物体形状也略有差异,这时教师就要顺势提问学生“为什么大家在面对同一物体时会观察到不同的形状?”有的学生第一时间给出答案,“老师,是因为我和她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没错,也就是因为你们观察角度的差异,看到的物体形象有时也会产生差异”。教师接着让学生交换位置,引导他们全面且系统地观察物体,感受数学学科学习的乐趣,有利于丰富他们的问题解决思路,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创造性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问题解决方法的积极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水平和意识快速成长的阶段,有些学生难免会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有了一种思路,就会结束思考。因此,教师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探寻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法,做好课堂引导者和督促者的角色。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章节内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比较常规的思路,采用分割法或填补法来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可以为学生构建“多边形面积多样化解决方法”的比赛情景,在多媒体上将多邊形求面积的题目展示出来,以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解答数学问题。为激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教师可以对给出最多解决问题思路的学生适当奖励,看看哪个小组能给出最多的求面积方法,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课堂小竞赛的情景下,学生不由自主地在组内进行讨论,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学科是该学段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学科,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一线教师要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善于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力求让他们掌握多样化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反思,选择出最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善于学会择优而用,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慧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9):133.
[2]程艳萍,向坤.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5(8):242.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早已难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模式,难以满足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需主动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对学生加强解题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为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数学学科教学的长远来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等核心素养。只有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中,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锻炼。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能够适应新课改发展,让学生不断拓宽思维,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思路及方法,激发他们积极开展发散思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思路,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为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夯实基础。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养成良好的思路,并助推良好解题习惯的早日形成。
第三,有利于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在面对同一问题时,数学教师采取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实现知识间的串联,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及对事物的认知掌握水平。特别是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实现了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和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解题效率和数学核心素养,打造更有活力、更加精彩、更具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让学生又快又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思考数学问题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深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长为热爱思考、思考全面、思维开阔的人才。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做好东西南北等基本知识的复习,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储备。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加强学生对东西南北等方位的掌握,引导学生学会精准确定具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然后教师对确定位置的题目相关联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位置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让他们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地将所学位置知识应用在生活当中的强烈愿望。在“练一练”的题目3中,熊乐乐家到广播站的位置确定受到争议,有的同学说广播站在乐乐家东偏北45度,有的同学则提出不同观点,认为是在北偏东45度,学生们提出了相似的答案,但却是两种问题的不同思考方式,教师要对学生这样的不同思考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以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第二,深挖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思维。小学数学活动高效进行离不开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懂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实际水平,灵活优化教学思路,尝试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思路,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培养他们乐于开展创新思维,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来说是一个是很大的考验,然而借助实物往往能够激发学生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以积木这一教学道具为载体,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搭建积木小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下,其课堂氛围自然会变得十分活跃起来。学生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边操作边观察,然后描述物体的形状。但是由于小组内同学观察角度的不同,不同学生描述的物体形状也略有差异,这时教师就要顺势提问学生“为什么大家在面对同一物体时会观察到不同的形状?”有的学生第一时间给出答案,“老师,是因为我和她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没错,也就是因为你们观察角度的差异,看到的物体形象有时也会产生差异”。教师接着让学生交换位置,引导他们全面且系统地观察物体,感受数学学科学习的乐趣,有利于丰富他们的问题解决思路,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创造性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问题解决方法的积极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水平和意识快速成长的阶段,有些学生难免会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有了一种思路,就会结束思考。因此,教师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探寻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法,做好课堂引导者和督促者的角色。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章节内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比较常规的思路,采用分割法或填补法来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可以为学生构建“多边形面积多样化解决方法”的比赛情景,在多媒体上将多邊形求面积的题目展示出来,以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解答数学问题。为激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教师可以对给出最多解决问题思路的学生适当奖励,看看哪个小组能给出最多的求面积方法,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课堂小竞赛的情景下,学生不由自主地在组内进行讨论,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学科是该学段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学科,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一线教师要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善于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力求让他们掌握多样化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反思,选择出最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善于学会择优而用,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慧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9):133.
[2]程艳萍,向坤.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5(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