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学习中唯一一个不见图形,却要对边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数学内容。教材安排旨在引导学生从摆小棒围三角形入手,逐步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据此探寻其中的规律,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进行了两次磨课,发现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忽略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我做了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主导,分层次设置思考路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围不成”,思维陷盲区
在第一次磨课中,我根据“操作——观察——推测——验证”的模式进行教学,先出示四根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分别是6厘米、7厘米、8厘米、14厘米,然后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围,看哪些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对于6厘米、7厘米、14厘米的三根小棒,学生一致认为围不成三角形。通过交流反馈,学生聚焦于这样一个问题:6厘米、8厘米、14厘米的三根小棒到底能否围成三角形?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有两个学生,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1)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方法是否存在着局限性?学生围三角形所使用的小棒是我提供的,这样得到的结果只具有相对性,而不是普遍性。另外,学生对操作材料的选取是无意识的,这样也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自主性。(2)学生建立的三角形表象是以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作标准的,那么在小棒的材料选取上,是否存在客观性?小棒是立体的,在围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相邻的端点相连,导致大多数学生都说能围成三角形。究其两点,我发现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学生没有发挥空间想象力,那么他们的探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二、动态演示“变平了”,发展想象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如何激活学生的经验,并借此学习新知,是我重新思考的问题。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显然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有普遍意义的推理模式呢?我从三角形的呈现角度和平面图形在教材中的应用进行考虑,决定动态呈现三角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感悟三角形及三角形三边的变化,从而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抽象理论的得出奠定基础。
(我先从三角形的三条边导入教学)
师: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生1:两条很短,一条很长。
生2: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师:现在有三条线段,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想象一下,能围成怎样的三角形?(多媒体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然后我将围成的三角形动态演示,引发学生的想象后进行验证演示)
1.如果将6厘米换成7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3:变扁了,另外两边斜下去了。
2.如果把6厘米换成8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变成什么样?
生4:更扁、更矮了。
3.如果将6厘米换成9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怎样?
生5:更扁了,快要立不起来、撑不起来了。(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使学生发现两条线段连起来已经和9厘米的那条线段重合在一起了)
4.如果将6厘米变成10厘米呢?
……
以三角形一条边的动态变化为切入口,我抓住三角形三边关系中的一个变数,让学生从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出发,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用自己的体会来理解“撑不起来”的三角形、“更扁更矮”的三角形,这样就突破了原来思维的临界点,从而得出结论:两边之和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时无法围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则可以围成三角形。
三、引导交流“三组边”,提升思考力
根据动态演示,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初步明晰,接下来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关注三组边的比较上,即如何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此过程中,我依旧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平台,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理解和体验。
师(出示三条边为4厘米、5厘米、6厘米的三角形):刚才我们让6厘米的边不断延长,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我们将6厘米的边缩短到5厘米,想象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生:变高,变细了。
师:如果我将6厘米继续变小,想象一下,还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只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现在我将6厘米变成2厘米,另外一条边为4厘米,现在这两边之和是6厘米,比第三边5厘米长,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能。
师:如果变成1厘米呢?
……
在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片面关注一组边。为此,我继续进行动态演示,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观察,发现6厘米的边变短为1厘米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变化,即5 1>4,但4 1=5,这样就无法围成三角形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象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有抓住每一个动态的生成,从问题入手,才能突破想象能力培养的困境,为学生打开思维之门。
(责编 蓝 天)
一、动手操作“围不成”,思维陷盲区
在第一次磨课中,我根据“操作——观察——推测——验证”的模式进行教学,先出示四根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分别是6厘米、7厘米、8厘米、14厘米,然后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围,看哪些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对于6厘米、7厘米、14厘米的三根小棒,学生一致认为围不成三角形。通过交流反馈,学生聚焦于这样一个问题:6厘米、8厘米、14厘米的三根小棒到底能否围成三角形?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有两个学生,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1)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方法是否存在着局限性?学生围三角形所使用的小棒是我提供的,这样得到的结果只具有相对性,而不是普遍性。另外,学生对操作材料的选取是无意识的,这样也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自主性。(2)学生建立的三角形表象是以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作标准的,那么在小棒的材料选取上,是否存在客观性?小棒是立体的,在围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相邻的端点相连,导致大多数学生都说能围成三角形。究其两点,我发现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学生没有发挥空间想象力,那么他们的探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二、动态演示“变平了”,发展想象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如何激活学生的经验,并借此学习新知,是我重新思考的问题。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显然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有普遍意义的推理模式呢?我从三角形的呈现角度和平面图形在教材中的应用进行考虑,决定动态呈现三角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感悟三角形及三角形三边的变化,从而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抽象理论的得出奠定基础。
(我先从三角形的三条边导入教学)
师: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生1:两条很短,一条很长。
生2: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师:现在有三条线段,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想象一下,能围成怎样的三角形?(多媒体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然后我将围成的三角形动态演示,引发学生的想象后进行验证演示)
1.如果将6厘米换成7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3:变扁了,另外两边斜下去了。
2.如果把6厘米换成8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变成什么样?
生4:更扁、更矮了。
3.如果将6厘米换成9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怎样?
生5:更扁了,快要立不起来、撑不起来了。(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使学生发现两条线段连起来已经和9厘米的那条线段重合在一起了)
4.如果将6厘米变成10厘米呢?
……
以三角形一条边的动态变化为切入口,我抓住三角形三边关系中的一个变数,让学生从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出发,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用自己的体会来理解“撑不起来”的三角形、“更扁更矮”的三角形,这样就突破了原来思维的临界点,从而得出结论:两边之和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时无法围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则可以围成三角形。
三、引导交流“三组边”,提升思考力
根据动态演示,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初步明晰,接下来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关注三组边的比较上,即如何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此过程中,我依旧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平台,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理解和体验。
师(出示三条边为4厘米、5厘米、6厘米的三角形):刚才我们让6厘米的边不断延长,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我们将6厘米的边缩短到5厘米,想象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生:变高,变细了。
师:如果我将6厘米继续变小,想象一下,还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只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现在我将6厘米变成2厘米,另外一条边为4厘米,现在这两边之和是6厘米,比第三边5厘米长,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能。
师:如果变成1厘米呢?
……
在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片面关注一组边。为此,我继续进行动态演示,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观察,发现6厘米的边变短为1厘米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变化,即5 1>4,但4 1=5,这样就无法围成三角形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象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有抓住每一个动态的生成,从问题入手,才能突破想象能力培养的困境,为学生打开思维之门。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