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准确而有效地将两者进行整合,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途径进行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 整合
“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迁移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把数学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另一方面把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数学领域的教学中进行拓展和加深,使两者之间的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性产生共振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那么如何将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准确而有效地进行整合呢?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已不再是单纯从学校课堂这一渠道来获得。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给数学的内容。从广义是来说,绝大多数是数学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自己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下进行数学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
二、转变教学方式,整合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告诉我们:它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悟和体验。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理解的了的数学事实,这样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玩”和“做”中学习。
1、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这里的“玩”即模拟生活场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必能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学数学的意识,进而真正地喜爱数学,使其思维得到发展。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例如:在进行苏科版七(上)《打折销售》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进货—提价—标价--打折—实际售价—求利润(利润率)”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用模拟钱币对“商品”进行打折销售,最后进行利润分析。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更感性地认识了事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知道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自己创造出的“生活”更富有现实意义。学生从中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2、让学生在“做”中学习。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精辟的论述,阐明了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例如:我在讲解《制作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时,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每位同学的实验桌上都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纸片和剪刀,让学生在操作前先进行认真的思考:怎样剪才能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纸盒?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尝试操作中相互讨论交流,这样不会操作的同学就可以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会操作的同学帮忙指出他操作的不妥之处,然后学生继续操作,直至成功为止。正是由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才知道了只有剪去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并且都是正方形)时,才能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并且通过列表格计算自己所拼的长方体体积,与其他同学比较、交流,然后猜想得出“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片边长的六分之一时,所拼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最大”。又如我在教学《验证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实践、去操作,用手中的四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去拼出各种图形,然后再适当点拨,启发大家通过计算图形面积来验证勾股定理。这样从抽象到具体,从亲自感知到理性概括,使生活化的操作变成了理论性的升华。
三、转变评价方式,整合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注重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着眼创新的学科。而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同样也是新课标下数学学科所应追求的目标。因此数学学科在评价方式上应借鉴综合实践活动的“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全方位”。现今单纯的一张测试卷已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做出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因此,除纸笔测验外,可以增加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测验。教师在评价时应全面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例如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在活动中与他人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如何;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等等,这些都应在评价中得以体现。并且在将评价过程转化为评价结果时,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如在课堂上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应更多地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形式,还可以请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来,更显出评价的全面公正性。
(2)“有弹性”。要认识到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尺度要放得尽可能宽一些,让“每个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要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闪光之处,不管活动结果如何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要把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不要轻易判断对错,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在书面考试中,如果学生自己对测评结果觉得不满意,则可以允许他们重测。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重测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后,就以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这种延时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却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延时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
我认为,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丰富了中学数学学科的内涵,而且也为中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基于以上认识,我想作为数学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数学学科的知识整合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用综合实践活动去拓展学生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让课堂活起来——浅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国农村教育2006年9月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3.“自主合作探究”关键还是教师的引导数学教学研究 2007年12月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 整合
“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迁移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把数学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另一方面把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数学领域的教学中进行拓展和加深,使两者之间的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性产生共振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那么如何将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准确而有效地进行整合呢?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已不再是单纯从学校课堂这一渠道来获得。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给数学的内容。从广义是来说,绝大多数是数学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自己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下进行数学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
二、转变教学方式,整合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告诉我们:它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悟和体验。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理解的了的数学事实,这样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玩”和“做”中学习。
1、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这里的“玩”即模拟生活场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必能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学数学的意识,进而真正地喜爱数学,使其思维得到发展。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例如:在进行苏科版七(上)《打折销售》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进货—提价—标价--打折—实际售价—求利润(利润率)”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用模拟钱币对“商品”进行打折销售,最后进行利润分析。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更感性地认识了事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知道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自己创造出的“生活”更富有现实意义。学生从中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2、让学生在“做”中学习。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精辟的论述,阐明了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例如:我在讲解《制作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时,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每位同学的实验桌上都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纸片和剪刀,让学生在操作前先进行认真的思考:怎样剪才能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纸盒?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尝试操作中相互讨论交流,这样不会操作的同学就可以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会操作的同学帮忙指出他操作的不妥之处,然后学生继续操作,直至成功为止。正是由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才知道了只有剪去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并且都是正方形)时,才能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并且通过列表格计算自己所拼的长方体体积,与其他同学比较、交流,然后猜想得出“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方形纸片边长的六分之一时,所拼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最大”。又如我在教学《验证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实践、去操作,用手中的四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去拼出各种图形,然后再适当点拨,启发大家通过计算图形面积来验证勾股定理。这样从抽象到具体,从亲自感知到理性概括,使生活化的操作变成了理论性的升华。
三、转变评价方式,整合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注重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着眼创新的学科。而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同样也是新课标下数学学科所应追求的目标。因此数学学科在评价方式上应借鉴综合实践活动的“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全方位”。现今单纯的一张测试卷已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做出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因此,除纸笔测验外,可以增加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测验。教师在评价时应全面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例如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在活动中与他人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如何;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等等,这些都应在评价中得以体现。并且在将评价过程转化为评价结果时,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如在课堂上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应更多地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形式,还可以请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来,更显出评价的全面公正性。
(2)“有弹性”。要认识到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尺度要放得尽可能宽一些,让“每个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要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闪光之处,不管活动结果如何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要把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不要轻易判断对错,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在书面考试中,如果学生自己对测评结果觉得不满意,则可以允许他们重测。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重测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后,就以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这种延时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却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延时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
我认为,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丰富了中学数学学科的内涵,而且也为中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基于以上认识,我想作为数学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数学学科的知识整合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用综合实践活动去拓展学生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让课堂活起来——浅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国农村教育2006年9月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3.“自主合作探究”关键还是教师的引导数学教学研究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