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舞台:让学生的自主体验绽放异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定教”这一教学思想的实质就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归根结底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要依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而定。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都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建构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一、设疑激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期待
  学习大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学习始于“问题”意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要善于制造悬念,让学生处于“急于想问”“急于想知”的状态之中,吊起学生的胃口,引发阅读的期待。
  1.悬念设疑,引发期待。“假如你迷恋某种事情,却遭到了父母的误解,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这是我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上课伊始设置的悬念。课堂上,学生的心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特别是曾被父母误解,甚至被厉声责骂过的那些学生,更是一脸的严肃!小小的脑袋布满了一个个大大的期待,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2.情境设疑,满足期待。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这样激发学生的期待:“有个旅行社想开辟海底世界旅游热线,他们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几条宣传海底世界风光的广告语。同学们有兴趣帮这个忙吗?”学生兴趣盎然,大声喊着:“有,有……”
  凭借“写广告语”的情境创设,极自然地带着学生走向课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探究引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
  1.组织学生参与操作。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我在教《槐乡五月》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兴趣组成不同的组:画画、朗诵(加动作)、导游等,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结果学生不仅画得栩栩如生,还当场有声有色地朗诵、表演。随着学生的手动起来,他们的思维也打开了,他们学得更活、更实、更深,很多创造性的点子都随即出现了。
  2.组织学生共同合作。调动学生共同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核心。我们倡导课堂由单一形式转化为“个别自主学习,分组交流,全班自我总结”的全班自主形式。如《海底世界》一文,我们可以接着引导:“同学们设计的广告语真好,不但被旅行社采用了,现在他们还想请你们当导游呢。具体介绍海底世界,该怎样介绍呢?海底世界比较大,我们来分工合作,可以分为四个展区:1.宁静的世界;2.动物展区;3.植物展区;4.矿物展区。每组负责一个展区。第一小组负责一号展区,以此类推。注意每个组都要把课文改编成导游词,比一比哪组导游词最出色,比一比哪组导游工作最出色。分头行动。”学生自由准备并推荐一名选手做导游。
  三、训练有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1.找准训练点。训练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按照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来确定训练的内容。它体现了教学的基本意图和重点,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凭借和依据。我们应当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处选择切入。如教学《菩萨兵》一课,教师启发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只有朱德总司令说的三句话,但却都没有表示说话者语气、动作或神态的提示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体会语体色彩并说出理由,再放入语境中诵读。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真谛和内涵。
  2.多种感官参与训练。教学《郑成功》一课,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词句后,再让学生看一看相关的电影片段,化远为近,化无声为有声,读一读凸显人物形象的词句,化被动为积极;演一演将士奋勇攻打荷兰侵略者、台湾人民欢迎郑军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学生在脑、口、眼、手等多种器官的参与下,将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境、具体可感的形象,实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充分感知以及对文章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四、立足实践,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延
  我们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课本、课堂,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我总会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走出课堂、校园,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深入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语文资源学语文、用语文。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因势利导,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举办“海底世界”知识展览。学生们都很高兴。课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教家长,有的去图书馆,有的上网……一周之后,展览会如期举行。学生们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个个真正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学完一篇课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视野。
  每一堂课都是学生成长的绚丽舞台,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立足语文课堂,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真正让学生唱响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流光溢彩!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师批改难、学生作文难、反馈周期长、作文效率低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有关。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教学思想把学生封闭在课堂中,局限在课本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胡编乱造,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这几年,我尝试了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开放式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提及作文,我们定会为学生们那千篇一律的作文所困扰。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自高效课堂研究开展以来,作文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就作文情境教学法,谈几点实践策略。  一、创设和谐情境  情境教学要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因此围绕“情”字,我们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在一次大型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主持人随机采访了一个刚上完课的学生,学生的一席话让人心动不已:“我感觉这节课的时间非常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老师的课识字有意思,读书有意思,平常不说话的同学,一下子也变得会说了。”是啊,能让“平常不说话的同学”都变得“会说了”,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向往的课堂教学效果吗?  “语言即人,即存在。”如何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和新奇的创造力发掘出来呢?我以为,课堂教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   一、平等对话促生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这样的师生观念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了做笔记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本身词汇量有限,知识面狭窄,要想做好笔记,其难度甚至超出了他们学习知识本身。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是立足于基础知识,比如字词的教学,很少由某一知识点出发去拓展延伸、归纳比较,到小学高年级才可能有点延伸,有点综合训练。但是这并不是说,小学生就没有做笔记的可能和必要。小学生易忘,知识量少,难以形成知识链,很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笔记活动来提
推想就是推测、猜想,在阅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理解或含义深刻的词句,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猜测和推断。这就是新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的新要求——推想。阅读过程中的推想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它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积累对课文关键词句的意思进行猜想,是实现学生个性阅读的有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网络,可以满足具体教学实践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使文字教材得到延伸、升华,使语文课更加精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利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教育机构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写作能力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搭建写话平台,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写话练习,在享受写话乐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搭建看图写话的平台,激发写话的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身体、智力等多方面都还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习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的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所以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中年级正处于习作的萌芽期,也是习作能力和兴趣的最佳培养期。而在教学实践中,习作却成了一种负担,教师感到棘手,学生有所畏惧,家长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口才班、作文班等,填满了学生的空间。习作演变成学生最怕的
民间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中医认为,冬令进补“天人相应”,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关系密切,可以保持人体内外协调,增强肌体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