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围绕“生活性、活动性与开放性”的活动特征采取有效的策略,使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让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不断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一、课堂生活化
思品课程标准指出,思品课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用品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育是一种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为载体,在现代教育想理念指导下,通过确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育的思想,构建和形成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育的目标内容、生活化教育的策略,生活化教育的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性生活的行为。
在教学中,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必须注意选用的材料要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所采用的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如音乐、漫画、小品等。如:在《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的教学中,不是把“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可以通过学生编织生命网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生命体之间的联系,而后又通过教师深情地讲述《一个女孩与丹顶鹤》的故事,进行配乐渲染,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就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加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二、课堂活动化
品德与社会课既是学生认识的过程,也是學生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社会活动场景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积极开发学生活动的领域,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进而进行体验、获得认知及情感的发展;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突出教学重难点的活动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如:“小品表演”“快乐猜猜猜”、“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 “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等比赛形式, “小小法庭”、“道德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通过构建起学生感兴趣的“类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最大化。
二是靠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浓浓乡土情》一课,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的不同方面,通过问父母问年长的老人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的活动情况;家乡的土特产及美味食品等,让学生在调查访谈中知道家乡的一些风土人情,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体验化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 社会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经验的主要来源。只有离生活越近,体验才越深刻,感悟才最真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
教授(四年级上)“家庭小帐本”这一主题,假如教师仅仅布置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来计算家庭开支,这样的活动收效肯定是甚微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上由家长照料,对生活开支所知甚少。因此在活动开展前,我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细化活动步骤,掌握活动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步骤一:共同制定明确活动目标:了解家庭一周的基本开支,分析家庭开支的合理性,了解自己的开支占家庭开支的比例。步骤二:制定调查计划,并共同设计调查表。步骤三:引导学生可用哪些方法去调查,如向家长询问、查阅家庭开支的单据(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购物单……)步骤四:调查后总结,共同分析家庭基本的开支应该有哪些项目。通过这些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伸出爱的手》(四年级上)的《走进残疾人》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体会到他们为克服困所付出的努力。我分别设计了体验盲人——蒙着眼睛前行、体验聋哑人——不说话,只能用手势和表情来表示、体验残肢人——用一只手来穿好衣服或收拾书包。体验后让学生交流在游戏时都遇到了什么问题,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体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之后再让学生通过分组等形式亲身体验一天残疾人的生活。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使得学生的言行举止与道德认识形成和谐的统一,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真实地敞开心扉,体验激情,真切地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润物无声”的有效教学境界。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围绕“生活性、活动性与开放性”的活动特征采取有效的策略,使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让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不断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一、课堂生活化
思品课程标准指出,思品课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用品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育是一种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为载体,在现代教育想理念指导下,通过确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育的思想,构建和形成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育的目标内容、生活化教育的策略,生活化教育的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性生活的行为。
在教学中,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必须注意选用的材料要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所采用的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如音乐、漫画、小品等。如:在《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的教学中,不是把“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可以通过学生编织生命网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生命体之间的联系,而后又通过教师深情地讲述《一个女孩与丹顶鹤》的故事,进行配乐渲染,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就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加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二、课堂活动化
品德与社会课既是学生认识的过程,也是學生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社会活动场景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积极开发学生活动的领域,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进而进行体验、获得认知及情感的发展;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突出教学重难点的活动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如:“小品表演”“快乐猜猜猜”、“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 “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等比赛形式, “小小法庭”、“道德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通过构建起学生感兴趣的“类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最大化。
二是靠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浓浓乡土情》一课,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的不同方面,通过问父母问年长的老人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的活动情况;家乡的土特产及美味食品等,让学生在调查访谈中知道家乡的一些风土人情,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体验化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 社会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经验的主要来源。只有离生活越近,体验才越深刻,感悟才最真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
教授(四年级上)“家庭小帐本”这一主题,假如教师仅仅布置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来计算家庭开支,这样的活动收效肯定是甚微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上由家长照料,对生活开支所知甚少。因此在活动开展前,我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细化活动步骤,掌握活动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步骤一:共同制定明确活动目标:了解家庭一周的基本开支,分析家庭开支的合理性,了解自己的开支占家庭开支的比例。步骤二:制定调查计划,并共同设计调查表。步骤三:引导学生可用哪些方法去调查,如向家长询问、查阅家庭开支的单据(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购物单……)步骤四:调查后总结,共同分析家庭基本的开支应该有哪些项目。通过这些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伸出爱的手》(四年级上)的《走进残疾人》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体会到他们为克服困所付出的努力。我分别设计了体验盲人——蒙着眼睛前行、体验聋哑人——不说话,只能用手势和表情来表示、体验残肢人——用一只手来穿好衣服或收拾书包。体验后让学生交流在游戏时都遇到了什么问题,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体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之后再让学生通过分组等形式亲身体验一天残疾人的生活。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使得学生的言行举止与道德认识形成和谐的统一,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真实地敞开心扉,体验激情,真切地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润物无声”的有效教学境界。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