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学习,以获得学习成就和正向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团结凝聚力,实现小组长远的互相接受与关怀。在实施四步探究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运用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
合作学习主张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求,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将实验能力较强但马虎粗心的学生与实验能力较弱但比较细心的学生分在一个组,由于异质小组内学生存在差异,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可以取长补短,而且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彼此间有许多共同点,在交流时可保持一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达到互相鼓励、积极活动的目的。在小组中学习困难的学生,会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更易接受,更为有效;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会在同伴的鼓励和赞许中更积极向上。科学合理地分组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
二、分配任务,分配角色
在合作探究中要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清楚学生惧怕交往的心理,培养社交能力,促进合群性、利他性的发展。小组内可以设置各种角色,如发言人:负责阐述小组的主要结论或答案,负责督促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联络员:负责与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联络,负责活动中有关制作或实验操作;信息员:负责整理大家搜集的资料或将现在学习的概念与过去已学过的联系起来。教师要让每个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任务,并在合作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和创造性,又能创造横上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实现积极互动。小组内角色为轮换制,以使成员都有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三、提供学习材料
合作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沟通与交流,而学习材料是沟通与交流的媒介。丰富而有效的学习材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源泉。教师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学习网站,让学生在网上获得学习的材料,在讨论学习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提供一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引导。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提供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光合作用的两个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合作用与日照、温度的关系”等学习材料。这些材料既可以以让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又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学习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提问、交流、互动的源泉,通过材料可以将学生置于一种“荣辱与共”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并实现学习目标。
四、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目标互赖是合作探究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个人目标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小组目标实现与否,所以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如“告诉我们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是什么”,“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定义”,“假设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你怎么样验证,请提出实验方案”,等等。这些作业和问题要求学生在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实现个体目标,突出个体责任的同时,还必须向别人或接受别人承担的解释,以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完成学习的要求,实现小组目标。这样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对别人负责,才能保证小组目标实现的意义。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与学生对合作技能的理解和合作技能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指导学生学习交流与沟通的技能。如面对“怎样阻止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时,学生要么不会讨论,要么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或方案,而在表述时会出现表述不清,表述不符合逻辑的的情况;又如在“了解我们周围的生物”的调查活动中,因为不能正确操作仪器、数字记录不完整、不能协作配合而产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观点和看法前要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要注意倾听,再对彼此的观点进行质疑、争论。在实验中要指导学生自己对仪器使用程序的操作是否正确,对别人的操作要能够恰当地提出建议、给予帮助;在交流中遇到冲突时,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控、冷静、宽容。当学生在共同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习得和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技能,学生间的关系就会更为融洽,更容易接受彼此之间的能力、个性差异,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就在观点碰撞、分享、体验中体现出来了。
六、改变评价方式
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它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例如,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每个小组必须介绍本组绿化校园的设计方案,方案不仅要有文字说明,而且要有设计图、效果图、模型等直观材料。除了一名代表对方案作全面介绍外,每个成员还可以介绍自己所承担部分的设想、观点,以及完成的情况,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知识掌握的程度、技能运用的程度、在小组中合作的状况都能充分得到展示。以此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不再为个体间竞争而忧虑,只会为团队的胜利而欢欣鼓舞。这种评价目的就是激发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注重内在合作探究动机的培养,鼓励合作竞争,以实现人人都进步的教学评价目标。
参考文献:
[1]七年级《生物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力华主编.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申建民,李香菊主编.花开的声音.红旗出版社.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
合作学习主张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求,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将实验能力较强但马虎粗心的学生与实验能力较弱但比较细心的学生分在一个组,由于异质小组内学生存在差异,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可以取长补短,而且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彼此间有许多共同点,在交流时可保持一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达到互相鼓励、积极活动的目的。在小组中学习困难的学生,会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更易接受,更为有效;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会在同伴的鼓励和赞许中更积极向上。科学合理地分组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
二、分配任务,分配角色
在合作探究中要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清楚学生惧怕交往的心理,培养社交能力,促进合群性、利他性的发展。小组内可以设置各种角色,如发言人:负责阐述小组的主要结论或答案,负责督促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联络员:负责与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联络,负责活动中有关制作或实验操作;信息员:负责整理大家搜集的资料或将现在学习的概念与过去已学过的联系起来。教师要让每个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任务,并在合作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和创造性,又能创造横上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实现积极互动。小组内角色为轮换制,以使成员都有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三、提供学习材料
合作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沟通与交流,而学习材料是沟通与交流的媒介。丰富而有效的学习材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源泉。教师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学习网站,让学生在网上获得学习的材料,在讨论学习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提供一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引导。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提供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光合作用的两个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合作用与日照、温度的关系”等学习材料。这些材料既可以以让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又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学习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提问、交流、互动的源泉,通过材料可以将学生置于一种“荣辱与共”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并实现学习目标。
四、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目标互赖是合作探究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个人目标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小组目标实现与否,所以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如“告诉我们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是什么”,“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定义”,“假设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你怎么样验证,请提出实验方案”,等等。这些作业和问题要求学生在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实现个体目标,突出个体责任的同时,还必须向别人或接受别人承担的解释,以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完成学习的要求,实现小组目标。这样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对别人负责,才能保证小组目标实现的意义。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与学生对合作技能的理解和合作技能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指导学生学习交流与沟通的技能。如面对“怎样阻止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时,学生要么不会讨论,要么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或方案,而在表述时会出现表述不清,表述不符合逻辑的的情况;又如在“了解我们周围的生物”的调查活动中,因为不能正确操作仪器、数字记录不完整、不能协作配合而产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观点和看法前要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要注意倾听,再对彼此的观点进行质疑、争论。在实验中要指导学生自己对仪器使用程序的操作是否正确,对别人的操作要能够恰当地提出建议、给予帮助;在交流中遇到冲突时,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控、冷静、宽容。当学生在共同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习得和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技能,学生间的关系就会更为融洽,更容易接受彼此之间的能力、个性差异,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就在观点碰撞、分享、体验中体现出来了。
六、改变评价方式
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它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例如,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每个小组必须介绍本组绿化校园的设计方案,方案不仅要有文字说明,而且要有设计图、效果图、模型等直观材料。除了一名代表对方案作全面介绍外,每个成员还可以介绍自己所承担部分的设想、观点,以及完成的情况,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知识掌握的程度、技能运用的程度、在小组中合作的状况都能充分得到展示。以此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不再为个体间竞争而忧虑,只会为团队的胜利而欢欣鼓舞。这种评价目的就是激发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注重内在合作探究动机的培养,鼓励合作竞争,以实现人人都进步的教学评价目标。
参考文献:
[1]七年级《生物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力华主编.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申建民,李香菊主编.花开的声音.红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