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校、企”三方合作模式是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构建起一个服务于高新区稳定和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本文通过湖南省长沙高新区“区、校、企”三方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地区、学校、企业的“三赢”,进一步说明了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让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区校企合作;理想模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也使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职业教育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地处湖南省长沙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高新区不同于其他地域,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发展新机遇,拥有一定的地理优势。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4年启动建设的麓谷科技产业新城(岳麓山高科技园),是核心直管园区。麓谷科技产业新城自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引进企业2000多家。其中近三年引进各类企业800多家。且大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和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校作为园区内中职学校要适应高新区特色,为高新区发展服务,就必须建立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灵魂在于为企业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近几年,我校走“区、校、企”三方合作的发展道路,与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相适应,调整专业,把握好定位。为高新区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培训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寻求高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学历教育学生为企业输送中等技术操作与管理人员的同时,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区、校紧密联系,促职教发展、促园区稳定
1.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职业学校的作用
长沙高新区在征集土地的过程中,有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失业),高新区管理委员会面临着农民转移就业及维护区内稳定的问题。我校积极支持园区建设和发展,为政府分忧解难,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为农民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力量。从2004年开始,我校先后举办56期失地农民转岗培训班,有效地实现了失地农民的转岗,进入园区各企业成为员工。这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高新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2.寻求高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促职业教育发展
我校这几年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高新区的优惠政策以及园区领导的重视。
2006年7月28日,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彭可平书记、莫一平主任等一行来我校就学校发展建设和校企合作进行调研,提出要把高新区的职业教育办出亮点,并出台了《大力发展“高新”特色的职业教育》文件。2007年4月8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副主任郭力夫等一行来我校,就学校建设用地以及校企合作进行调研。2010年10月21日,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杭生,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邓自力等针对全区职业教育与我校建设发展问题,召开了现场办公会。2010年11月29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詹立明与区组织人事局局长杨金林等来我校进行调研,考察了中联重科驻我校的培训基地,就学校基础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学校近远期规划,特别是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包括教师的编制等作了调研。
在长沙高新区管委会的引线搭桥下,我校在校企合作上更加深入,现在已经与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企业对接情况见表1:
二、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效益“双赢”
我校为高新企业在职员工技能培训提供服务的同时,高新企业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就业机会,实现了“双赢”。从2006年开始,在长沙高新区行政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校企合作形式不断发展,由寻找一两家合作伙伴到众多企业主动上门签订合作协议。例如我校与威胜电子、中联重科的合作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走出去。2008年我校与威胜电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我校电子专业于2008年10月搬迁到威胜基地学习,成立威胜学院。我校电子专业学生由威胜提供学习场地、实习实训场地等,并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 2009年开始,我校为威胜在职员工提供每年不少于1500人的员工培训,威胜集团派技术人员到威胜基地,对在校学生作技术指导。2010年我校电子专业学生承担其一定的外线业务,电子专业学生免费入学,威胜派管理人员来校兼职副校长等。
(2)引进来。2006年中联重科与我校开始合作,在我校办“中联”班。合作以后,我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可优先在中联就业。 2008年,中联派技术人员来学校宣传企业文化,进一步参与指导教学,同时我校承担了中联焊接、钳工项目的培训任务。2008年下学期我校教师开始下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和见习,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寒暑假我校专业教师也下到中联进行企业实践的培训。2011年3月,中联重科培训中心正式签约搬迁到我校,由原来的我校承担焊接一个项目培训,拓宽到承担中联员工所有项目的培训。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双方都感受到合作的益处,也只有双方合作才能够带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根据高新园区、企业要求,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我校现设有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财会、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五大专业。近几年,我校根据高新企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不断调整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中等技术操作与管理人员。通过校企对接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促进了招生工作良性循环
我校与高新区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后,我校学生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均逐年提高,尤其是电子类、机械类、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现达到100%,对口就业达率95%以上。从2005年开始,我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加上各种培训班,现在校学生已超过3000人。见表2:
2.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更贴近市场需要
校企密切合作,联合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共同确定培训考核方法,使开设的课程和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在相关对接合作的企业中,有威胜电子、中联重科、青苹果数据中心、东方红建设集团等单位对我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好的建议;威胜电子、科瑞特电子等单位向我校提供过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华泰重工、威胜电子、中联重科、金岭机床等单位为我校教师提供过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派驻过兼职专业教师,并参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在与我校合作的企业中,有85%的企业为我校学生提供过见习、实习的机会,100%的企业根据需要录用过我校毕业生,并对我校学生的培训提出了不少合理性建议,形成了一个校企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3.我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我校参加长沙市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显著,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近4年参加长沙市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成绩见表3:
由于注重“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我校培养的学生无论从理论还是技能方面都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虽然我们不断扩大招生,但是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区、校、企”三方合作是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及时了解和应对高新区发展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构建起一个服务于高新区稳定和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理想的模式,实现了地区、学校、企业“三赢”,是一种高层次的合作模式。“区、校、企”三方合作能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使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区校企合作;理想模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也使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职业教育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地处湖南省长沙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高新区不同于其他地域,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发展新机遇,拥有一定的地理优势。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4年启动建设的麓谷科技产业新城(岳麓山高科技园),是核心直管园区。麓谷科技产业新城自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引进企业2000多家。其中近三年引进各类企业800多家。且大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和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校作为园区内中职学校要适应高新区特色,为高新区发展服务,就必须建立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灵魂在于为企业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近几年,我校走“区、校、企”三方合作的发展道路,与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相适应,调整专业,把握好定位。为高新区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培训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寻求高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学历教育学生为企业输送中等技术操作与管理人员的同时,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区、校紧密联系,促职教发展、促园区稳定
1.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职业学校的作用
长沙高新区在征集土地的过程中,有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失业),高新区管理委员会面临着农民转移就业及维护区内稳定的问题。我校积极支持园区建设和发展,为政府分忧解难,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为农民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力量。从2004年开始,我校先后举办56期失地农民转岗培训班,有效地实现了失地农民的转岗,进入园区各企业成为员工。这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高新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2.寻求高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促职业教育发展
我校这几年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高新区的优惠政策以及园区领导的重视。
2006年7月28日,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彭可平书记、莫一平主任等一行来我校就学校发展建设和校企合作进行调研,提出要把高新区的职业教育办出亮点,并出台了《大力发展“高新”特色的职业教育》文件。2007年4月8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副主任郭力夫等一行来我校,就学校建设用地以及校企合作进行调研。2010年10月21日,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杭生,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邓自力等针对全区职业教育与我校建设发展问题,召开了现场办公会。2010年11月29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詹立明与区组织人事局局长杨金林等来我校进行调研,考察了中联重科驻我校的培训基地,就学校基础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学校近远期规划,特别是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包括教师的编制等作了调研。
在长沙高新区管委会的引线搭桥下,我校在校企合作上更加深入,现在已经与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企业对接情况见表1:
二、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效益“双赢”
我校为高新企业在职员工技能培训提供服务的同时,高新企业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就业机会,实现了“双赢”。从2006年开始,在长沙高新区行政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校企合作形式不断发展,由寻找一两家合作伙伴到众多企业主动上门签订合作协议。例如我校与威胜电子、中联重科的合作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走出去。2008年我校与威胜电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我校电子专业于2008年10月搬迁到威胜基地学习,成立威胜学院。我校电子专业学生由威胜提供学习场地、实习实训场地等,并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 2009年开始,我校为威胜在职员工提供每年不少于1500人的员工培训,威胜集团派技术人员到威胜基地,对在校学生作技术指导。2010年我校电子专业学生承担其一定的外线业务,电子专业学生免费入学,威胜派管理人员来校兼职副校长等。
(2)引进来。2006年中联重科与我校开始合作,在我校办“中联”班。合作以后,我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可优先在中联就业。 2008年,中联派技术人员来学校宣传企业文化,进一步参与指导教学,同时我校承担了中联焊接、钳工项目的培训任务。2008年下学期我校教师开始下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和见习,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寒暑假我校专业教师也下到中联进行企业实践的培训。2011年3月,中联重科培训中心正式签约搬迁到我校,由原来的我校承担焊接一个项目培训,拓宽到承担中联员工所有项目的培训。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双方都感受到合作的益处,也只有双方合作才能够带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根据高新园区、企业要求,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我校现设有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财会、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五大专业。近几年,我校根据高新企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不断调整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中等技术操作与管理人员。通过校企对接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促进了招生工作良性循环
我校与高新区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后,我校学生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均逐年提高,尤其是电子类、机械类、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现达到100%,对口就业达率95%以上。从2005年开始,我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加上各种培训班,现在校学生已超过3000人。见表2:
2.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更贴近市场需要
校企密切合作,联合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共同确定培训考核方法,使开设的课程和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在相关对接合作的企业中,有威胜电子、中联重科、青苹果数据中心、东方红建设集团等单位对我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好的建议;威胜电子、科瑞特电子等单位向我校提供过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华泰重工、威胜电子、中联重科、金岭机床等单位为我校教师提供过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派驻过兼职专业教师,并参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在与我校合作的企业中,有85%的企业为我校学生提供过见习、实习的机会,100%的企业根据需要录用过我校毕业生,并对我校学生的培训提出了不少合理性建议,形成了一个校企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3.我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我校参加长沙市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显著,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近4年参加长沙市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成绩见表3:
由于注重“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我校培养的学生无论从理论还是技能方面都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虽然我们不断扩大招生,但是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区、校、企”三方合作是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及时了解和应对高新区发展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构建起一个服务于高新区稳定和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理想的模式,实现了地区、学校、企业“三赢”,是一种高层次的合作模式。“区、校、企”三方合作能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使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