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涵泳诗韵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因声求气”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对中学语文的古诗词诵读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内涵趣味,从而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关键词:因声求气;诵读教学;古诗词
  “因声求气”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声”指文字的节奏、音调平仄、押韵等;“气”就是指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朗读作品外在言辞的音节声调,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因声求气”说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对中学语文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诵读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手段,学习古诗词作品,没有声情并茂的诵读,就很难体悟作品的内涵精神。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内涵趣味,从而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悟情感,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正途。
  一、口唯心诵,感受作品的音韵流转
  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决定了朗读的重要性,富于技巧和感情的吟诵,能让读者和听众在音韵流转之间感受诗歌独特的音韵美,从而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这就要求鉴赏者有一定的诵读技巧,掌握不同作品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豪放飘逸如《将进酒》,就应该读得慷慨激昂;婉约缠绵如《雨霖铃》,就应该读得舒缓低沉。
  在古诗词教学时,朗读水平高的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教给学生诵读的正确方法,朗读水平一般则可播放音频资料或者请擅长朗诵的学生示范朗读。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诵读技巧,而不能让学生盲目地、随意地朗读。
  以《声声慢》为例,我在教授这首词时,就特别注重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这首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叠字的运用上,我在教学时首先以第一句为例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便一口吟出七组叠字,其中“清”“凄”“惨”的声母是塞擦音,“觅”“凄”“戚”的韵母都是舌面元音“i”,这一组叠字的每一个字开口度都比较小,发出的声响细声细气,似乎让我们听到词人深长无奈的叹息。而从平仄和韵脚上看,“寻寻觅觅”的“觅”是仄声,急迫短促,仿佛心中有所郁结,所以只能吟半拍;“冷冷清清”的“清”是平声,鼻音韵,可延长节拍,以营造冷清孤寂的氛围;而“凄凄惨惨戚戚”的“戚”古音是入声,押“i”韵,吟诵时可拖长节拍,表现出一种凄婉至深的情味。学生边听边尝试吟诵,兴趣盎然,并找到了词作后面出现的叠字“冷冷清清”,主动探究这句话的朗读要领。
  如此,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感受到词作的音韵流转,感受到词作所蕴含的凄惨愁苦之气,进入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老师便无须再去赘述女词人的遭遇有多凄凉。
  二、因声入境,品味作品的意象诗境
  古人在创作时十分重视声音与意象的统一。刘勰曾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是和谐一致的。可见,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能循声而诵,就能够通过文字的声音体察到作者心中的意象,进而进入作品的情境。
  如何能让学生通过吟诵诗词进入诗境呢?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关键字、关键词,通过意象来理解意境;最后,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等其他手段,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诗的意境。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感在于读者能够从有限的文字生发出无限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诵读时,能够驰骋想象,全身心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
  以《虞美人》为例,我在讲授这首词时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李煜,丰神隽逸,魂系诗书,仙品一般的人物,却被命运之掌推上乱世的前台。可怜绝代才子,遂成薄命君王。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悲怆凄婉的愁
  和刻骨铭心的泪。”然后播放邓丽君的
  《几多愁》,创设情境,酝酿氛围;学
  生跟着旋律默诵歌词,在理解词作情感
  的基础上,学生自觉开始吟诵。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受到感染,真切体会到诗人情感,并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其深刻的内蕴。
  三、含英咀华,体悟作品的生命情感
  诗歌是表情的文学,它的使命在于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如果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根据情感的变化处理诵读节奏和声调高低,就能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不知不觉感悟到诗人内在的情感。
  要读出情感,首先需要理解所读文本的情感。朗读需要依赖理解,朗读又能促进理解,“因声求气”指导下的朗读,既是读者理解文本的方式,又是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的过程。如果要读出感情,就一定要与咀嚼文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关注语言本身,通过揣摩关键词,挖掘字词所蕴含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怀。此外,知人论世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了解诗人的身世、处境和创作背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再者,要注意把握诗词的意象特征,关注诗词的景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会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绪,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可根据景物的描写选择诵读的语气语调,让声韵的节奏体现情感的节奏。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我在教授这首词时,以吟诵涵泳、揣摩品味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感受苏轼的感慨和情怀。首先让学生思考: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若你置身其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意象,为“入情”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这首词在诗词韵律上的特色,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和想象词人在滔滔江水前由古及今、由人及己的复杂情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关键句,并展开相关的联想想象,披文入情,通过还原生活场景,品悟词人情怀。上阕,提示学生扣住“乱”“穿”“惊”“拍”“卷”等关键词,反复品读,力求突出景物雄奇壮阔的特点,感受苏词的豪迈之风;下阕,
  抓住“笑”“梦”等关键词,“多情应笑我”,谁笑?为什么笑?“人生如梦”,什么梦?包含怎样的情思?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就如同在和词人对话,学生也能够通过反复的吟诵、揣摩和想象来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超脱旷达的情怀。
  刘大櫆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因声求气”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对古诗词鉴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吟诵涵泳,我们应该像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是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感知、鉴赏和评价美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审美的殿堂。本文主要从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鉴赏力等方面的培养来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摘要: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如何使区级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区级教研部门的一大课题。实施以需为本、变客为主、行为跟进、多向联动的教研策略,从教研的内容、模式、过程和机制等方面入手,创新区级教研,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区级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走多远,学生才能走多远。”在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尝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并以“直流稳压电源”工作任务教学为案例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项目的设计原则、教学任务、完成实训任务的“七个行动步骤”及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评价策略。通过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让学习者在“行动”中形
摘要:本文以作者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论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應用,并就这种教学模式下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做”;教学模式;电类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指出:高职院校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
摘要:目前,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只有构建学习型家庭,全民阅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笔者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力求通过典型案例,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探讨,在引领全民阅读方面尽自己微薄之力。  关键词:学习型家庭;全民阅读;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型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建设学习型家庭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培养、教育孩子的基石,也是拓展家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起点相对较低,因此,在课堂和学生练习中,我们教师更应该平和、理智地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以新的观点、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学生进行重新定位,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并辅之各种策略使中职课堂中不可避免的错误资源成为有效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关键词:错误;生成性资源;利用;课堂教学;反思  一、错误在中职课堂中不可避免几年的中职数学教学让笔者深感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很大的障碍。主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和基础课程的特点,将“低频电子线路”和“高频电子线路”两门“入门难”的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归并,教材在内容以及编写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今后就业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电子线路》;高职教育;实际应用  一、引言  高職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与普通本科的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培养目标,且高职院校的培养周期比普通本科
摘 要:作为一名幼师,对于职业认同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对本职工作的热衷程度,职业认同感是自身干好工作的前提保障,同时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幼师对于自己职业的认同程度越高,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越有利,反之,则会导致离职率的升高,不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这种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十分明显。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高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定义、国家设置高校辅导员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支持出发,着重分析了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特殊品质,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感受,提出一些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政策支持;品质要求;从业感受    作者简介:张永伟(1982—),男,汉族,河南商丘人, 教育学硕士,郑州轻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高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不应轻易对之,而应当提升到新的高度。为适应社会、时代对大学生语文能力的高要求,我们把每一模块或每篇文章都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为例,寻绎出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他”“她”的使用发展历程,揭示出鲁迅先生巧妙的表现好恶的手段。  关键词:《社戏》;“他”;“她”;“伊”  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始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