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针对传统童诗教学的误区,积极探索一条以顺德本土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童诗体验式教学之路——寻味顺德,诗育童心。笔者认为,要走出误区,实现童诗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第一,要让童诗回归生活体验;第二,童诗教学要关注学生多维的发展。经过实践探索后,笔者提出了童诗体验式教学其中的两大策略措施:情境模拟和活动实践策略,以供一线诗教老师借鉴和思考。当然很多策略仍需深入挖掘,而且体验式教学也并非童诗教学的唯一形式。但是笔者相信,童诗体验式教学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让童诗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以此呵护学生独特的诗性光芒,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童诗;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一阵风/吹来满天棒棒糖/啊呜……/真好吃!”这是笔者的女儿在两岁多时口述的一首诗。孩子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吃,风也不例外。闭上双眼,满嘴巴甜滋滋的棒棒糖。孩子的语言如清水芙蓉,天然雕琢出一首首精美的小诗。笔者认为,生活是诗,诗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在诗教过程中,笔者所在的童诗诗社诗教团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索一条基于本土美食文化的体验式童诗创作之路。让学生体验生活,让童诗回归生活,呵护学生独特的诗性光芒。
综合对童诗体验式教学的已有研究,笔者将童诗体验式教学的策略主要分为情景模拟策略和活动实践策略。本文将重点浅析其中的活动实践策略。在童诗体验式教学中,体验就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童诗体验式教学中的活动,就是具体体验,具体的充满童趣童心的童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调动多种器官进行体验,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感知丰富。活动实践策略主要有设计游戏、组织竞赛和动手实践三个措施来开展童诗体验式教学。
一、设计游戏,激趣体验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趣味性活动。在童诗体验式教学中,游戏深受学生欢迎,是一种活跃活动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但是游戏不是为来游戏而游戏,需要老师精心有针对性地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学生体验的兴趣和快乐,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效果。
在《双皮奶上的青草味》的童诗教学中,笔者除了在课室给学生们上课,还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到公园的大草坪上,举行顺德美食童诗创作之“双皮奶上的青草味”草坪诗会。
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双皮奶的形态、颜色、心情等,老师设计来这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老师给同学们出示双皮奶的谜语,然后让同学们猜,猜中有奖。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的箱子里,装着一碗碗又香又甜又滑的顺德特产,你们想吃吗?我们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猜中的同学就能够奖励一碗。我们一起来猜猜,这几个小伙伴在热烈讨论着它是什么样的呢!
小灵通:“它看上去就像一位白衣天使。”
开心果:“它也像巨人的牙齿。”
雪精灵:“它味鲜美,像刚钻出地面的土豆芽。”
小天使:“它咬上一口,甜滋滋的,像妈妈亲吻着我的脸颊。”
课前的这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学生们猜中后,每人领到一碗双皮奶。但是老师引导学生不能一口吃掉,还要比比谁吃得慢,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吃,并且思考两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自由想象:
问题1:双皮奶____(颜色)的,____(形态)的,就像___________。
问题2:想象着自己吃上一小口,它的味道如何?再吃上一大口,你又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觉?
学生1:双皮奶就像一位白衣天使。
学生2:也像巨人的牙齿。
学生3:双皮奶奶味鲜美,像刚钻出地面的土豆芽。
学生4:双皮奶咬上一口,甜滋滋的,像妈妈亲吻着我的脸颊。
学生们带着想象问题,开始品尝双皮奶。在欢乐的游戏体验中,吃着又香又甜又滑的双皮奶,激发了学生体验的兴趣和快乐,让学生们的灵感总能一闪而现,每说一句话,都带着率性和诗意。
二、组织竞赛,调动体验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组织竞赛,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体验的积极性。体验竞赛,看着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但是当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结合的时候,便可以转化成个人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在组织体验的时候,适当地设计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疲劳。
童诗体验活动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比速度、比准确、比技巧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撞出你的美——姜撞奶》的教学中,教师分好小组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姜撞奶”知识抢答,每抢答正确一次,便可以获得相应分数。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优先体验的奖励。因此,同学们在听师傅讲解制作过程的时候,都十分专注听讲,并做下详细的笔记。
三、动手实践,具体体验
教师不妨通过教学场地的变换,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使学生在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和反思中,创造新的体验,内化学习知识。学生不应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了,教室外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天地。
在《牛乳,让我如何爱上你》的童诗指导课中,学校小诗人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先是参观了周大娘牛乳店,了解了牛乳美食的相关知识。接着在厨师的指导下,每位小诗人都亲手制作了牛乳饼。老板和厨师们对牛乳饼美食的来历、制作、食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老板李梅欢介绍,制作金榜牛乳关键是掌握牛奶和醋的温,不能太热,否则牛乳会老,不好吃;也不能太冷,否则难以凝固。最关键的一点是那一盆高浓度盐水的制作,浸泡金榜牛乳的盐水不能用加工过的食盐,而是将没有经过加工的海盐煮开,用纱布过滤后,再煮干成盐粒,然后将盐粒融成高浓度的盐水。
在和煦的春风中,品尝着美味的本土美食,小诗人们灵思泉涌,一篇篇佳作伴着浓浓的奶香味呱呱坠地。三年(6)班的吴嘉琪的《牛乳姐姐》: 半杯盐人精——白醋
一杯可爱精——水牛奶
手指妹妹
去模具阿姨家做客
牛乳姐姐就这样,诞生了
“噢,谢谢你!”
尝一口,“好咸!”
原来,
忘记了白粥爸爸!
张华忠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童心大发,即兴创作了一首小诗《牛乳饼精灵》:牛奶小姐
你是青草和奶牛
献给人们的礼物
你和小白醋在印花木模上跳了场交际舞
啪,咚
一片片白莹莹的牛乳饼精灵
在盐水中
嬉戏。
只有在亲身体验,积累经验,才会有这种逼真的描述和想象。吴嘉琪将牛乳的制作过程比作是“手指妹妹”去“模具阿姨家做客”,想象自然合理,贴近生活。张华忠老师则想象为“在印花木模上跳了场交际舞”,“啪,咚”这两个拟声词尤为生动,是现场制作牛乳时听到最和谐的声音。这种真切的诗意化情境体验,不论通过多么深情的诵读和多么逼真的视频图片,也无法内化的情感。这种情境体验是学生童诗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富有极强的生命力。
因此,童诗教学中的创作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更多是在童诗课堂的互动交流中,孩子学会诗意化的思考。儿童对于诗歌的领会和创作过程是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的思考,对自然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自我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不正是诗育童心,以诗育人的过程吗?
在顺德美食童诗体验课中,有吃有玩有童诗,通过有效的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情境,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让童诗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自由、清新又快乐。
其实,童诗体验式教学中的策略远不止以上所及。因为目前国内大多是体验式教学的定性研究,少有进行定量研究。笔者将继续在童诗体验式教学的定量研究方向探索,计划收集在工作实践中丰富的数据,并测算出数据结果,来探讨从清晰的数据对比中分析传统童诗教学和童诗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差异,以及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童诗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是否达到“以诗育人”的教学目的等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云.儿童天生就是诗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强光峰.让教学更生活:体验运用让学生内化知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方蓉飞,史京.用童诗丈量梦想——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M].宁波出版社,2016(9):02.
[4]豆海湛,王林发.体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关键词】童诗;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一阵风/吹来满天棒棒糖/啊呜……/真好吃!”这是笔者的女儿在两岁多时口述的一首诗。孩子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吃,风也不例外。闭上双眼,满嘴巴甜滋滋的棒棒糖。孩子的语言如清水芙蓉,天然雕琢出一首首精美的小诗。笔者认为,生活是诗,诗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在诗教过程中,笔者所在的童诗诗社诗教团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索一条基于本土美食文化的体验式童诗创作之路。让学生体验生活,让童诗回归生活,呵护学生独特的诗性光芒。
综合对童诗体验式教学的已有研究,笔者将童诗体验式教学的策略主要分为情景模拟策略和活动实践策略。本文将重点浅析其中的活动实践策略。在童诗体验式教学中,体验就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童诗体验式教学中的活动,就是具体体验,具体的充满童趣童心的童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调动多种器官进行体验,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感知丰富。活动实践策略主要有设计游戏、组织竞赛和动手实践三个措施来开展童诗体验式教学。
一、设计游戏,激趣体验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趣味性活动。在童诗体验式教学中,游戏深受学生欢迎,是一种活跃活动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但是游戏不是为来游戏而游戏,需要老师精心有针对性地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学生体验的兴趣和快乐,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效果。
在《双皮奶上的青草味》的童诗教学中,笔者除了在课室给学生们上课,还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到公园的大草坪上,举行顺德美食童诗创作之“双皮奶上的青草味”草坪诗会。
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双皮奶的形态、颜色、心情等,老师设计来这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老师给同学们出示双皮奶的谜语,然后让同学们猜,猜中有奖。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的箱子里,装着一碗碗又香又甜又滑的顺德特产,你们想吃吗?我们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猜中的同学就能够奖励一碗。我们一起来猜猜,这几个小伙伴在热烈讨论着它是什么样的呢!
小灵通:“它看上去就像一位白衣天使。”
开心果:“它也像巨人的牙齿。”
雪精灵:“它味鲜美,像刚钻出地面的土豆芽。”
小天使:“它咬上一口,甜滋滋的,像妈妈亲吻着我的脸颊。”
课前的这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学生们猜中后,每人领到一碗双皮奶。但是老师引导学生不能一口吃掉,还要比比谁吃得慢,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吃,并且思考两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自由想象:
问题1:双皮奶____(颜色)的,____(形态)的,就像___________。
问题2:想象着自己吃上一小口,它的味道如何?再吃上一大口,你又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觉?
学生1:双皮奶就像一位白衣天使。
学生2:也像巨人的牙齿。
学生3:双皮奶奶味鲜美,像刚钻出地面的土豆芽。
学生4:双皮奶咬上一口,甜滋滋的,像妈妈亲吻着我的脸颊。
学生们带着想象问题,开始品尝双皮奶。在欢乐的游戏体验中,吃着又香又甜又滑的双皮奶,激发了学生体验的兴趣和快乐,让学生们的灵感总能一闪而现,每说一句话,都带着率性和诗意。
二、组织竞赛,调动体验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组织竞赛,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体验的积极性。体验竞赛,看着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但是当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结合的时候,便可以转化成个人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在组织体验的时候,适当地设计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疲劳。
童诗体验活动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比速度、比准确、比技巧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撞出你的美——姜撞奶》的教学中,教师分好小组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姜撞奶”知识抢答,每抢答正确一次,便可以获得相应分数。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优先体验的奖励。因此,同学们在听师傅讲解制作过程的时候,都十分专注听讲,并做下详细的笔记。
三、动手实践,具体体验
教师不妨通过教学场地的变换,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使学生在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和反思中,创造新的体验,内化学习知识。学生不应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了,教室外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天地。
在《牛乳,让我如何爱上你》的童诗指导课中,学校小诗人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先是参观了周大娘牛乳店,了解了牛乳美食的相关知识。接着在厨师的指导下,每位小诗人都亲手制作了牛乳饼。老板和厨师们对牛乳饼美食的来历、制作、食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老板李梅欢介绍,制作金榜牛乳关键是掌握牛奶和醋的温,不能太热,否则牛乳会老,不好吃;也不能太冷,否则难以凝固。最关键的一点是那一盆高浓度盐水的制作,浸泡金榜牛乳的盐水不能用加工过的食盐,而是将没有经过加工的海盐煮开,用纱布过滤后,再煮干成盐粒,然后将盐粒融成高浓度的盐水。
在和煦的春风中,品尝着美味的本土美食,小诗人们灵思泉涌,一篇篇佳作伴着浓浓的奶香味呱呱坠地。三年(6)班的吴嘉琪的《牛乳姐姐》: 半杯盐人精——白醋
一杯可爱精——水牛奶
手指妹妹
去模具阿姨家做客
牛乳姐姐就这样,诞生了
“噢,谢谢你!”
尝一口,“好咸!”
原来,
忘记了白粥爸爸!
张华忠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童心大发,即兴创作了一首小诗《牛乳饼精灵》:牛奶小姐
你是青草和奶牛
献给人们的礼物
你和小白醋在印花木模上跳了场交际舞
啪,咚
一片片白莹莹的牛乳饼精灵
在盐水中
嬉戏。
只有在亲身体验,积累经验,才会有这种逼真的描述和想象。吴嘉琪将牛乳的制作过程比作是“手指妹妹”去“模具阿姨家做客”,想象自然合理,贴近生活。张华忠老师则想象为“在印花木模上跳了场交际舞”,“啪,咚”这两个拟声词尤为生动,是现场制作牛乳时听到最和谐的声音。这种真切的诗意化情境体验,不论通过多么深情的诵读和多么逼真的视频图片,也无法内化的情感。这种情境体验是学生童诗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富有极强的生命力。
因此,童诗教学中的创作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更多是在童诗课堂的互动交流中,孩子学会诗意化的思考。儿童对于诗歌的领会和创作过程是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的思考,对自然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自我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不正是诗育童心,以诗育人的过程吗?
在顺德美食童诗体验课中,有吃有玩有童诗,通过有效的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情境,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让童诗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自由、清新又快乐。
其实,童诗体验式教学中的策略远不止以上所及。因为目前国内大多是体验式教学的定性研究,少有进行定量研究。笔者将继续在童诗体验式教学的定量研究方向探索,计划收集在工作实践中丰富的数据,并测算出数据结果,来探讨从清晰的数据对比中分析传统童诗教学和童诗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差异,以及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童诗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是否达到“以诗育人”的教学目的等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云.儿童天生就是诗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强光峰.让教学更生活:体验运用让学生内化知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方蓉飞,史京.用童诗丈量梦想——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M].宁波出版社,2016(9):02.
[4]豆海湛,王林发.体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