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数字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具体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和与人合作学习的合作能力而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运用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的,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设计“任务”时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 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或者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的设计不能太难的让学生不知所以,难以下手,也不能让学生觉得一眼就看出答案,太简单,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一次失败的授课。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上应遵循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一定梯度进行设计,尽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任务设计,不同的任务既设定不同的知识点也设定不同的目标学生,任务设计环环相扣,增强逻辑性,同时分化难点,问题的出现不能偏离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也不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思维上的断层,要使每个层次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基于自身情况的不同感受,学习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激情和激励,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及实践动手的过程中顺利的完成授课所需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受到鼓励,重振继续学习的信心,达到教学目标。
二、 设计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完整性
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必须具有具体的指向,在教学任务设计时,教师要对课程单元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必要时要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分析,清晰的制定任务所要解决的各种目标并按照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顺序设计各种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去进行学习,以探索问题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阶段,能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在不断的任务的产生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此,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使任务的设计脉络清晰,使学生的思维不出现断层,更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老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重难点知识的分布是否恰当适量,有没有考虑到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任务设计的是不是太琐碎,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对学生来说是不是能够完成,这都需要教师在设计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考虑。
三、 设计的任务要有实效性、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应富有趣味性,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来源于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或者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经验的任务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是最有利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不断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搜集和积累更贴近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的教学素材,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任务更好的得到执行的同时也不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学”的层面而不会加以利“用”,避免了所学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什么用,根本用不上,从而使学生丧失掉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丧失掉了学习的意义。
四、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授课时,设计的任务不能太过于死板,要有开放性,要更容易让学生自己有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任务才会让学生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以及原有的经验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同化新的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感觉到通过自己的智慧将任务完成的更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有意义的,不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学生在思想上就会主动去查阅资料,主动与同学去交流讨论,主动请教教师。同时这样的任务还会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觉的进行知识的拓展,学生思考的问题可能就不仅仅止于课本的内容了,这就让学生有了后续继续学习的欲望和空间,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继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我在设计利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进行图文混排的的案例设计中,尝试在两个班提出不同的任务主题,第一个班我提出的主题是“我喜爱的班级”,第二个班我提出的主题是“我喜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确定好自己的主题,然后再完成任务,结果第一个班学生的作品内容单一,色彩单调,基本一致,没有任何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第二个班的学生作品各具千秋,做出来的作品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精彩纷呈,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有开放性的任务更容易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有的时候会让人大吃一惊。
综合上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具体的任务设计,不但要考虑任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还要具有开放性。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以兴趣为主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应不断的尝试和创新,积累经验,积极探索,经常性地进行总结改进和提高,真正能达到锻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继而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数字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具体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和与人合作学习的合作能力而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运用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的,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设计“任务”时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 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或者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的设计不能太难的让学生不知所以,难以下手,也不能让学生觉得一眼就看出答案,太简单,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一次失败的授课。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上应遵循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一定梯度进行设计,尽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任务设计,不同的任务既设定不同的知识点也设定不同的目标学生,任务设计环环相扣,增强逻辑性,同时分化难点,问题的出现不能偏离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也不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思维上的断层,要使每个层次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基于自身情况的不同感受,学习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激情和激励,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及实践动手的过程中顺利的完成授课所需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受到鼓励,重振继续学习的信心,达到教学目标。
二、 设计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完整性
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必须具有具体的指向,在教学任务设计时,教师要对课程单元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必要时要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分析,清晰的制定任务所要解决的各种目标并按照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顺序设计各种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去进行学习,以探索问题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阶段,能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在不断的任务的产生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此,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使任务的设计脉络清晰,使学生的思维不出现断层,更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老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重难点知识的分布是否恰当适量,有没有考虑到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任务设计的是不是太琐碎,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对学生来说是不是能够完成,这都需要教师在设计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考虑。
三、 设计的任务要有实效性、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应富有趣味性,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来源于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或者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经验的任务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是最有利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不断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搜集和积累更贴近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的教学素材,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任务更好的得到执行的同时也不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学”的层面而不会加以利“用”,避免了所学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什么用,根本用不上,从而使学生丧失掉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丧失掉了学习的意义。
四、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授课时,设计的任务不能太过于死板,要有开放性,要更容易让学生自己有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任务才会让学生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以及原有的经验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同化新的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感觉到通过自己的智慧将任务完成的更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有意义的,不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学生在思想上就会主动去查阅资料,主动与同学去交流讨论,主动请教教师。同时这样的任务还会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觉的进行知识的拓展,学生思考的问题可能就不仅仅止于课本的内容了,这就让学生有了后续继续学习的欲望和空间,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继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我在设计利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进行图文混排的的案例设计中,尝试在两个班提出不同的任务主题,第一个班我提出的主题是“我喜爱的班级”,第二个班我提出的主题是“我喜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确定好自己的主题,然后再完成任务,结果第一个班学生的作品内容单一,色彩单调,基本一致,没有任何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第二个班的学生作品各具千秋,做出来的作品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精彩纷呈,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有开放性的任务更容易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有的时候会让人大吃一惊。
综合上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具体的任务设计,不但要考虑任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还要具有开放性。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以兴趣为主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应不断的尝试和创新,积累经验,积极探索,经常性地进行总结改进和提高,真正能达到锻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继而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