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教学 加强训练指导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而朗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因此,小学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朗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前些日子,我随中心校领导一起到全镇15所学校去验收优质课,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学生不会读书。走进教室听一听,看一看,低年级的小学生背着手,仰着小脑瓜,拉着声音唱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的读得一字一拍,有的读得断断续续,有的读得像流水滔滔辨不出字句……评委们通过调查了解,分析讨论,找出了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教师对朗读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朗读示范、朗读指导和朗读训练。要消除上述现象,必须正确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同时要加强朗读示范、指导和训练。
  
  一、充分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沟通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纽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不应该只顾念书本,单单讲习书面上、文字上的东西,而应当同样重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朗读教学正可以沟通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达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朗读有助于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它可以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内在的情感变化,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得淋漓尽致,以补充文字上的不足。学生听了那些有感情的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渐掌握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如果能把这种规律运用到无声的阅读中去,就可以使书面上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从而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
  朗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多练习朗读,可以反复接触到学过的词语,进而准确理解词义,熟悉词的各种用法,记住各种句子的格式。对高年低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朗读能把课文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事件以及自然景色等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了解到平日里难以接触到的不熟悉的人物、事件以及各种环境,从而开阔眼界,丰富语汇。多听和多练习朗读,还可以了解各类文章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和组织篇章结构的特点,学会组织材料、积句成段、积段成篇的方法。学生只有熟读、精读、读入了门、读上了道,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做到“出口成章”。
  朗读有助于记忆。朗读的过程,是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朗读时,眼看、耳听、心想、口念,通过各种感官通道,把同一意义的信息同时传递到大脑皮层,从而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二、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示范、指导和训练
  
  要进行朗读教学,首先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范读。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范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正字音、明词义并了解词句的感情色彩。范读可根据具体课文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可范读全文——叙事性课文有时放在解题后范读,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时放在阅读后范读,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时讲完课文后进行总结性范读,可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其融会贯通全文。可范读重点段落——有些课文的重点段落,朗读时语调、语速较难处理,比如那些衬托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字。老师就选择这样的段落进行范读。可范读重点语句和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难句。另外,有些课文可让朗读技巧好的学生范读,以学生促学生。
  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要坚持安排一定的时间加强朗读基本功的训练。要制定朗读计划。教材中哪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什么特色?哪些应全文指导?哪些应片断指导?都要安排好。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要有不同的朗读指导方式。根据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朗读教学多采取领读、伴读、分组赛读和分角色表演等方式,并把读音正确、吐字清楚、停顿适当作为辅导的重点。高年级要按文体划分语言类型,结合重点练习项目,对学生进行朗读辅导。
  语文朗读教学的具体程序和方法是:①学新课前,学生的预习读。学生利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了解课文梗概,说出朗读基调。②第一课时中的试读。检查预习情况——多音字处理,难字生字正音,了解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③讲课中的导读。有的课文用“引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文章思路,有的课文用学一段指导一段的方法,使学生细细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练习读。一般在讲课中间进行,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语气词“啊”的音变较多,就重点指导这一项的训练;比喻句排比句多,就重点指导朗读比喻和夸张的段落。⑤一课讲完后要有总结读,也可叫作考查读,从中可检查师生教与学的质量。
  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责 编 辛 欣)
其他文献
王立华,1979年生,山东省临沂八中教师、班主任。首届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2006年《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出版著作《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发表教育    按照预期规划,最近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在结束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后,家长会进入了另一个环节——“和家长个别交流”。  “
巫山县实验小学,是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由城乡两所小学整合而成的一所城镇移民学校。学生主要是城乡移民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他们来自不同区乡,学习基础参差
幸福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  幸福是恒久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又是多元的,满足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幸福。然而最持久的幸福是工作的成功所带来的职业幸福。职业幸福与人的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人幸福的重要源泉。传统的教师观认为,在中小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运用,为教育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有利于为学生语文学习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实际课堂中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兴趣等,而创新意识的激发是培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
教育学家马可连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整个集体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应当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同时我们相信,对个人的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保留在集体内。”现代教
本文从热爱学生,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搞好自己学科教学以及当好学生镜子几个方面简述了如何当好副班主任这个角色,表达了本人对副班主任角色的愉悦感,自豪感.
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焦点”。我校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练说—写话—写段—仿写”,到“写物—写事—写人—抒情”,形成了“先说后写,连句成段;由段到篇,先仿后写;由易到难,由篇到面;循序渐进,先叙事后抒情”的序列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     一、先说后写,连句成段     小学生语言潜力很大,他们经常表现出多嘴多舌、爱看爱听的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
评课,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及其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并以此改进教师的“教”与“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