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学习中,笔者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对笔者的信息素养也有了很大的促进和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应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收获
笔者有幸參加了远程培训学习,虽说是通过网络来完成学习的,但在进修学校教师精心的安排之下,收益匪浅,感受颇深。因为,教学经验很不足,对学生的心理也很不了解,因此感到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真的需要好好地充充电,有这样的培训机会,对笔者来说真的太需要了,因此笔者在这次培训中也十分投入,切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方法,听了这些课笔者受益匪浅。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听课之前,笔者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但笔者听了各位教师的课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产生阵痛,只要是对人民、对祖国有利的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果不搞好课改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反思,逐步成为名师
他们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的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学主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于不足,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舒尔曼告诉我们,反思型的教师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考察、评判自己,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究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联,在对自己“不满意”的批判中,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是一个研究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教师工作的岗位在课堂上,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环境,又是终生学习的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在学校教学和课堂实践中产生的,课堂既是教师施展专业素质的舞台,又是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五、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随着继续教育时间的不断增加,继续教育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数学及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在开学这一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所产生的效应。这是以前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说实在的,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各种学习、培训也参加了很多次,可往往是走形式的多,真正有收获的少。通过本次继续的学习,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二是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数学教师。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枯燥、乏味的学习,却得到很大的收获,并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继续教育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远程教育系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这需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袁均娟,女,汉族,中学二级教师,现为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教师。)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收获
笔者有幸參加了远程培训学习,虽说是通过网络来完成学习的,但在进修学校教师精心的安排之下,收益匪浅,感受颇深。因为,教学经验很不足,对学生的心理也很不了解,因此感到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真的需要好好地充充电,有这样的培训机会,对笔者来说真的太需要了,因此笔者在这次培训中也十分投入,切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方法,听了这些课笔者受益匪浅。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听课之前,笔者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但笔者听了各位教师的课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产生阵痛,只要是对人民、对祖国有利的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果不搞好课改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反思,逐步成为名师
他们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的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学主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于不足,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舒尔曼告诉我们,反思型的教师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考察、评判自己,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究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联,在对自己“不满意”的批判中,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是一个研究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教师工作的岗位在课堂上,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环境,又是终生学习的场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在学校教学和课堂实践中产生的,课堂既是教师施展专业素质的舞台,又是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五、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随着继续教育时间的不断增加,继续教育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数学及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在开学这一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所产生的效应。这是以前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说实在的,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各种学习、培训也参加了很多次,可往往是走形式的多,真正有收获的少。通过本次继续的学习,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二是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数学教师。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枯燥、乏味的学习,却得到很大的收获,并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继续教育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远程教育系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这需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袁均娟,女,汉族,中学二级教师,现为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