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语言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分析中医药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基于叙事的角度指出故事化的叙事对中医药对外传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 对外传播 叙事
中医药对外传播历史悠久,起源于秦代,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发,并逐渐地受到了世界的关注。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医药对外传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现实问题。
一、语言层面的问题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语言转换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语言转换不是一个两极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包含译、传、通的开放动态系统。“译”、“传”、“通”三者缺一不可。“译”是前提,“传”和“通”是目标。就“译”而言,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中医翻译进行了丰富而深入地研究,却对立足于“传”和“通”的研究仍然不足。换言之,大多数学者更多的关注的是“译”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 “译文”的最终目标,即所译之文是否能够得以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地传播和融通。
具体举例来说,在处理中医术语,如“阴阳”、“气”及其相关的四字结构的翻译时,考虑其不可译性采用了约定俗成的音译方法。音译方法十分简单,且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中医语言的民族性。在对外交往的实际运用中,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盲目的音译增加了受众的理解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对外传播。
叙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叙述,以故事的方式进行话语的沟通与传播。正如安德斯·汉森指出的:“从通常意义上,我们一直被叙事所包围,整个世界是以一种叙事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叙事成为了制品人和观众之间传播体系中的一个中心部分”。
在对外传播中,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与实际的传播效果,越复杂的概念与问题越应该采用平实简单、生动形象的方式。故事化的叙事语言通俗易懂,其内在的语言优势使叙事成为实现从抽象到具象、从理论到现实、从复杂到简单的最佳语言转译方式。
中医语言用词看似简洁,但具有强大的抽象意义与表达力。正如李照国所指出,“中医高度的语义概括性及简洁的结构特征就使其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和运载力”。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译”的环节,有时不得不放弃语言形式上的对应,采用平实的叙事语言将中医概念中抽象而复杂的语言信息进行转译,从而实现最终的“传与通”。
中医语言虽然复杂晦涩,但存在着不少具有叙事风格的语篇,如古代医家逸闻、传奇故事以及医案医话等。以《黄帝内经》为例,黄帝和岐伯等人的谈话交流,就是通过叙述者与受众的互动对中医进行描述。再如《素问》第一篇开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编织了一个关于“黄帝”的故事,从黄帝的视角娓娓道来,张弛有序地铺陈叙事。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的语言转换中,应尽量保持原有语篇的叙事风格,通过故事的方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文化层面的问题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语言转换的问题,还需要关注文化层面的问题。纵观中医药对外传播历史,中医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传播,中医药大多只是以医学科学即工具性的形态输出的,而不是以文化的形态进行对外传播,传播内容局限于浅显的医学知识,传播形式主要以医学交流为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地通过中医药对外传播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但仍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与障碍。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在现存的国际话语格局与传播秩序中,中医药文化话语,相较于西医文化话语,处于明显的弱势以及“失语”状态,甚至出现了“去中国化”现象。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构建一种强有力、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尤为重要与迫切。
叙事学家米克·巴尔认为,叙事是一种文化理解方式。文化中的一切相对于它具有叙事的层面,或者至少可以作为叙事被感知与阐释。简单而言,人们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理解文化以及传播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指出了“讲好中国故事”是构建我国文化话语权以及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中医药文化包含了我国大量的医学以及人文故事,如中医药文献中记载的古代医家故事、医案医话、以及中医治病救人的真实案例,为中医叙事文化与传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叙事”一词内涵丰富。它不仅是故事本身,也是讲述故事以及传播故事的行动。它是一种语言的组织与建构,也是一种文化的阐释与传播。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叙事的意义在于以故事化的叙事形式解决语言以及文化层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语言互通与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永虹.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文化适应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4:18.
[2]安德斯·汉森.崔宝国,金兼斌,童菲.大众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4.
[3]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No.14YB057)。
作者简介:杜雪琴(1983.3-),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医翻译。
【关键词】中医药 对外传播 叙事
中医药对外传播历史悠久,起源于秦代,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发,并逐渐地受到了世界的关注。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医药对外传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现实问题。
一、语言层面的问题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语言转换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语言转换不是一个两极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包含译、传、通的开放动态系统。“译”、“传”、“通”三者缺一不可。“译”是前提,“传”和“通”是目标。就“译”而言,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中医翻译进行了丰富而深入地研究,却对立足于“传”和“通”的研究仍然不足。换言之,大多数学者更多的关注的是“译”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 “译文”的最终目标,即所译之文是否能够得以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地传播和融通。
具体举例来说,在处理中医术语,如“阴阳”、“气”及其相关的四字结构的翻译时,考虑其不可译性采用了约定俗成的音译方法。音译方法十分简单,且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中医语言的民族性。在对外交往的实际运用中,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盲目的音译增加了受众的理解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对外传播。
叙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叙述,以故事的方式进行话语的沟通与传播。正如安德斯·汉森指出的:“从通常意义上,我们一直被叙事所包围,整个世界是以一种叙事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叙事成为了制品人和观众之间传播体系中的一个中心部分”。
在对外传播中,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与实际的传播效果,越复杂的概念与问题越应该采用平实简单、生动形象的方式。故事化的叙事语言通俗易懂,其内在的语言优势使叙事成为实现从抽象到具象、从理论到现实、从复杂到简单的最佳语言转译方式。
中医语言用词看似简洁,但具有强大的抽象意义与表达力。正如李照国所指出,“中医高度的语义概括性及简洁的结构特征就使其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和运载力”。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译”的环节,有时不得不放弃语言形式上的对应,采用平实的叙事语言将中医概念中抽象而复杂的语言信息进行转译,从而实现最终的“传与通”。
中医语言虽然复杂晦涩,但存在着不少具有叙事风格的语篇,如古代医家逸闻、传奇故事以及医案医话等。以《黄帝内经》为例,黄帝和岐伯等人的谈话交流,就是通过叙述者与受众的互动对中医进行描述。再如《素问》第一篇开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编织了一个关于“黄帝”的故事,从黄帝的视角娓娓道来,张弛有序地铺陈叙事。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的语言转换中,应尽量保持原有语篇的叙事风格,通过故事的方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文化层面的问题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语言转换的问题,还需要关注文化层面的问题。纵观中医药对外传播历史,中医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传播,中医药大多只是以医学科学即工具性的形态输出的,而不是以文化的形态进行对外传播,传播内容局限于浅显的医学知识,传播形式主要以医学交流为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地通过中医药对外传播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但仍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与障碍。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在现存的国际话语格局与传播秩序中,中医药文化话语,相较于西医文化话语,处于明显的弱势以及“失语”状态,甚至出现了“去中国化”现象。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构建一种强有力、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尤为重要与迫切。
叙事学家米克·巴尔认为,叙事是一种文化理解方式。文化中的一切相对于它具有叙事的层面,或者至少可以作为叙事被感知与阐释。简单而言,人们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理解文化以及传播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指出了“讲好中国故事”是构建我国文化话语权以及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中医药文化包含了我国大量的医学以及人文故事,如中医药文献中记载的古代医家故事、医案医话、以及中医治病救人的真实案例,为中医叙事文化与传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叙事”一词内涵丰富。它不仅是故事本身,也是讲述故事以及传播故事的行动。它是一种语言的组织与建构,也是一种文化的阐释与传播。因此,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叙事的意义在于以故事化的叙事形式解决语言以及文化层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语言互通与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永虹.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文化适应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4:18.
[2]安德斯·汉森.崔宝国,金兼斌,童菲.大众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4.
[3]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No.14YB057)。
作者简介:杜雪琴(1983.3-),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