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闪着智慧之光的明珠。如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来读好寓言呢?我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为例,尝试找寻寓言教学的一种范式。
一、还原故事情境
寓言总是由故事和寓意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叙述现象,寓意是从现象中提炼的本质或规律。因此,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看清事情的过程,这对学生后面思考什么问题,怎么思考至关重要。
故事的情境是一个连续的画面,必须要抓住关键的画面,来还原人物形象和当时的情境。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我主要抓住三个画面来指导学生想象:抓住“垂下”来说葡萄的成熟和诱人;抓住“直流口水”来说狐狸站在葡萄架前的馋相;抓住“想尽”办法来说狐狸想了哪些办法,怎样去够葡萄的情景。前两个特写镜头和后一个连续镜头的还原,为学生的理性思考提供了感性材料。
描述画面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巧妙地点拨,让他们享受创意表达的乐趣。如教学《牧童和狼》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人们“惊慌失措”的画面,发现学生只想到人们带着“锄头”“石头”等工具,了无新意,我便启发他们:“想象一下,惊慌失措的人们脚上的鞋子会怎么样”……
二、揭示内在矛盾
待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充分感受了人物的形象后,就可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了,其前提是抓住事物内在的矛盾。当然,文本中的矛盾也很多,要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
1 从人物的言与行中找矛盾。《狐狸和葡萄》的主要矛盾是狐狸言行之间的不一致。嘴上口口声声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但“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边走边回过头”的行为,却暴露了它内心的真实想法。启发学生学会透过观察人物外在细节的表现,去解读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
2 从人物行为的变化中找矛盾。《牧童和狼》的主要矛盾是村民们前后行为的反差。从“村民们闻声赶来”到“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一次,村民们着急、担心的情感受到愚弄,情感的受骗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从相信谎言到半信半疑,最后对真话的完全怀疑,引导学生探究人物情感的变化,能够使学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3 从不同文本的对比中找矛盾。《蝉和狐狸》的故事情节与《狐狸和乌鸦》相似,都是狐狸想用奉承话来蒙骗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紧紧抓住乌鸦上当和蝉幸免于难这对矛盾,通过对比,探究“蝉”聪明在哪里?学生就能从文本中体悟到“狐狸对蝉的赞美言过其实”“要听歌不要凑到狐狸跟前”“蝉不是用歌喉来唱的”,“狐狸的粪便中有蝉的翅膀”等蛛丝马迹,来深入理解“蝉察觉其中有诈”这句话;自己能从“找到与自己体型相似的树叶来试探”“很短的时间就能想出办法”,真正体会蝉的智慧。
三、引发理性思考
通过对矛盾的探讨,学生对人和事的理解深刻了,那么,对具体事件的思考怎么上升为一般规律呢?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几种办法:
1 设置悬念。因为这三则寓言在课本的第三单元,学生还没有研读过,我把课文省去寓意后,打印在纸上。学生看不到作者写的寓意,这就为学生多元化解读寓意创造了条件。例如《狐狸和葡萄》一文教学:
生:狐狸很想吃葡萄,吃不到就说葡萄没熟。
师:作者借狐狸讽刺——;借吃葡萄比喻一;借葡萄没熟比喻一
生:老师我明白了,这个故事就是讽刺有些人事情做不成,就为自己找借口开脱。
师:事物都有两面性。那狐狸这样想,有没有好的一面呢?
生:有,狐狸竭尽全力了,自我安慰一下也可以的。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总结的寓意。并把狐狸想法积极的意义补写在下面。
2 归谬推想。因为寓言大多是以讽刺和警诫的口吻说的,所以可以随着人物的想法和行为继续往下推想,直至让学生看到错误的言行的严重后果,从而深刻理懈寓意。比如《狐狸和葡萄》,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等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狐狸能吃到吗?《牧童和狼》中,可以推想牧童以后和人们相处时,他说的话人们能信吗?用这些推想来帮助学生最终理解作者的理性结论。
3 添加人物。在学习中,我们发现直接让学生总结出寓意,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往往难度较大。(他们从具体现象中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较慢)怎样给这些学生一个台阶呢?实践证明根据他们思维的特点,添加一个旁观者或智者的形象,用这个人物劝诫或讽刺的口吻说出来,效果很好。如《牧童和狼》中,最后可以添加智慧老人或牧童的父母的角色,通过他们对牧童的批评或教育,把牧童的错误指出来,再提炼成寓意。
智慧老人:孩子,你说谎捉弄了别人,却失去了人最重要的宝贝——诚信。你是自食其果啊。(李艺文)
牧童父母:孩子,再三告诉你骗人的害处,你不听。现在我们家羊全没了,别人以后也不会相信你了!(吴静仪)
结语:首先要还原故事情境,走进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展开对故事中主要矛盾的思考,最后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提炼出道理或规律,这可以作为学生自己读好寓言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一、还原故事情境
寓言总是由故事和寓意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叙述现象,寓意是从现象中提炼的本质或规律。因此,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看清事情的过程,这对学生后面思考什么问题,怎么思考至关重要。
故事的情境是一个连续的画面,必须要抓住关键的画面,来还原人物形象和当时的情境。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我主要抓住三个画面来指导学生想象:抓住“垂下”来说葡萄的成熟和诱人;抓住“直流口水”来说狐狸站在葡萄架前的馋相;抓住“想尽”办法来说狐狸想了哪些办法,怎样去够葡萄的情景。前两个特写镜头和后一个连续镜头的还原,为学生的理性思考提供了感性材料。
描述画面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巧妙地点拨,让他们享受创意表达的乐趣。如教学《牧童和狼》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人们“惊慌失措”的画面,发现学生只想到人们带着“锄头”“石头”等工具,了无新意,我便启发他们:“想象一下,惊慌失措的人们脚上的鞋子会怎么样”……
二、揭示内在矛盾
待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充分感受了人物的形象后,就可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了,其前提是抓住事物内在的矛盾。当然,文本中的矛盾也很多,要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
1 从人物的言与行中找矛盾。《狐狸和葡萄》的主要矛盾是狐狸言行之间的不一致。嘴上口口声声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但“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边走边回过头”的行为,却暴露了它内心的真实想法。启发学生学会透过观察人物外在细节的表现,去解读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
2 从人物行为的变化中找矛盾。《牧童和狼》的主要矛盾是村民们前后行为的反差。从“村民们闻声赶来”到“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一次,村民们着急、担心的情感受到愚弄,情感的受骗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从相信谎言到半信半疑,最后对真话的完全怀疑,引导学生探究人物情感的变化,能够使学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3 从不同文本的对比中找矛盾。《蝉和狐狸》的故事情节与《狐狸和乌鸦》相似,都是狐狸想用奉承话来蒙骗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紧紧抓住乌鸦上当和蝉幸免于难这对矛盾,通过对比,探究“蝉”聪明在哪里?学生就能从文本中体悟到“狐狸对蝉的赞美言过其实”“要听歌不要凑到狐狸跟前”“蝉不是用歌喉来唱的”,“狐狸的粪便中有蝉的翅膀”等蛛丝马迹,来深入理解“蝉察觉其中有诈”这句话;自己能从“找到与自己体型相似的树叶来试探”“很短的时间就能想出办法”,真正体会蝉的智慧。
三、引发理性思考
通过对矛盾的探讨,学生对人和事的理解深刻了,那么,对具体事件的思考怎么上升为一般规律呢?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几种办法:
1 设置悬念。因为这三则寓言在课本的第三单元,学生还没有研读过,我把课文省去寓意后,打印在纸上。学生看不到作者写的寓意,这就为学生多元化解读寓意创造了条件。例如《狐狸和葡萄》一文教学:
生:狐狸很想吃葡萄,吃不到就说葡萄没熟。
师:作者借狐狸讽刺——;借吃葡萄比喻一;借葡萄没熟比喻一
生:老师我明白了,这个故事就是讽刺有些人事情做不成,就为自己找借口开脱。
师:事物都有两面性。那狐狸这样想,有没有好的一面呢?
生:有,狐狸竭尽全力了,自我安慰一下也可以的。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总结的寓意。并把狐狸想法积极的意义补写在下面。
2 归谬推想。因为寓言大多是以讽刺和警诫的口吻说的,所以可以随着人物的想法和行为继续往下推想,直至让学生看到错误的言行的严重后果,从而深刻理懈寓意。比如《狐狸和葡萄》,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等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狐狸能吃到吗?《牧童和狼》中,可以推想牧童以后和人们相处时,他说的话人们能信吗?用这些推想来帮助学生最终理解作者的理性结论。
3 添加人物。在学习中,我们发现直接让学生总结出寓意,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往往难度较大。(他们从具体现象中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较慢)怎样给这些学生一个台阶呢?实践证明根据他们思维的特点,添加一个旁观者或智者的形象,用这个人物劝诫或讽刺的口吻说出来,效果很好。如《牧童和狼》中,最后可以添加智慧老人或牧童的父母的角色,通过他们对牧童的批评或教育,把牧童的错误指出来,再提炼成寓意。
智慧老人:孩子,你说谎捉弄了别人,却失去了人最重要的宝贝——诚信。你是自食其果啊。(李艺文)
牧童父母:孩子,再三告诉你骗人的害处,你不听。现在我们家羊全没了,别人以后也不会相信你了!(吴静仪)
结语:首先要还原故事情境,走进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展开对故事中主要矛盾的思考,最后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提炼出道理或规律,这可以作为学生自己读好寓言的一种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