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纳悦自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应当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本文针对小学生生命教育,拟从生命及生命意义、小学生对生命的心理误区、珍爱生命和纳悦自我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生命 生命教育 误区 意义
  一、生命及生命的意义
  1.生命、生命存在形态及特征
  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世界正因为有了生命才有了精彩。生命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在所有生命存在中,人是超越一切其他生命现象的存在物。
  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有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种形态。
  生物性是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特性,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
  生命的精神性存在,使人的生命有了人文意义和价值,有了理性意蕴和道德升华。
  生命的社会性存在使人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时,能够有一种生命智慧和坚定信念;使人面对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聚有散、有得有失的有限人生和无奈命运时,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安然的态度。
  生命具有以下特征:不可逆性(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直至衰亡);不可再性(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的不可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生命的有限性(第一,生命的有限。第二,生命的无常,表现为生老病死、旦夕祸福等的不可预测。第三,个体生命的存在不能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支持和关怀。)
  2.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关于生命的积极思考,是个人努力实现的给予自己高度评价的生命目标。正如索忍尼辛所说的:“生命最长的人,并不是活得最久的人。”
  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会寻找生命的意义,赫塞说:“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要好好创造。”生命的意义在于:人生最珍贵的宝藏是自己,人生的最大事业是经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追求不断的自我发展与成长。
  二、小学生对生命的心理误区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生命的旅程就开始了,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人从出生就注定死亡。因此,人们常把生命比成一张单程车票,只能往前,无法倒回。
  小学生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比较幼稚,缺乏对自身及他人健康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往往不懂得生命的珍贵和不可逆性。
  首先,不懂得生命的不可逆性。比如,个别小学生玩的一些网络游戏,有时主人翁有多条命,死了一条又一条,没有任何影响。大家有可能误认为生命没什么,失去了还会再来一次。但在现实生活中,生命是脆弱的,死亡就是失去,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其次,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关爱家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个人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如果生命逝去了,那就把无尽的痛苦留给了自己的亲人及爱自己的人们,所以,对于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们来说,死亡是多么残酷的事情,根本无法承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说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我们都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三、珍爱生命,纳悦自我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一种权利。人的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的最神圣的权利,是一个人所拥有一切权利的源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而且属于一切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属于社会,所以珍爱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义务。那种随意糟蹋自己的生命,甚至放弃生命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要求每个人“自私”地活着。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我们也要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和健康权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活着是幸运,平凡地活着是智慧,能够穿越灾难而后生,则是參透生死的觉悟。而这一切,需建立在充分接纳自我的前提下。
  生命有一个自然消解的过程,能够感觉生活,感知自己,感受他人的感受,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不执著一己之痛苦,越过挫折的屏障,生命的光鲜就会显现出来。灾难就是打磨生命的利器,是战胜挫折和磨难的法宝,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会照亮今后的人生道路。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超越生命中的困难,才能提升生活品质,激发生命潜能。让我们一起拓展生命宽度,成就幸福人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新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移动学习模式凭借其随时学习、随地学习、随需学习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在此背景下,通过理清高职课程内容选取依据、移动学习特征、剖析课程特点等教学研究工作构建适合移动学习的课程内容框架,为移动学习课程的建设起到基本支撑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移动学习 高职教育 内容重构  易观智库EnfoDesk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4年第1季度中
摘 要: 再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向,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为了加深对再设计的理解,本文对再设计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进一步论述了再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设计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再设计实例分析,探讨再设计的必要价值。  关键词: 再设计 设计原则 基本设计方向 必要价值  1.引言  过去,人们盲目地沉浸在工业化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成就中,而忽略了它对自然、环境、资源、能源等所带来的危害
摘 要: 良好的解题习惯能促进学生深化知识、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审题、推理、运算、规范解题、题后反思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解题习惯 养成教育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三到四年级的习作提出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怎样结合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迅速提高呢?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摘 要: 本文以“名贵园”为例,选择景点标志牌中表情型和感染型的文本类型成分,在目的论下评价现有翻译的不足,并根据目的论标准给出可行的翻译,最后针对译文可能引发的质疑,给出理论指导下的分析回应。  关键词: 目的论 表情型文本 感染型文本  1.文本类型分析  “功能主义”理论的德国学派代表人物卡特琳娜·赖斯根据卡尔·布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景点翻译作
摘 要: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运用PDCA循环理论,以点的突破为基础,条线结合,三纵三横,多面立体,分别打造和构建“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学生社团活动品牌、“由”型德育品牌及“四惠”特色校园文化,走上一条由德育特色品牌向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实现理论上的大循环、实践中的巧运作。  关键词: PDCA 社团品牌 “由”型德育 “四惠”特色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
摘 要: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大意义。对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讲,有效地布置作业,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理解。作业的批改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法一直是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 布置方法 批改方法  引言  作业,将初中数学教学延续到课堂之外,缺少了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不尽完整的。初中数
摘 要: APOS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数学学习理论,它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社会线索中学习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情境,从而建构数学思想.本文以《函数的概念》为例,具体探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和引导学生抽象出函数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  关键词: APOS理论 职高数学概念课 《函数的概念》  一、引言  能够识别一类刺激的共性,并对此作出相同的反映,这一过
摘 要: 本文从教材更新、教学组织、运用多媒体资源、课内外联动方式、注重实操训练等方面分析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地球概论》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形成地球概论课程特色。尤其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利用校本资源发挥课程的先导、引导作用。  关键词: 《地球概论》 天文 课程改革  《地球概论》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地球在宇宙的地位、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运动规律,为后续地理课程的学习打
摘 要: 钱穆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直站在维护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从中国的历史着眼,肯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反击“西化”论者贬低本族文化的论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考察,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强调中国文化的长处和价值,重振民族的信心。作者就读钱穆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感受抒发对于钱穆先生史学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爱国主义 民族文化 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