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就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开展实验教学并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合理运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学校重视物理理论和描述性知识的教学,轻视物理实验教学,以至于出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背实验操作原理、背实验操作步骤、背实验结果,以及在黑板上“做物理实验”的怪现象;物理实验不是作为促使学生动脑、动手、观察和进行探索的科学手段和方法,而是作为“应试”的工具。
  实验课教学,是目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受实验教学器材的质量差、数量少、实验器材保管不到位及不少器材已经磨损甚至已丢失等影响,直接导致许多实验不能正常进行,分组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最终变成教师的口头讲解实验。而许多演示实验做的可见范围有限,收不到良好效果,演示实验几乎流于教学形式。而学生分组的操作实验,因实验器材有限,即便做了分组实验课,上的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仅仅记住一些实验现象,从而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乐趣,也失去了物理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
  一、巧用实验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记得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的16章电磁联系——发电机一节时,由于实验室只有一台手摇发电机,没有微风吊扇,每次讲到这里时,都是老师讲讲,学生听听,由于没有实验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和认识,学生做到有关的题目经常出错。
  为此我也思考过,我发现问题都源自于我对实验的不重视。今年我在讲到这部分内容之前,精心准备了这节课,也精心准备了实验器材。我从家里带了一只微风吊扇,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特意叫了一个学生上台配合我做实验,这位学生很有表演天分,他将两只手分别抓插座的两个插头,当我摇动吊扇的叶片时,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他很配合地抖了起来,虽然感觉很夸张,但就是他夸张的表演,把其他坐在下面的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不少学生纷纷到讲台上来体验。通过切身体会,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区分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我把这个微风吊扇通电之后让学生观察。以往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电动机与发电机原理的区别,前者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后者是电磁感应现象。由于做了演示实验,再加上学生的亲身体会,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它们两者的区别,做题时错误率也就降低了。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优化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巧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二物理引言中介绍了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和有趣的物理实验,以往由于器材准备不到位,我都放弃做这些实验。今年在上这节课时,我特意买了十几条小金鱼,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刚开始做时有些学生直嘀咕,为小鱼的性命担忧,有几个女生甚至不敢做这个实验。当看到有些学生做实验时,小鱼竟在圆底烧瓶颈部自由自在地游着,刚才还担心小鱼生命的那几个女学生在我的劝说下也开始做起实验来。看到小鱼欢快地在水里游着,学生都很开心,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都被这个实验吸引住了,一个个都期待着我为他们解释原理。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实验课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实验的理论是空洞的。
  结合平时课堂教学中的感受,我认识到实验的确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它能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不怕学习物理了。有句话说得好:“学生对任教学科失去兴趣将是老师的灾难。”我想,学生对任教学科产生兴趣将是老师的幸福。
  三、利用课外实验培养学生重视物理实验的意识
  在讲《动能、势能、机械能》时,以往我在讲到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时,都是自带一个跳跳卡演示给学生看,原理讲完就结束,反正对这个实验的要求本来就不高。今年我讲到这里时,较以往有了变动,先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一个,下周组织一次比赛,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有关调查表明:物理课堂上,学生如果只是听讲,则只能记住所学内容的十分之一;学生看到了老师讲的现象和实物,可记住所学内容的十分之三;学生既听到了老师的解释又看到了老师所讲的现象和实物可记住所学内容的十分之五;学生既看到了现象和实物,又能把它描述出来,可记住所学内容的十分之七;学生既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观察,又能将所学的内容描述出来,可记住所学内容的十分之九。可见实验课教学在学生构建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研究如何运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乐在其中。
  总之,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又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学习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让受教育者始终在一种与教育要求相一致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利用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和其中“自然”的积极诱因,使他们耳濡目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教室文化建设恰恰符合这一要求。本文对教室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具体做法、注意点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班级教室文化建设 现实意义 具体做法 注意点  一、现实意义  教育的艺术在于让受教育者始终不觉得自己正在受教育。建设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者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过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关键词: 小学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新课程
《论语》中不少词语、句子的解读向来存在较大争议,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十则》备课时常常产生疑惑。《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至少在本课中没有为他们提供解决或应对这些疑惑的思路和办法。下面我主要提出对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关于《十则》中“言”“行”二字的解释(翻译)的疑问,并提出解决疑问的拙见,以供参考。  疑问一:“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中的“一言”
2012年,吴江市历史特级教师唐琴主持的唐秦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主题为“共读丰厚学养,学术引领课堂”的读书开课活动,要求工作室成员研读相关书籍,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设公开课。这次活动主题意旨深远,我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研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及沈渭滨先生的“导读”,并做了大量的延伸阅读。就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设计了这节《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高三主题复习课。  一、主旨选择:近代化  蒋廷黻在
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传统的第一课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划分段落等。
摘 要: 新闻标题从信息角度看有其自身特征。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视角,以2012年Science期刊News Focus栏目的新闻语篇标题为研究语料,从形式结构和语法结构两个层面进行分类和统计,探讨了新闻标题的信息传递功能及信息结构,从而为新闻传播及新闻写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信息传递 信息结构  1.引言  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不仅是Science期刊News Focus栏目的主要特色
摘 要: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水平的重要渠道。限于苏北县区乡镇成人学校办学设备简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水平较低,本文借鉴中等职业学校对接市场,开展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经验,以东海县乡镇成人学校所进行的校企合作实践为例,对其合作模式的构成进行剖析,希望为县乡级成人学校办学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 
很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过去的学生听老师的话,现在的学生更愿意听自己的话;过去的学生不会和老师论理,现在的学生会和整个办公室的老师辩论……总之,过去的学生比现在的学生要“老实”,现在的学生比过去的学生要“现实”。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有自信,但容易走向自信的反面——自卑;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但思想不够成熟;有的时候会耍点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这些特点
摘 要: 布置作业本身就是一门教学艺术,传统的抄抄写写的形式已落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求。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无论是借助什么途径,都需要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作业应突破纸笔练习的局限,让学生有更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实践。语文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或巩固或拓展,可以密切课内的阅读、习作教学,结合课文特点、习作的要求、口语交际的主题等布置,这样可以有所延伸,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提高学习有效性的职能。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间里,许多教师的语文作业停留于课后作业这一单一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业的时间、内容、要求及状态等方面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近年来注重这一方面的研究,下面做简要论述。  一、变“课后作业”为“全程作业”,增强引导辅助效果  以往许多初中教师将语文作业定性为课后作业,新课程改革要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