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里的故事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两周的入学教育,孩子们对学校的一些规则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主观上,他们愿意按规则做事,以期赢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同与赞赏。但客观上,由于自我控制力弱,他们又会常常违反规则,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有时也会受到同学的指责。这是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一个必然过程。本周的绘本读写课,在继续发展适应性的基础上,引导儿童从不同的图画细节中去读懂人物。
  ——第三周题记
  《大卫上学去》是《大卫,不可以》的姐妹篇,延续了《大卫,不可以》的绘画风格和叙事风格。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如出一辙的校园文化——上学不能迟到、上课发言要先举手、打饭菜要排队、上课不能吃东西、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在课桌上乱涂乱画……初入学的孩子们看到这些画面,定会倍感亲切——大卫所做的,在自己身上曾经或正在发生。
  这两册绘本,在绘画上都很重视人物细节的刻画,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诉说着人物的心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在本课的阅读指导中,把“用图画细节讲述人物心情”作为读图的重点,应该是非常有趣的。
  “小朋友,上个星期,我们认识了一个很调皮又很可爱的小男孩大卫。上一本书里,大卫还是没上学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读一本写大卫的书。(出示封面)看看封面,想一想,这本书会写大卫在哪里发生的事?要说说理由哦。”
  “我猜想这本书是写大卫上学的事,因为题目就是《大卫上学去》。”学前就有很大识字量的文文自然对文字很敏感。
  “哦,文文是从书名来猜测的,书名是《大卫上学去》,故事当然讲大卫上学后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文文的猜测很有道理哦。有没有小朋友从其他地方有新的发现?”
  “大卫的后面是黑板,学校里才有这么大的黑板。”小颜张开上臂,比画起黑板的大小来。
  “小颜很会从图画中的事物来推测,真的很了不起。”我点头称赞道。
  “黑板上还有数字,还有黑板擦……”乐乐有了新发现,没有举手就喊了起来。
  我看着乐乐,举起右手,向他暗示“发言要举手”。乐乐接到了我发出的信号,停止了喊叫,举起手来。我给了他一个赞赏的微笑,说:“乐乐,你能发现图画中很小的细节,真会观察,能把你的发现站起来向大家再说一遍吗?”
  得到我的肯定,乐乐高兴地站起来又说了一遍。等他说完,我对班上所有的孩子说:“小朋友们,你们看,乐乐在观察图画的时候,连黑板上的数字,放在黑板槽里的黑板擦这些小小的东西都不放过。这些事物呀,都是学校教室里有的,对不对?”
  “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们看图,就应该像文文、小颜、乐乐一样,不放过一个小地方,这样才能看出很多别人看不出的有趣的东西呢!”
  “《大卫上学去》这本图画书中的大卫你觉得还像《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卫那么调皮吗?也要说说你的理由哦。”
  “他还是很调皮的。他把写字用的作业本拿来做纸飞机了。”小涛说。
  “你是说他撕下作业本的纸张折成飞机吗?”我帮助小涛把语言表述得更加准确些。
  “是的,他折飞机的纸是写作业的纸。”小涛再次强调。
  “嗯,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作业纸是拿来写作业的,可是大卫却用它来折飞机。所以,小涛认为大卫还是很调皮。我赞成小涛的意见,你们呢?”
  孩子们也都点头认同。
  “你们真是太棒了,不但读懂了图画的意思,发现了图画中的很多秘密,还会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思考。读图画书呀,就是这样,我们一起看看,想想,说说,这才有意思呢。《大卫上学去》到底讲了大卫在学校里哪些调皮捣蛋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今天,大卫又起晚了,等他来到学校,早就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上课。大卫轻轻地推开一道门缝,把脑袋瓜从门缝里伸了进来。小朋友,仔细看看大卫,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卫?”
  “我觉得他有点难为情。”哲哲说。
  “哦,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我追问。
  “大卫的脸蛋都红红的,他害羞了。迟到了,很难为情的。”哲哲总是这么善解人意。
  “哲哲从大卫红红的脸蛋上,读出了大卫的难为情,很了不起。”我把哲哲的发现和她的推论连在一起,重复了一遍,目的是引导后面的小朋友也能这样发表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大卫的嘴巴不一样了,也是难为情的。”孙凌俊很敏锐。
  “凌俊,大卫的嘴巴和什么时候比不一样了?”我看凌俊表述得不是很清楚,想引发他更清晰地表述。
  “大卫高兴的时候,嘴巴都是张得大大的,现在他的嘴巴有点闭拢,好像要笑,好像又不敢笑。”凌俊把画面中最传神的地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了!我惊讶于孩子对图像敏锐的洞察力。
  “大卫的大嘴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是现在,大卫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真的让我觉得他很难为情……”
  “很尴尬。”诚诚的接话又让我惊叹,学前阅读的妙处不待言说。
  我和孩子们看看、想想、说说,轻松而又愉悦。孩子们对大卫插队打饭这个画面的发现超过了我对他们的预期。
  “小朋友,你怎么知道大卫在插队?”我问道。
  “大卫的脚是在往前走的,而其他小朋友是脚并拢的。”雨琦第一个说。
  “哦,雨琦是从大卫的动作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来判断的。还有其他不同的发现吗?”
  “大卫在边上,其他小朋友在一排。”菲菲发现了,但是表述得不够清楚。
  “你是说大卫的位置在前面一些,其他小朋友是整齐地排成一排,站在后面的。是这样吗?”
  “是的。”菲菲认同我的说法。
  “菲菲是从大卫和其他小朋友所在的位置不同,判断出大卫是在插队的,也很有道理。”我对菲菲的发现同样给予肯定。
  “还有,曹老师,其他小朋友都是瞪着眼睛,张大嘴巴,而大卫却是笑眯眯的。”小琪从人物的表情来推论。
  “哦,小琪,大卫的表情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怎么你就说他在插队了呢?”
  “大卫插队了,自己可以快点打到饭菜,他是笑嘻嘻的,别的小朋友都觉得插队不好,是不对的,所以大家都很生气。”小琪说得很有道理。
  “小朋友,如果你是正在排队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对大卫说?”
  “大卫,你怎么可以插队呢?”
  “大卫,不可以插队!你给我排队去!”
  “大卫,如果大家都插队,那不就乱糟糟的了?”
  ……
  孩子们有的作谆谆教诲状,有的作义愤填膺状,有的温柔相劝,有的厉声指责……似乎自己对大卫有着应尽的教育职责,浑然忘了自己或许也有过类似的行为。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是在更好地实施自我教育吗?
  今天的阅读,让我明白,孩子完全有能力自我指挥完成读图、思考、表达。而我,只是作为一个帮助者陪伴在他们身边就行。当他们表达不清的时候,给予提示,当他们不能达意的时候,帮助整理,仅此而已。我不能剥夺孩子们自己阅读的机会,如果我过于热情,急于示范,或许会严重压抑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判断,我又怎能奢望他们有更多的发现呢?
  故事讲完后,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不可以”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学校的规则。
  “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哪些事是不可以的呢?看老师的动作,如果你觉得不可以,就说‘曹爱卫,不可以’,如果你觉得我做得对,就说‘曹爱卫,你真棒’,明白了吗?”
  孩子们有些兴奋,连连点头。
  我把一年级新生常见的不良听课习惯做了重点演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明确上课的规则。如:老师在上课,我在玩胸卡;把脚搁到凳子上听课;别人在发言,拼命地举起手,喊着“我来,我来!”等等。
  当然,我也演示了一些优秀的表现,如:姿势正确地读书;笑眯眯地听讲,眼睛看着老师;老师提问时,先举手再发言,等等。
  孩子们在“曹爱卫,不可以”和“曹爱卫,你真棒”的判断中,再一次感知了校园规则。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李怀源带领他的教师团队,用了十几年时间,谱写了语文课程改革三部曲。第一部的标志是2008年完成的《小学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涵盖了各门学科。拿语文学科来说,方案明确该校的语文课程由教科书学习、整本书阅读、语文實践活动三部分构成,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细化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使教学有了自己学校的执行标准。在语文教学层面,出改进单篇课文教学做起,整合教材内容,将整本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好的故事》选自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描写梦境的散文詩,描绘了“昏沉的夜”里“我”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生活图画。课文首先写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浙江绍兴记忆中“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山阴道上的景物,接着具体描绘梦境中的“好的故事”,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通过对梦境“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的不可调和的
【文本解读】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好心劝告,他也不以为然,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它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文章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教学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其中有一个段落写得非常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段优美文字的吗?  生:想。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向作者请教一番吧!(出示段落和自读提示)  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2)秋天的雨分别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圈画出来。  二、读文悟方法  1.出示
自从统编本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新的一轮语文课堂改革拉开了大幕。有些教师又感到为难了,这使用新教材的课该怎么上呢?怎样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呢?其实,不管教科书怎么更换,只要我们遵循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顺应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那么,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和顺应哪些客观规律呢?一、语言核心律  所谓语言核心律,就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展开,带着学生愉快地在活动中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特邀顾问、特约编审顾振彪先生在《关于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中谈到,新课程标准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国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语言表达混乱,表述不具体,中心不突出”等现象。实践证明,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多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遇到的“常态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很重要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借鉴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
作文是运用文字符号、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语文水平,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这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一、二年级重点指导学生看图写话,这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三、四年级侧重于“段”的训练,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逐步做到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五、六年级则集中训练学生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的技
由于疫情,今年的寒假格外漫长,我们团队跨校学习的实践研修该何去何从?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加长版”寒假,通过线上研修,切实提升团队成员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家学习也能高效?我们03团队和10团队将线上的研修目光聚焦到群书阅读上。  群书阅读,对比群文阅读的概念可知,就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书籍,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群文阅读要求教师阅读多篇文章,整书阅读要求教师读整本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感受阅读绘本的乐趣,有主动阅读的愿望。  2.了解阅读绘本的基本  方法:图文结合、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游历城堡  师: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书姐姐,来自孩子们都喜爱的书香城堡。今天呀,见到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我特别高兴,想邀请你们去城堡里走一走,看一看。你们愿意吗?那就跟我来吧!(戴上头饰)瞧——(出示)  师:新华书店书如海,书  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