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它对于分解难度、促进学生思维等意义重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它常见但不常用,因此,笔者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猜想,实施了本次教师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 22.0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自己的猜想.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的研究.这一教学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事实上,儿童间的协同活动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在协作小组中表现出比单独行动时更高级的行为.同时,长远来看,学会合作对于学生未来的成就、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在数学课堂中,要将学生的思想方法外显出来,互动便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由于课堂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课堂中常见但不常用,实施效果不理想.在查阅过相关文献和资料后,笔者分析是以下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1)教师方面:一是教师本身对于这一教学方式了解不够,与传统课堂相比,没有切身感受其中的优越性;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反而成为课堂的“累赘”,耽误时间;三是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很多教师更重结果,忽略过程;四是小组合作的过程具有开放性,而部分教师自身能力水平有限,难以把控课堂.
  (2)学生方面:根据李丽茹老师的研究,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他们在心理动态方面的主要体现是“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自主、自立意识”.每名学生都渴望在课堂中表现自己并得到教师的关注.同时,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和评价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然而,课堂时间紧迫,所以并不能给予每名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训练,所以在教师偶尔实施的小组合作中,他们之间的配合度低,参与度差,效果不佳.
  (3)教学内容方面: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内容太简单的不具备探究性,而如果内容太深奥,学生没有探究的欲望,所以,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要有选择.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实施的低效成因进行研究,验证以上猜想,促成更有效的数学课堂.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的对象和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从南充市顺庆区某初中三个年级随机抽取的34位数学教师,其中,初一教师13名,初二教师9名,初三教师12名.基于前期的文献调查,问卷从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于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态度和现状、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细节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共设置16道选择题.利用SPSS 22.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结果的信度、效度加以分析,显示数据的信度质量和设置合理性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研究结果
  1.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效果的提升是改善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突破口
  总体来看,教师都表示自己对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的判断中,17.65%的教师竟然选择保持中立的态度,那么影响这部分教师选择的因素是什么呢?笔者接着调查了目前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实施效果一般或不好,并且在常态教学中有一半的教师只是在公开课中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进一步探究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频率和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笔者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频率和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均呈现出显著性(p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7月,潘建明老师申报的课题《翻转教学形态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号为DHA160378.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可以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要想创造优异的教学效果,新技术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笔者通过对翻转教学中如何借助几何画板培养建模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课前的浅层学习(模型的背景、由来、证明与建立),课内
【摘要】初中数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地研究和思考,因此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數学综合能力.“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就是运用多种推测、假设、构想去猜想问题的答案.这种“求异思维”可以避免学生思维的呆板.但是,现实中很多初中学生都喜欢依赖教师的思维去
【摘要】本文以对称多项式和二次型这两类特殊的多元多项式为例,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两类多项式的有关知识点.在对称多项式中,以对称多项式定理为主线,较为具体地列出了对称多项式定理在导出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解高次方程组与证明题中的应用;在二次型中,主要列举了二次型在证明不等式、求极值与因式分解中的应用,使得多元多项式这一部分知识更加有条理,同时对于今后做这方面的题目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多项式;对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事业新的关注点,而综合能力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这一点进行了强调.初中阶段,在学生学习历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提供先决条件和奠定良好基礎.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进一步探析,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一定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的教育模式已不再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改进相关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教师需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其学习习惯,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讨论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摘要】一直以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将数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数学概念、公式、原理等,但并不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在运用知识时不知道如何着手.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法代替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主动权,通过这种引导式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而基于STEM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则能够有效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借助学科交叉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将STEM理念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能够充分挖掘STEM模式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来探究STEM理念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况.  【关键词】STEM理念;高中数学;实践教学  STEM
【摘要】数学学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抽象性,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抽象性,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趣,能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数学模型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旨在围绕小学数学模型的建构,感悟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将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感悟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
【摘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是教学任务之一.数学概念是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教师如果把缺乏数学对象本质特征的揭示过程作为载体的思维探究活动来设计教学,将丧失“使学生经历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的机会,浪费了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素材.探究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数学思考,将使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能力
【摘要】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重视数形结合、图形变换和基本图形的归纳.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策略建议  一、几何直观的含义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