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教学,应用几何画板,培育建模素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7月,潘建明老师申报的课题《翻转教学形态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号为DHA160378.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可以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要想创造优异的教学效果,新技术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笔者通过对翻转教学中如何借助几何画板培养建模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课前的浅层学习(模型的背景、由来、证明与建立),课内的深度学习(模型的甄别、强化、自创与挑战).翻转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组织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翻转教学;几何画板;建模素养
  《几何画板》是一种适用于几何教学的软件,它可以帮助学生动态地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领会和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规律,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而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自觉数学”教学思想利用教育技术的平台、载体和技术手段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提供可选择的课程资源,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支持和服务,在平等对话的基礎上进行有效的因材循导和自觉体悟,做到学、教、做相统一和讲、探、练相结合,关注少教多学,唤醒、激励学生释放出本质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道德品质不断成长,形成学生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本文以《经典几何模型之“阿氏圆”》的教学设计为例,诠释了如何实现以自觉课堂教学策略下主导自觉为主、几何画板支持为辅的自觉数学课堂.
  【课前自觉学习】
  一、模型背景
  “PA k·PB”型的最值问题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更是难点.当k的值为1时,其为“PA PB”型的最值问题,此时可转化为常见的“将军饮马”模型来处理,即转化为轴对称问题(和最小,找对称)来处理.而当k取任意不为1的正数时,若再以常规的轴对称思想来解决问题则无法进行,因此必须转换思路.此类问题的处理通常以动点P所在图像的不同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两类进行研究,即点P在直线上运动和点P在圆上运动.其中,点P在直线上运动的类型称为“胡不归”问题,点P在圆上运动的类型称为“阿氏圆”问题.
  二、模型由来
  图1“阿氏圆”又称“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上两定点 B,C,则所有满足PCPB=k(k≠1)的点P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最早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的,故称“阿氏圆”.在几何画板上观察图1,当点P在⊙O上运动时,PB,PC的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PCPB的比值k始终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借助几何画板,通过拖动点P,让学生观察当点P在⊙O上不断运动时,PC和PB的数值虽
  然在发生变化,但其比值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模型证明
  图2如图2,P是平面上一动点,B,C是两定点,PCPB=k(k>0且k≠1),M是BC的内分点(M在线段BC上),N是BC的外分点(N在BC的延长线上),且MCMB=NCNB=k,则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直径的⊙O.
  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是笔者的分析与证明,仅供参考.
  (一)知识储备
  为了证明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先证明下面两个定理.
  图3定理1:如图3,已知M是△PBC的边BC上的一点,且PCPB=MCMB,求证:PM平分∠CPB.(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
  证明:过点C作CD∥PM,交BP的延长线于点D,则PDPB=MCMB,又PCPB=MCMB,∴PDPB=PCPB,∴PD=PC,∴∠D=∠3.∵CD∥PM,∴∠1=∠D,∠2=∠3,∴∠1=∠2,∴PM平分∠CPB.
  定理2:如图4,N是BC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CPB=NCNB,求证:PN平分∠CPB的邻补角∠CPE.
  证明:过点C作CD∥PN,交BP于点D,则PDPB=NCNB,又PCPB=NCNB,∴PDPB=PCPB,∴PD=PC,∴∠3=∠4.∵CD∥PN,∴∠1=∠3,∠2=∠4,∴∠1=∠2,∴PN平分∠CPB的邻补角∠CPE.
  (二)证明模型
  有了上面两个定理的证明,阿波罗尼斯圆定理的证明就不难了.现证明如下:
  如图5,连接PM,PN,∵M为BC的内分点,PCPB=MCMB=k,∴PM平分∠CPB,∴∠2=12∠CPB.∵N为BC的外分点,PCPB=NCNB=k,∴PN平分∠CPE,∴∠3=12∠CPE.∵∠CPB ∠CPE=180°,∴∠2 ∠3=12(∠CPB ∠CPE)=90°,即∠MPN=90°,∴动点P到MN的中点O的距离等于MN(定值)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点P的轨迹是以定比k内分和外分定线段BC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
  四、模型建立
  图6如图6,⊙O 的半径为 r,点 A,B 都在⊙O 外,P 为⊙O 上一动点,已知 rOB=k,连接 PA,PB,则当“PA k·PB”的值最小时,点P的位置如何确定?
  (一)模型解读
  图8最早的“PA PB”型问题应该出现在“将军饮马”问题中,而本题多了一个“k”,故如何确定“k·PB”的大小是关键.如图7,在线段 OB上截取 OC,使 OCr=k.∵rOB=k,∴r2=OB·OC,即OP2=OB·OC,又∵∠O=∠O,∴△BOP 与△POC相似,∴PCPB=OPOB=k,即k·PB= PC,故本题求“PA k·PB”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求“PA PC”的最小值,其中A与C为定点,P为动点,故当A,P,C三点共线时,“PA PC”的值最小,即“PA k·PB”的值最小,如图8所示.   (二)建构步骤
  解决“阿氏圆”问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共角共边型”相似三角形(也称“母子型”相似或“美人鱼”相似)的构造方法.
  第一步:找“阿氏圆”(或圆弧),如果动点P的轨迹是一个圆(或圆弧),不妨设圆心为点O,连接PO,得“阿氏圆”半径OP;
  第二步:构造母三角形,考虑到要求的是“PA k·PB”的最小值,故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圆心O、动点P、定点B(一般选含有k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与圆心O连接而成);
  第三步:构造子三角形,分别计算出线段OP与OB的比、OP与OA的比,选取线段比为k的一组,如上例中的OPOB=k,在OB上取一点C,使得OCOP=OPOB=k(核心关键步骤),连接PC,得子三角形OCP,则△PCO∽△BPO,如图7所示;
  第四步:连接 AC,与⊙O 的交点即为点P(如图8),此时“PA PC”的值最小,即“PA k·PB”的值最小.
  (三)核心步骤
  图9回顾图7,在OB上取点C,使OCOP=OPOB=k的目的是构建“共角共边型”相似三角形,其构建是“阿氏圆”模型破解的“核武器”.
  将图7中的△BPO从图中分解出来,如图9所示,上色的△PCO∽△BPO,就是“母子型”相似模型.“母子型”相似模型的特点如图10所示,△PCO与△BPO有公共角∠O(圆心角)、公共边OP(半径).构造出△PCO∽△BPO后,可以得到OCOP=OPOB,进而求出OC=OP2OB,确定点C的位置后,连接AC,求出AC的长度,“阿氏圆”即可破解.
  设计意图:借助几何画板进行解读模型、构建模型、分解模型、着色、标注等一系列操作后,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向学生揭示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阿氏圆”这一经典几何模型,所以说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利用几何画板在教学中“大显身手”,不仅大大减少了课上板书的时间,使每节课都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学习不再是负担,不再是枷锁,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课中自觉强化】
  五、典例讲解:显性阿氏圆(或弧)
  图11例1 如图11,在 Rt△ABC 中,∠ACB=90°,BC=4,AC=6,⊙C的半径为2,P为⊙C上一动
  点,连接 AP,BP,求 AP 12BP的最小值.
  图12解析 如图12,连接CP,因为CP=2,AC=6,BC=4,则CPAC=13,CPCB=12,而题目中是求“AP 12BP”,其中的k=12,故不在 AC 上取构造点D,应选用CPCB=12,所以在CB上取一点D,使CD=CP2CB=1,则有CDCP=CPCB=PDPB=12.无论点P如何移动,△PCD 与△BCP始终相似,故PD=12BP始终成立,所以AP 12BP=AP PD,其中 A,D为定点,故 A,P,D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AP 12BP=AP PD=AD=AC2 CD2=37.
  变式1 例1的已知条件不变,求13AP BP的最小值.
  图13变式 2 如圖13,在Rt△ABC 中,∠C=90°,CA=3,CB=4,⊙C 的半径为 2,点 P 是⊙C 上一动点,求23AP PB 的最小值.
  变式3 变式2的已知条件不变,求AP 12BP的最小值.
  图14变式4 如图14,已知在扇形OCD中,∠COD=90°,OC=6,OA=3,OB=5,P是CD上一点,求2PA PB的最小值.
  变式5 在变式4的条件下,求PA 65PB 的最小值.
其他文献
【摘要】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一线三等角的模型,然而知道模型和构造模型,从知识体系和能处理的问题上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想要解决更加复杂的几何或代数问题,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初中阶段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三方面阐述,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关键词】直角;认识和构造一线三等角;一线三等角的运用  一、引入:借助直角构造一线三等角  1.如图1,△ABC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摘要】在做几何题时,适当作辅助线,这是我们常见的方法.其实,在做几何题时,除了作辅助线之外,还有作辅助点,辅助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做辅助图法,问题;思路;方法  一、作辅助图法的基本方法  作辅助图的基本方法是:先互换题目中的一个条件和结论,并证明出来.然后再构建一个与原图形全等的图形,建立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及彼,从而达到论证的目的.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分析 直接证明此题,对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一代高中学生.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为高中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元素,改善高中数学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创设情境;分层教学;创新手段  著
【摘要】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的模式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学习方法,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合作共赢的学习方式现阶段已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在课堂实践中,在教师的不断指引下,学生能够自主、个性化地学习,在教育领域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及时地补充不足之处,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合作交流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自然地就成为教学中不可或
【摘要】作为师生互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与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新课标视域下,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学习过程、空间、时间等归还给学生,使其可以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全身心投入知识的探究中,进而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能力,获得最切实有效且显著的发展.笔者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展开具体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高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若想得到别人欣赏的眼光,首先自身应具备一定的内在魅力;应是一个有智慧、有思维、能力卓越的人.”那么人的智慧思维能力从何而来?洛克认为:“为了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科目方面,数学学科尤为重要.凡是有时间,有机会受教育的人,都应学习数学,这并不是要使所有人都成为数学家,而是因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基础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需求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立足于我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如何优化新课程下高中数学
【摘要】本文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典型习题的多种解法和利用多元函数求条件极值来证明不等式,拓展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平面;圆周;球面;多元函数;条件极值;不等式  【基金项目】2019~2020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GJJG056)  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一题多解”.本文首先
【摘要】在当前特殊的情况下,正常的线下教学方式不能够开展,但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更高了.在防护期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同时由于线上教学的因素,教师与学生不能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学生本身也是一种考验.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方向趋于素质化教育,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旨在发挥思维导图对数学教育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因此,本文根据思维导图相关知识,以及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价值,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单分析,借此为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做贡献.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