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案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c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28-01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Ⅳ。P124-P127)
  三维目标:
  1.通过让学生探索、猜想、发现并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了解单角与复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证明,体会化归思想在数学当中的运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联系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地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教学难点:探究过程的组织和适当引导。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合作交流、演绎推理等。
  教学用具:
  【教师】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学生】练习本、圆规、三角板、铅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我们都知道 ,由此我们能否得到这里是不是等于呢
   ?(稍停顿让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那么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呢? 等于什么呢?由此展开新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这是全章公式的基础。
  推进新课:
  提出问题:①请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常犯的直觉性错误为什么是错的/
  ②你认为要获得相应的表达式需要哪些已学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③怎样联系单位圆上的三角函数线来探索公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直观角度加强对差角公式结构形式的认识。
  【活动】问题①出示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尝试一下,大胆猜想,有的同学可能就首先想到 的结论,此时教师适当的点拨,然后让学生由特殊角来验证它的正确性。
  刚才的问题的解答,则,
  而,这一反例足以说明。
  
  让学生明白,要想说明猜想正确,需要进行严格证明,而要想说明猜想错误,只需一个反例即可。
  问题②③,既然,那么究竟等于什么呢?由于这里涉及的是三角函数的问题,是 这个角的余弦问题,我们能否利用单位圆上的三角函数线来探究呢?
  提出问题:①细心观察公式的结构,它有哪些特征?其中角α、β的取值范围如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公式左边是“两角差的余弦”右边是“这两角的余弦积与正弦积的和”,可让学生结合推导过程及结构特征进行记忆,特别是运算符号,左“—”右“+”。
  跟踪练习:; 。
  知能训练:P127课本本节练习
  1.利用公式证明:(1) ;(2) 。。
  2.已知求 的值。
  3.已知,θ是第二象限角,求 的值。
  4.已知,求的值。
  
  课堂小结:
  1.先由学生自己思考回顾公式的推导过程,观察公式的特征,特别要注意公式既可正运、逆运,还可变形运及掌握变角和拆角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以下知识点小结:(1)怎么联系有关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探究?(2)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方面:对公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
  2.教师画龙点睛:本节要理解并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其推导,要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解题,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三角函数名称、角的关系,准确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多对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从中比较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达到优化解题过程,规范解题步骤,领悟变换思路,强化数学思想方法之目的。
  布置作业:P137课本习题3.1 A组2、3、4、5。
  教学设计感想与反思:
  【感想】本节课是典型的公式教学模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流程为“实际问题猜想探索推导记忆应用”。充分展示了公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推导、证明新知识,并学会记忆公式的方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纵观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发现推导出公式后就是应用,同时如何训练公式的正运、逆运,变形运也是本节的重点难点。而学生从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去发现数学规律,又发现了怎样逆运公式及或用公式,那才是深层的,那才是我们中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反思】教学把握得当。运用探究性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语言,专业用语,规范用语,解题程序和步骤,教具准备充分到位,起到模范的作用。
  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个别提问,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了寓学于乐。
  由于缺乏经验,其中定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学者、同行批评指正,使我能够不断的取得新的进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18-01     高考备考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系统复习,其重点是全面复习,侧重基础,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第二阶段为重点复习,以提高“三性”,即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重点。本阶段选题应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强调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应该使学生在能力上有一提
报刊上并列结构的标题,经常作这样的处理:“山·水·人”“球员·球迷·球市”。有人认为用间隔号是错误的,只能用顿号。请说说你的看法。 The titles of juxtaposed struct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19-01     从高考实行“3+x”考试以来,对高中化学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教材的不断改版,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有些内容肯定降低了要求,但有些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任然没有变,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所加深。对有些问题是避而不谈,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有些问题并没有回避,而是有意提示应该掌握。现就我在教学中出现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2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科学的课堂提问是成功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挖掘学生的潜能,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而且还能把握学生实际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具有评价、反馈功能。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课堂提问,应基于
2005珠穆朗玛峰科考测量是一次重大的科考活动,也是今年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和我国民众的高度关注。如何在这样的新闻事件中发挥党报的优势,反映人民日报的水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上,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让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22-0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建议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不在时刻提醒着学生要多读课外书,要看名著。事实是:名著备受冷遇。由于学习紧张,课余时间少,加之名著内容久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26-01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节课以英语报刊为学习材料,先阅读,熟悉相关语言素材,再分层次引导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或者描述地震与受灾者的心理感受,灾后救授工作或者写倡议信帮助灾民。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报刊阅读,首先要做好阅读  本期报纸重点训练寻读scanning,教学生从问题的
报纸厚了,广告跟不上,就开始出现亏损了,现在已有多家知名晚报都市报曝出亏损的传言。但不厚好像也不行,国外的报纸不都一二百版吗?但人家经济基础好,且一城一报,不像咱们这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21-01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传统教材。如何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的落脚点定格在课后“思考·练习”之中的一句话,即课文的末尾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