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u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素质的人才,是知识教育基础上更高层次。
  【关键词】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已为广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认同。改革课堂教学的出路在于,课堂操作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既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又不囿于某种教学方法,能融合各种教学方法的精髓,使操作者易于把握。这条路子就是: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各方面。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教育的重点不是技术上发明创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形成。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注意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必须把中学生的创新和科学家的创新区别开来,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二、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实施“四个转变”
  1、把教师讲明白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省悟为主。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须知课堂教学的效能是重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作为教学目的的体现者,能否真正掌握知识,就在于自己是否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去辨析,去领悟,而只靠听讲时形不成能力的。因为学生省悟的过程,是大脑思维充分运作的过程。第一,学生听讲的时间越长,大脑越容易疲劳,形成抑制,而学生自省自悟时,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促使大脑兴奋;第二,学生在自省自悟时,不断提取大脑中的信息并进行筛选加工,此时灵感的火花会不断进发;第三,教师讲解灌输的知识,学生只能生硬的接受,调动不起求知的欲望,而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省悟明白所学的知识,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愉悦感,激发起求知的兴趣,产生求知的内驱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在省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综上所述,学生自省自悟获取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学生惟有通过“悟”,即通过体验、意会,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真谛。学生的求知只有建立在对人类已有的知识成果的深切领悟和精致细密地体会上,学生期待的内心世界才会开放,成长的潜能才能释放,自我发展的力量才能生长,才能为学生学习主体人格大厦的确立奠定基础。
  2、把教师发问为主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为主。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一旦有所发现,学生同样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成功感和自豪感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谁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谁就要受到表扬;如果谁提的问题老师不能立刻回答,需三思才能解答,说明这个问题有深度;如果谁提的问题使老师张口结舌,不能回答,这最好,说明对这个问题想的比老师还要深,老师今天不能回答,可以留待以后解答。当然,鼓励学生质疑,有两个问题要解决好。一是质疑的时间问题。有的老师讲究课堂的系统性、完整性,反对学生随时提问。这是错误的。应为学生的当堂质疑,更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而是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难于解决的问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实事求是,诚挚会更加赢得学生的信任。再者,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有难度,说明他的思考越有深度。可以说,培养起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的勇气和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一节课的成功不仅需要解决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更需要学生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提出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
  3、把应试训练为主,转变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就课堂教学而言,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例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掌握了这些例子,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且能运用已知解决未知,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应用知识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第一,应当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第二,必须重视跨学科的知识运用。其次,要开放课堂,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所学,强化自己的所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总之,应用是教学的生命力显示的一种形式。学生要获得知识运用于实际,并能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演练,可促使思维成果的积淀,是思维独特灵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积极探索,以积累经验,发现更多的问题,总结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思维的多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4、把以强制性教学管理为主,转变为科学、民主的管理为主。改变强制性教学管理行为,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条件。强制性的管理必须改变,而改变的重要方法便是创建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学生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也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强制性的管理营造的是一种紧张的教学氛围,教师讽刺挖苦甚或惩罚和变相惩罚犯错的学生,都是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表现,它使学生的心理丧失了安全感和自由,思维活动和个性发展受到压抑。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能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和情境,那种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那种排斥压制个性、标新立异的情境,都是极不利于学生思维发育和个性发展的。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的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非智力精神,实现着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学习者在轻松的状态中,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达于此,教学管理的民主化、科学性才能显示出来,以管理育人的目的才会实现。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中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步计算的学生还较容易,但对于两、三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因为比较抽象、数量关系复杂,学生要理解和掌握都比较困难,也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都想解决好的一个课题,本人在几次试教之后,有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抓好简单分数应用题教学是基础  1、理解分数意义是简单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前提。通过几次教学后,我认为学生对分数应用题解题难,是因为
信息技术是我院为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全院新生中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课程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Windows和Office中四个常用软件的使用。为此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编制了Office计算机自动阅卷程序,并对word文档批阅程序编制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摘要】当问题解决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调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的问题解决,并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关键词】激发热情 激发学习欲望 创设情境 树立信心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该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围绕着学生中产
【摘要】论述职业中学的设计专业班开设字体设计课:上好书法课,为字体设计课打好基础;书法课与字体设计基础课结合的过程与方法;结合书法楷书的笔画,剖析宋体字笔画的来源;书法为字体设计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养料。  【关键词】职业中学书法课字体设计课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本身就是图画。书与画就好比是同胞兄弟,它们是同根所生,它们之间有许多内在的联系。在职业
古往今来,但凡上中国文学的语文老师,在其教学的过程中,谁忽视了“读”,谁的语文教学将会近似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水平,发展语言思维。“读”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是锤炼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方,这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将文字组合成口语,变成一种动听的语言。作为中学语文老师,要强调学生读,首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读”的水平,结合多年的语
[摘要]政治教师应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更新教育观念;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充分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摸索与人文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体验。  [关键词]人文教育 思想政治课 人文素质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人文教育,从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孟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将人文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我以为学校教育不能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知识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我们每位教师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们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怎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已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如何上好一节课是关键,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教学目标如何突出和体现呢?  对于我们来说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既“三维目标”,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掌握什么,了解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培养什么的问题。我
一、 设计背景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如此大量的识字,如果单一地记一个个汉字,将十分乏味、困难。布鲁纳认为学校只教授现成的科学结论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学校教育中应以学科结构代替结论性的知识。因此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内在联系,比如字形和字义联系。  基于对此背景的认识,我设计了《黄山奇石》
在中学物理學习过程中,我们常通过一些练习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果这时教师能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能让繁重的物理学习过程变得轻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
【摘要】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几个问题设计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等方面加以认真研究。特别要重视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其问题意识的养成作用,如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学习品质等因素。  【关键词】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 诱发 数学学习 提出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把问题“讲”明白,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或施以“变式”训练,在不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