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别人的课,从听课中可以看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师生之间只有你问我答,缺乏交流观点式的对话,学生发言了,但不等于真正的动脑思考了,只是流于表面的找到课本的原句,至于为何引起共鸣,引起怎样的共鸣,并未深入挖掘探讨。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并未做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学生只是作答也未说出任何的理由和依据,所以学生的答案也只能根据个人感觉去判断他的正确与否了。3、分享周国平面对苦难的句子,既是分享,就应该有大家参与的言论,每个人思想的碰撞,绝不是简单的投影,大家齐读一遍就是分享了。4、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是无效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直面苦难》,能将自己的经历展示出来给别人看,这就是最好的“直面”了,不去做任何的隐藏,像面对人生其他的挫折一样去接受并学会了坦然,这是一种坚强的态度。而后面选择式的答案却有些偏离了文章的中心,怀念死去的女儿是必然的不应作答的答案,“畅销”则是将个人经历再现后带来的副产品,与中心无关。所以教师扣住文章中心进行有效的设问才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综上,我个人认为,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并没所得,尽管有师生的互动,但只是虚假的繁荣了一会,每个人又回到了原地,没有任何的进展。这也许就是无效课堂的一角吧。由此笔者就语文课堂如何能够实在起来,避免繁荣的假象,让学生踏踏实实的课必有得,进行如下的思考。
  一.不要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或课堂氛围的活跃性,而忽略了课堂的目标和语文的本真
  个人认为,语文课就是品读课,也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要让学生能切切实实地在语文课堂上,针对文本做出深入的思考,并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从中有所借鉴并付诸实践,那才是真正的课有所得。有些语文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有齐读,分组读,单独读等等,有PPT、有实物展示,有学生参与的游戏或心理测试等等,但如果朗读不提要求,不对朗读作以评价,读得再多也无效;如果活动不扣紧学习目标,老师不能对学生发言做出让其进步的指点,也就是老师或学生的独角戏,胡乱热闹了一番。例如《直面苦难》教学环节中,老师如果如果能让学生针对自己找出的句子谈谈引起共鸣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指点或补充,也许对孩子的提高更有效些;如过最后的讨论问题改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作者为什么要展现自己的苦难?个人认为这样的提问比原来可能更贴近文章中心。
  二.不仅要讲文章的内容,还要讲文章构成的方法以及它的可实践性
  品读的背后应是对写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我们一直习惯于将文章分段,概括大意,却忘了更重要的是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段,这样分段的原因。我们总是在讲这段语言如何的好,好在哪里,却容易忽略在学会欣赏语段优美的同时,还要试着用自己的笔写下一段美丽的文字。例如在学习《想北平》时,在讲解作者将对北平的想念这种抽象的情感,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普通的而细小的景物的想念来表现时,以“想 ”为题,写出自己想念的具体事物或场景,写得越细腻想念越真切,给人的感触就越深。片段收上来之后,发现了很多感人的描写。在写作思路上,我让学生学习《想北平》中的并列式结构:我想念北平;我想北平的……想北平的……想北平的……《前方》一课,我教给大家反弹琵琶式的切入观点法;《我心归去》中先抑后扬的手法,还有文中运用细节描写、反复、夸张来渲染情绪的写法都试着让孩子们去尝试,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往教学,为了所谓的进度,课堂的完整性,往往一篇课文一课时就讲完了。其实的确是老师把它讲完了,而学生在你讲这课之前和之后并没有大的区别,而我们也并没真正地去关心他们是否课有所得,就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讲,不知荒废了多少课堂!上次有幸听了上海师大郑桂华教授的一堂讲座,才似懂非懂地发现,语文为什么难以提升这一纠结多少人的问题,其实还是有法可解的,那就是从每一课做起,让学生学有所获,课课有得,真正地构建高效课堂。苏大的陈安国教授,曾经花一学期的时间去教孩子们学习捷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在品读和琢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一线教师可能没有这样的胆量,但也可以尝试着在日积月累中让学生和自我的语文水平得以提升。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个问题的设置,从每个活动的设计做起,让语文课实在起来,让学生课课有得,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侯振玲,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其他文献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深厚,极具韵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古诗启蒙学生心智的做法由来已久,小学教材每一册中一般都会编排二至四首古诗。高质量地教学这些古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天地,领略古人语言的无穷奥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此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从精读细品入手,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思维”,养成精读细品文本语言的习惯,读出“语文味”。而非粗枝大叶、囫囵吞枣,文本字句尚未了然于心就开始随意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是体制中人,无不对从上到下弥漫于整个社会中的会场文化感同身受,但却鲜有人能像范小青这样不仅轻轻松松地跳出了“会场”的八卦阵,而且自信地将“会场”拿来为我所用,将现实中“会场”对人的规训巧妙地翻转为人对“会场”的嘲弄,并在叙事的裂缝中有意凸显出“会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是永远无法被规训的人心,是人心深处对于亲情、友情的珍重与渴望。   会场,它不是体制,
泰州“三进”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下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文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并在阅读训练中又明确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三进”工作“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
对联,汉语言特有的文学样式,因其表意精粹,语句工整,音调和谐,而被称为“诗中之诗”。对联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笔者认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对联教学规定,要求一线教学不应当因“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是“点”式的随文学习而出现对联教学被弱化或被边缘化的课堂教学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因而要想小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就应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下面是我对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探讨。  1.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探奇的心理,设置悬念的“圈套”,让小学生去钻,也不失为激发兴趣的一条锦囊妙计。在教学中有很多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如时事政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高中语文变序教学是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是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深入的厘定,是对教学重难点、教师个性、学生特点的统一思考。  高中语文变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的体现,主要遵循两个
“发现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发现中激发兴趣,主动探究,形成认识,提高能力。  一.发现式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布鲁纳认为学生不能成为
一.细节艺术的内涵特征  细节艺术是指教学过程中预设细节、生成细节、捕捉细节、处理细节的各种技巧。  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对“细节”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它不仅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还要求教学行为处于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联接作用。因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具有教学细节的作用,只有处
为了使初学者有路可循,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通常先介绍几种结构规范的议论文供学生学习模仿,可即使学生在结构模式上达到要求,仍然是内容单调,思路单一,文章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们不妨从学生所学课文中寻求启示。如苏教版必修一《师说》一文,主旨无非是“提倡师道”。但作者绝非四字结束,而是在主体部分先搬出“出人也远矣”的“古之圣人”尚且“从师而问”,对比“下圣人也远矣”的“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从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