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0003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患有结肠癌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86例在我校附属医院就诊的患有结肠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患有结肠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操作简单、治疗彻底、不易复发、并发症现象少等一系列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疗效
  
  为了对患有结肠癌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转归更加理想,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86例在我校附属医院就诊的患有结肠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86例在我校附属医院就诊的患有结肠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年龄在37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61.8岁;其中包括51例男性患者和35例女性患者;患者病程在1至7年之间,平均病程4.7年;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将抽样中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讨论
  在所有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是十分常见的, 在全部的胃肠道肿瘤中居第2位[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着不断增高的趋势,且增高趋势迅猛, 从全国范围来看, 该病已经占到恶性肿瘤的第4位, 该现象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当前的发病情况已经基本上持平,经成为人类生命和健康最大威胁,该疾病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
  和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比较, 采用该技术对结肠癌进行手术手术其切口很小,具有微创的特点,传统的开腹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 且切口易出现感染和裂开等并发症症状, 这些都是患者术后恢复的不利因素[3]。而采用该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伤口小, 疼痛感轻,肠道生理功能恢复较快, 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短, 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不会增加。对与盆底狭窄的患者来说, 腹腔镜能够对局部视野起到放大的效果, 对盆筋膜脏器的两层之间的一些疏松组织的间隙进行判断和入路的选择方面更加准确[4]。手术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对相关病灶的挤压和牵扯,防止病灶的脱落和扩散。而且肿瘤的原发灶所处的环境的具体状况将会对手术难易程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患有结肠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操作简单、治疗彻底、不易复发、并发症现象少等一系列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平康,孙春雷,史俊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3例临床及随访总结[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6):488.
  [2] 胡元达,王海彪,王若腾,等.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13例分析[ 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86.
  [3] 龚义伟,黄志红,李海滨,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45例分析[J].微创医学,2008,3(3):257.
  [4] 程应东,梁平,张朝军,等.112例结肠肿瘤腹腔镜手术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的科室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和预防ABA的感染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ABA的感染情况,对分离的196株ABA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株鲍氏不动杆菌占同期全部细菌的8.8 % ,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是ICU; 196株ABA在呼吸道标本的检出率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采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患有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8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病理学确诊患者病例,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采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对该技术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进而评价该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该技术对发生在十二指肠部位的梗阻现象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对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也能够达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化脓性脊椎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化脓性脊椎感染12例,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无死亡记录,6例病人采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体温均升高,大部分患者ESR加快,5例患者术前已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全部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6例经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差评和死亡病例。6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加腰带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输尿管镜治疗59例输尿管结石并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并息肉病患11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输尿管镜治疗而对照组使用传统式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的病例的治疗效果做出相关的探讨与分析。结果:对照组使用输尿管镜手术效果明显,其创口小,恢复快,后遗症低,术后并发症低;观察组在行输尿管结石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 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组为子宫肌瘤患者40例, 对照组为40例健康妇女,均使用TVCDS测量子宫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 观察肌瘤的血供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瘤体周边血供较瘤体内部丰富,周边RI低于内部。浆膜下肌瘤及粘膜下肌瘤的蒂部显示血流丰富。子宫动脉平均R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 01)。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的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32例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结果:均治愈,随访3~6个月,切口愈合良好;结论:用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较为常见,多采取换药治疗,愈合慢,瘢痕大,多采用的是敞开引流再缝合的治疗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32例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均治愈,报告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慢性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原则,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4月收治的112例慢性阑尾炎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观察本组11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其中有103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另外9例后经过继续的治疗未有其他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慢性阑尾炎时,根据诊断,及时地采取守手术治疗或者相关正确对症治疗,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及时准确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折我院2006年 8月至2011年8月38例异位妊娠声像图与诊断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部二维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38例,诊断符合率92.11%,误诊3例占7.9%。结论:腹部二维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及时准确诊断宫外孕,为指导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异位妊娠;临床分析;彩超诊断    宫外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在健康体检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采取以人为本的在健康体检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在以“以质量为本、提高服务,尽量满足每一位受检人员的合理要求”为宗旨的服务理念,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我院满意度逐年上升,受检者回头率也逐年上升,为医院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以人为本;健康体检;临床检验    以人为本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经顶、颞部双针穿刺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巨大自发性基底核出血的疗效。方法自发性基底核出血患者175例,出血量60~110ml。随机分为穿刺组88例和外科手术组87例。穿刺组先行CT定位,取顶、颞部穿刺靶点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外科手术组采用传统外科开颅手术。结果术后7、14、30天穿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8±7)分、(27±5)分、(15±4)分,传统手术组分别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