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共读指导策略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inglongg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而亲子共读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它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一、亲子共读中的误区
  经问卷调查发现,32%的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就是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书籍。其实,亲子阅读不局限于阅读书籍,是亲与子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是个双边活动,要相互交流,相互提问,激发思索,质疑释疑。不能满足于阅读、聆听、记忆,还要促进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双向互动,才是亲子阅读。
  通常家长喜欢为孩子购买故事书籍,认为亲子共读就是读故事书。其实亲子共读的内容很丰富,包括童话、寓言、神话、道德故事、唐诗、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谜语、名著、科普知识等,这些儿童读物都是孩子的精神食粮,不可忽视,不能偏废。
  调查中40%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其实,亲子共读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它的本质在于分享阅读的快乐。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亲子共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
  二、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
  1、营造阅读环境,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是物质上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物质上就是让家长与孩子阅读时要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与孩子亲子共读。孩子置身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空间进行阅读,无疑是一种享受。所以,家长们要为孩子建构一个书窝,为孩子营造舒适惬意的阅读环境,吸引孩子进来阅读。
  其次,亲子共读要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美国教育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阅读的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效果。”
  最后,在精神上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无、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否,一定程度上和图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选择好图书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三、四年级要扩大知识广度:五、六年级要了解名家名篇,可以在这一阶段帮助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些名家的作品,比如冰心、朱自清、老舍等作家的散文。
  2、开展示范教学,让家长习得亲子共读的指导方法
  从专业素质来讲,教师与家长之间比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具有执教活动的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指导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住小学生的活动心理,了解小学生阅读的能力与特点。教师可以开展示范阅读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书本,利用一些可行的指导策略和孩子互动来完成集体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家长面前,把平时对阅读活动的一些想法与指导要求间接的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了解教师对阅读活动的一种理解,从中借鉴的一些好的方法,使家长能够开展更为有效的亲子共读。
  3、创设助教平台,提升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指导能力
  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通过以亲子共读助教为活动的载体,为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创设这个助教平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要了解一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了解他们在进行亲子共读活动中的情况;挖掘一些比较有自己独特的指导想法,请他们在集体亲子共读活动中进行展示与示范,使这些家长中把好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经验对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并起到推广和促动的作用,使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得到了良好的沟通,并有效的提升了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指导能力。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家长间的指导交流,于是,请新宇母亲来为本班学生及家长一起开展阅读指导活动。新宇母亲准备了一个故事《我的爸爸是焦尼》并制作了幻灯片,接着随着幻灯片的播放开始讲故事。在讲述的故事的时候还通过画面对学生进行了提问,设疑,并让学生猜测猜焦尼的父母最后是否在一起。其实,猜测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它令故事充满了悬念,让学生都获得了阅读的快意。学生和家长们听得非常认真,大胆质疑,这位家长的阅读展示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好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反思与触动。
  4、通过家校互动,让孩子感受阅读乐趣
  通过开展家校互动活动,更能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的亲和关系,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如班级可以开展一次亲子共读成果展示会,提供孩子和父母共同展示的机会,比如亲子剧本大展演,亲子朗诵会擂台赛、亲子手抄报比赛、亲子日记交流等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如在亲子共读《小狮子抓痒》互动活动中,几个家庭共同扮演角色参与故事的表演,使孩子与父母、家庭与家庭、家庭与教师的情感牵连了一起,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博大的爱以及阅读的快乐;在亲子共读《小脚踩大脚》活动中,首先,教师用亲子活动“小脚踩大脚”游戏导入,当学生的小脚踩在父母的大脚上,走动时候,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感受,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感受了亲情;在亲子共读《我的手形书》活动中,孩子和父母共同制作自己的手形书,并且进行绘制,再将手形书中绘制的内容和父母一起共同商量编成儿歌或者故事说给其他的家庭和伙伴听,让学生体验了亲子共读的快乐……这些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激发读书兴趣,并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让孩子与家长在掌声和鼓励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与幸福。
  亲子相伴的阅读,心灵收获的分享。家庭教育,阅读为先。只有明确亲子共读的内涵,拓宽阅读的内容,丰富阅读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亲子共读的实效性才能提高。让每一个孩子乐于阅读、享受阅读、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思维,不断完善自我是亲子共读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市场反馈发动机凸轮轴磨损现象,利用TQC原理,从几方面排除与查找产生发动机凸轮轴早期磨损的原因,对分析因素做实际验证,证明了磨损的主要原因为凸轮材质的选用欠佳及配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由于没有像当时的黑人主流文学那样表现强烈的种族意识或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抗议,一发表就遭到黑人作家的批评,受到冷落。直到女权运动高涨的七十年代,赫斯顿被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重新发掘,并称之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 美国文学批评界对赫斯顿的研究出现了热潮。她被视为美国20世纪黑人文学和女性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生活即教育”,是对此精辟的概述。由此我想到:何不在日常教学中为英语和生活搭一座桥,让英语回归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英语知识的“再创造”,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寻求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让英语走进生活  在教完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10 Thank you 后,我让学生带来已学过的物品,把教室分设为几个购物场所,让学生分组,在情景
l、接纳每一个不同个性的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
1、任务驱动的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们发现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幼儿进
几年来,结合学校的主课题《基于溇港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我们自主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的体育器材,配备内容资源,完成课堂教学实践, 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实践中进行体验,在具体的体验中不断发展,既充分拓展了我们的选修内容,又不断丰富、充实、反哺了我们的学科课程,下面是笔者《饮料瓶与游戏》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感悟。  一、拓展渠道,积极开发器材资源  教学实践中,我将旧的饮料瓶作为上课的主要器材,“
数学教学要恰当地进行评价,找出数学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树立下次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激发实践意识就是诱导学生产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需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1、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语文教师要系统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同一班学生因为不同的教师教学,教学效果就会有明显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择校、择班班之风了。示范性是教师工作的特点,一手好字,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师“领导者”的地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课堂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的课堂活动模式。师生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