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课堂中,教师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的接触点,用开放的视角,把触角伸向主体和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一、咀嚼语言文字,赏析人间美景,书写家乡
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文章,是描绘祖国各地名胜古迹与神州大地自然风光的,如《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烟台的海》《秦兵马俑》等。反复咀嚼着、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学生们的心田被人类文化的神韵滋润着,他们登堂入室,领略着大自然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在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下面是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中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山河壮丽,除了诗中提到的几处名胜,你还到过或者听说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生:我从网上了解到我们祖国不仅有文中提到的自然风光,还有台湾的阿里山也很美,日出、樱花、森林,是那里的三大奇观。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我爱台湾,我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你真会学习,能主动从网上查找资料来增长知识。
生:老师,暑假我和家人去了云南,那里的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实在是太美了,而且那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呢!
师:嗯,因此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被称为春城呢!
生:我的故乡宜兴也很美,素有“陶的故都、洞的天地、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胜古迹又何止文中提到的几处呢?既然提到故乡,大家来说说我们的家乡陶都宜兴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致。
生:有一碧千里的竹海。
生:有风景如画的宜园和龙背山森林公园。
生:有郁郁苍苍的龙池山。
生:有神奇的善卷洞、张公洞……
师:是呀,家乡的景点还真是数不胜数。那远方的客人来了,我们家乡人都用哪些特产来招待客人呢?
生:有鲜嫩可口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那可是我们这里的名菜。
生:炒一锅香酥可口的阳泉板栗。
生:泡上一壶清香爽口的阳羡茶。
生:泡阳羡茶要用我们丁山最出名的紫砂壶,透气性好,茶水隔夜还不馊。
……
师:你们对家乡特产了解得还真不少呢!我们不妨模仿课文中的诗的形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一首诗,赞一赞我们美丽的家乡。
于是,学生们写了《故乡的竹海》《陶都宜兴》《故乡的洞天》等一首首赞美故乡美景的小诗。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爱你啊,宜兴!阳羡茶的清香怡人,紫砂壶的古朴高雅,灵谷洞的清奇俊秀,竹海的茫茫碧波……”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去书写对故乡、对祖国的爱。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抒发一腔热情,语文与生活走到了一起,一行行鲜活的文字成了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家乡的赞歌。
二、拓展生活空间,感受人间真情,关爱家人
在课本中,不乏《爱之链》《爱如茉莉》《她是我的朋友》《印度洋上生死夜》《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之类文章,这些文章中有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有的表现了至仁至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有的则体现了生死关头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怀。孩子们读着这些文字,感受着亲情的珍贵、友情的美好,体会到人性的光辉、正义的伟大。孩子们学习着语文,生命在成长的同时,心灵也在成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尽显无遗。记得一次在对孩子们进行教材中的习作辅导时,出现了以下一幕。
那次的习作要求是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并向爸爸妈妈表达出来,将这个过程写下来。于是,我在班里组织了一项调查:
师: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
生:知道。
师:他们怎么给你过生日的?
生:摆酒席,请客,送礼物……
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生:……
师:你怎么给父母过生日的?
生:……
前两个问题的答案百分之百肯定,而后两个问题令一些同学陷入了沉思,只有8%的同学知道父母的生日,而主动给父母庆祝生日的同学一个都没有。范萧婷同学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她沉思了半晌后,站起来说:“老师,我们以前都只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们,为我们庆祝生日是理所当然的。但作为子女,我们却不懂得去关爱父母。今天的学习使我知道,今后,我不仅要能感受爱,还要向爸爸妈妈说出我们的爱,更要付出我们的爱。”她的发言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是啊,完成习作是教学中一方面的要求,通过习作明白一点什么,懂得一点什么,这是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另一方面的任务与要求。我们做到了,是语文特有的魅力让孩子讲出这么深情、这么深刻的话。此时的孩子一定是最幸福的,不是吗?付出爱比感受爱更让人幸福。
三、联系生活实际,考察周边环境,珍爱家园
学习了《云雀的心愿》,孩子们懂得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读完《沙漠中的绿洲——迪拜》一文,孩子们又对那里如花园般的生态城市向往不已。此时,不妨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组成调查小分队,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调查记录,进行对策商议,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记得那次环境调查报告之后,我在班里组织了汇报交流活动。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热烈,他们有思想,有观点,有理由,更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以下是一些孩子的发言记录。
生:蠡苑小区有居民喜欢在林阴道上遛狗,而小狗喜欢随地大小便,这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卫生。
生:对,我们建议社区负责人将养宠物的居民召集起来开会,要求他们在遛狗时自带卫生纸,随时将狗便处理好,扔进垃圾箱。
生:我们家住东方家园的几位同学则发现了有居民将整包的生活垃圾扔进小区后面的河道里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决定利用双休日到小区进行游行,喊出“保护河道,不乱扔垃圾”的口号,以此教育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居民。
生:我们小组对学校附近停车场的卫生状况感到担忧,我们想向负责清洁停车场的工人阿姨提议:抓到随地扔垃圾的人和随地吐痰的人要对其罚款,以示警戒……
这次结合生活实际的语文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尽管有些发现并不意外,很多建议也显稚气,但是这样紧密联系生活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在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更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对社会生活、对学校、对家园的热爱。
语文教学的触角真的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让“生活”这个不可抗拒的磁场深深吸引学生,从而寓教于“生活”、启智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天空一定会更灿烂、更美丽!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紫砂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之子课题《紫砂文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有效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成果。)
一、咀嚼语言文字,赏析人间美景,书写家乡
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文章,是描绘祖国各地名胜古迹与神州大地自然风光的,如《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烟台的海》《秦兵马俑》等。反复咀嚼着、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学生们的心田被人类文化的神韵滋润着,他们登堂入室,领略着大自然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在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下面是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中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山河壮丽,除了诗中提到的几处名胜,你还到过或者听说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生:我从网上了解到我们祖国不仅有文中提到的自然风光,还有台湾的阿里山也很美,日出、樱花、森林,是那里的三大奇观。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我爱台湾,我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你真会学习,能主动从网上查找资料来增长知识。
生:老师,暑假我和家人去了云南,那里的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实在是太美了,而且那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呢!
师:嗯,因此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被称为春城呢!
生:我的故乡宜兴也很美,素有“陶的故都、洞的天地、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胜古迹又何止文中提到的几处呢?既然提到故乡,大家来说说我们的家乡陶都宜兴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致。
生:有一碧千里的竹海。
生:有风景如画的宜园和龙背山森林公园。
生:有郁郁苍苍的龙池山。
生:有神奇的善卷洞、张公洞……
师:是呀,家乡的景点还真是数不胜数。那远方的客人来了,我们家乡人都用哪些特产来招待客人呢?
生:有鲜嫩可口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那可是我们这里的名菜。
生:炒一锅香酥可口的阳泉板栗。
生:泡上一壶清香爽口的阳羡茶。
生:泡阳羡茶要用我们丁山最出名的紫砂壶,透气性好,茶水隔夜还不馊。
……
师:你们对家乡特产了解得还真不少呢!我们不妨模仿课文中的诗的形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一首诗,赞一赞我们美丽的家乡。
于是,学生们写了《故乡的竹海》《陶都宜兴》《故乡的洞天》等一首首赞美故乡美景的小诗。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爱你啊,宜兴!阳羡茶的清香怡人,紫砂壶的古朴高雅,灵谷洞的清奇俊秀,竹海的茫茫碧波……”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去书写对故乡、对祖国的爱。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抒发一腔热情,语文与生活走到了一起,一行行鲜活的文字成了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家乡的赞歌。
二、拓展生活空间,感受人间真情,关爱家人
在课本中,不乏《爱之链》《爱如茉莉》《她是我的朋友》《印度洋上生死夜》《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之类文章,这些文章中有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有的表现了至仁至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有的则体现了生死关头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怀。孩子们读着这些文字,感受着亲情的珍贵、友情的美好,体会到人性的光辉、正义的伟大。孩子们学习着语文,生命在成长的同时,心灵也在成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尽显无遗。记得一次在对孩子们进行教材中的习作辅导时,出现了以下一幕。
那次的习作要求是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并向爸爸妈妈表达出来,将这个过程写下来。于是,我在班里组织了一项调查:
师: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
生:知道。
师:他们怎么给你过生日的?
生:摆酒席,请客,送礼物……
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生:……
师:你怎么给父母过生日的?
生:……
前两个问题的答案百分之百肯定,而后两个问题令一些同学陷入了沉思,只有8%的同学知道父母的生日,而主动给父母庆祝生日的同学一个都没有。范萧婷同学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她沉思了半晌后,站起来说:“老师,我们以前都只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们,为我们庆祝生日是理所当然的。但作为子女,我们却不懂得去关爱父母。今天的学习使我知道,今后,我不仅要能感受爱,还要向爸爸妈妈说出我们的爱,更要付出我们的爱。”她的发言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是啊,完成习作是教学中一方面的要求,通过习作明白一点什么,懂得一点什么,这是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另一方面的任务与要求。我们做到了,是语文特有的魅力让孩子讲出这么深情、这么深刻的话。此时的孩子一定是最幸福的,不是吗?付出爱比感受爱更让人幸福。
三、联系生活实际,考察周边环境,珍爱家园
学习了《云雀的心愿》,孩子们懂得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读完《沙漠中的绿洲——迪拜》一文,孩子们又对那里如花园般的生态城市向往不已。此时,不妨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组成调查小分队,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调查记录,进行对策商议,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记得那次环境调查报告之后,我在班里组织了汇报交流活动。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热烈,他们有思想,有观点,有理由,更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以下是一些孩子的发言记录。
生:蠡苑小区有居民喜欢在林阴道上遛狗,而小狗喜欢随地大小便,这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卫生。
生:对,我们建议社区负责人将养宠物的居民召集起来开会,要求他们在遛狗时自带卫生纸,随时将狗便处理好,扔进垃圾箱。
生:我们家住东方家园的几位同学则发现了有居民将整包的生活垃圾扔进小区后面的河道里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决定利用双休日到小区进行游行,喊出“保护河道,不乱扔垃圾”的口号,以此教育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居民。
生:我们小组对学校附近停车场的卫生状况感到担忧,我们想向负责清洁停车场的工人阿姨提议:抓到随地扔垃圾的人和随地吐痰的人要对其罚款,以示警戒……
这次结合生活实际的语文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尽管有些发现并不意外,很多建议也显稚气,但是这样紧密联系生活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在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更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对社会生活、对学校、对家园的热爱。
语文教学的触角真的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让“生活”这个不可抗拒的磁场深深吸引学生,从而寓教于“生活”、启智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天空一定会更灿烂、更美丽!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紫砂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之子课题《紫砂文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有效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