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工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媒介,而课堂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导入、串词和提问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语艺术
就像每本书有序言,每档节目有开场白一样,每堂课都有一段导语。导语的作用主要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导语是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重要环节,好的导语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指向明确。导语不能拐弯抹角、东拉西扯,半天不入正题;也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知所云。这样,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可能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放松原来已经绷紧的神经,分散原本已经聚起的注意力。既然是“导”,就应该有明确的指向,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语言精炼。对一堂课而言,导语确实担当着重任,但不等于说导语是重头戏,非得浓墨重彩。导语毕竟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且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借用作文讲究的“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导语也应是“凤头”:小巧、漂亮。
第三,构思新颖。如果每堂课都按过去的那种必先介绍时代背景或作者生平的固定模式导入,一成不变,就会僵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禁锢学生的思维,整堂课可能会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只有设计出新颖的导语,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个好的导入语,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活跃、生动、自然。
二、教学串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相当于节目主持人的“串词”。节目主持人用串词引导出演员的一连串表演,并带动观众全身心投入演员的表演之中,调动演员的积极性,调控观众的情绪,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从而使演员尽情发挥,观众尽情观赏。教师的课堂串词亦然。
第一,因势利导。新知识的讲授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体系上,中学生本身思维比较活泼,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中心,借助于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定能引发学生充分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讲朱自清的《春》,在充分分析了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描写了“春”后,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诗文是写“春”的,还有哪些诗文是写草的、写花的、写雨的;除作者所选取的角度外,还可从什么角度来写“春”。
第二,适时点拨。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表达发生障碍时,教师创造性采用精炼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将有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从而为突现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机缘。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使之较好地解决疑难;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经验不足或技巧掌握不到位等原因,在分析解决问题显得有力无处使,总是失去方向时,就需要教师指点迷津;当学生的语言表达因词语匮乏或表达水平有限等原因,在解答问题出现“水壶里装饺子,倒不出”的情景时,就需要教师提供词语,帮助其越过语言障碍,得出答案。
第三,瓮中捉鳖。一个知识已基本讲完,或一个问题已基本解决,感觉就会像宝贝已装入瓦罐中那么踏实。然而明智的教师不会就此打住或立即进入下一个知识点或问题,而是适时地抓住总结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以三言两语简要概括,强调重点,或自然引发,留下问题,深入思考,或巧妙构思,设计练习,扩大效果。一堂课内知识点转换时的小结应起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作用;一堂课结束时的总结则应起到课已完而意未竟或意已竟而思无穷的功效。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强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提问语艺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起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动口、动脑、动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问是语言教学把“讲堂”变成“学堂”,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的重要途径。当然,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庞杂,教学情境的千差万别,教学对象因有素质的参差不齐,课堂提问也就有相当的讲究,否则,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具体操作时,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提问要有价值。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抓住矛盾焦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大门,对那些没有思考价值,用“是”或“不是”这样简单判断就可以作答的问题,课堂上不必做深究,对那些属于识记性的,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也不必纠缠;而对于那些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但难易程度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问题,则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发问。只有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掌握了适当的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二,提问要具体。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计划都在教师的头脑里,内容的推进、课堂的气氛也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要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意图,进入预设的情境,首先,提出的问题涉及的范围不要过大,甚至不着边际,其次,问题不能太抽象、太含糊,也就是说问题要具体。否则,会让学生把握不住要点,思维无法定向到位。如在教授《陈涉世家》一课时,有教师在翻译完课文后问:“文中是如何刻画陈涉的性格的?”学生个个搔首弄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其原因就是范围太大,可从多个角度切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其实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如问:文中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刻画陈涉性格的?是怎么刻画的?这样就可以操作了。
第三,提问要合时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不能之貌。非得“愤悱”之时,不发问。这也就说明了发问要有针对性,在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充分地了解了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并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巧妙设问,循循善诱。
总之,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了让他们能在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一种艺术的熏陶,享受到一种美的愉悦,有如坐春风之感,教师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讲究一定的语言艺术。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季南初中(214523)
一、导入语艺术
就像每本书有序言,每档节目有开场白一样,每堂课都有一段导语。导语的作用主要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导语是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重要环节,好的导语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指向明确。导语不能拐弯抹角、东拉西扯,半天不入正题;也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知所云。这样,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可能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放松原来已经绷紧的神经,分散原本已经聚起的注意力。既然是“导”,就应该有明确的指向,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语言精炼。对一堂课而言,导语确实担当着重任,但不等于说导语是重头戏,非得浓墨重彩。导语毕竟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且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借用作文讲究的“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导语也应是“凤头”:小巧、漂亮。
第三,构思新颖。如果每堂课都按过去的那种必先介绍时代背景或作者生平的固定模式导入,一成不变,就会僵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禁锢学生的思维,整堂课可能会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只有设计出新颖的导语,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个好的导入语,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活跃、生动、自然。
二、教学串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相当于节目主持人的“串词”。节目主持人用串词引导出演员的一连串表演,并带动观众全身心投入演员的表演之中,调动演员的积极性,调控观众的情绪,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从而使演员尽情发挥,观众尽情观赏。教师的课堂串词亦然。
第一,因势利导。新知识的讲授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体系上,中学生本身思维比较活泼,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中心,借助于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定能引发学生充分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讲朱自清的《春》,在充分分析了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描写了“春”后,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诗文是写“春”的,还有哪些诗文是写草的、写花的、写雨的;除作者所选取的角度外,还可从什么角度来写“春”。
第二,适时点拨。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表达发生障碍时,教师创造性采用精炼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将有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从而为突现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机缘。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使之较好地解决疑难;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经验不足或技巧掌握不到位等原因,在分析解决问题显得有力无处使,总是失去方向时,就需要教师指点迷津;当学生的语言表达因词语匮乏或表达水平有限等原因,在解答问题出现“水壶里装饺子,倒不出”的情景时,就需要教师提供词语,帮助其越过语言障碍,得出答案。
第三,瓮中捉鳖。一个知识已基本讲完,或一个问题已基本解决,感觉就会像宝贝已装入瓦罐中那么踏实。然而明智的教师不会就此打住或立即进入下一个知识点或问题,而是适时地抓住总结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以三言两语简要概括,强调重点,或自然引发,留下问题,深入思考,或巧妙构思,设计练习,扩大效果。一堂课内知识点转换时的小结应起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作用;一堂课结束时的总结则应起到课已完而意未竟或意已竟而思无穷的功效。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强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提问语艺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起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动口、动脑、动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问是语言教学把“讲堂”变成“学堂”,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的重要途径。当然,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庞杂,教学情境的千差万别,教学对象因有素质的参差不齐,课堂提问也就有相当的讲究,否则,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具体操作时,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提问要有价值。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抓住矛盾焦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大门,对那些没有思考价值,用“是”或“不是”这样简单判断就可以作答的问题,课堂上不必做深究,对那些属于识记性的,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也不必纠缠;而对于那些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但难易程度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问题,则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发问。只有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掌握了适当的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二,提问要具体。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计划都在教师的头脑里,内容的推进、课堂的气氛也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要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意图,进入预设的情境,首先,提出的问题涉及的范围不要过大,甚至不着边际,其次,问题不能太抽象、太含糊,也就是说问题要具体。否则,会让学生把握不住要点,思维无法定向到位。如在教授《陈涉世家》一课时,有教师在翻译完课文后问:“文中是如何刻画陈涉的性格的?”学生个个搔首弄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其原因就是范围太大,可从多个角度切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其实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如问:文中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刻画陈涉性格的?是怎么刻画的?这样就可以操作了。
第三,提问要合时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不能之貌。非得“愤悱”之时,不发问。这也就说明了发问要有针对性,在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充分地了解了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并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巧妙设问,循循善诱。
总之,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了让他们能在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一种艺术的熏陶,享受到一种美的愉悦,有如坐春风之感,教师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讲究一定的语言艺术。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季南初中(2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