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脊轩志》抒写了家道中落的哀婉,人亡物在的悲伤,但在哀婉与悲伤中我们看到的不是颓废,而是归有光对功名自信和对家威重振的自期,这种自信和自期源自于这个十八岁青年对自我的肯定,也源自于亲人对他的期盼和鼓励。
【关键词】悲而不颓;踌躇满志;兴邦知礼;重振门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经典著作,传统观点认为此文“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是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①今重读此文,感觉作者悲伤但不颓废,对功名充满了自信,对家族重振充满了自期。
史料记载归有光七岁入学,九岁能文,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少年天才。《项脊轩志》的属文时间是作者十八岁时完成了前五段,十三年后补写了最后两段。②
一、修葺项脊轩寄寓了归有光对前途的期盼
项脊轩原本是仆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个又小又旧又破的项脊轩是个不折不扣的陋室,十五岁起归有光就在这里读书。家族的败落令归有光只能以此作为自己的读书之地。虽然条件简陋,但他发奋苦读的决心异常坚定。他亲自修屋、辟窗、筑墙、植树,项脊轩成了读书的胜地,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夜里“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此时的归有光踌躇满志,借书满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望,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兴邦知礼重振家威。
二、母亲的教诲,祖母的重托,令归有光不忘使命,奋勇前行
八岁时母亲不幸离世,这成为归有光心头难以割舍的伤痛,年幼丧母令归有光过早品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归有光四岁开始识字,七岁上了县学,在这段日子中经常是“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③。母亲希望孩子能凭所学安身立命。《项脊轩志》中老妪告诉归有光:“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那一声:孩子你冷了吗?想吃东西了吗?勾起了归有光的对母亲的无尽思念,“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④对于十八岁的归有光来说,母亲的笑貌已经依稀有些模糊,但母亲那充满温情的问候和教诲萦绕耳畔,悲从中来,然泪光中仍要砥砺前行,早一天及第登科才能完成先母遗志。
年幼的归有光跟祖母的感情甚笃,“大类女郎也”的感慨是祖母看到孙儿在默默攻读时的欣慰之语。“儿之成,则可待乎!”,祖母对这个孩子是满怀期待的;“他日汝当用之”,这一无言的重托令尚未取得功名的归有光放声痛哭,重振家族的责任再次砥砺着他要奋勇前行。
三、自比寡妇清和诸葛亮,彰显了重振门楣,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归有光喜欢读《史记》,十八岁写就《项脊轩志》时,结尾有一段模仿太史公的议论:“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遗憾的是此段议论被大多数教材删掉了,这就影响了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这段文字中作者以寡妇清和诸葛亮自比,他认为自己的处境就跟寡妇清诸葛亮发迹之前的一样,偏安一隅名不见经传,但将来必定会像寡妇清那样把祖业发扬光大,像诸葛亮那样完成振国安邦的宏图伟业。展现了不甘心久处一隅,要努力实现重振家业、光宗耀祖的雄心壮志。
四、对亡妻的追忆既有物是人非的悲戚,也暗含着着伉俪情深的甜蜜
对亡妻的追忆是正文完成十三年以后补记的。此时的归有光已人到中年,科场却屡屡失意,振兴家族的希望变得遥遥无期,这段对亡妻的追忆就流露着一种壮志难酬、哀婉凄恻的伤感,但作者依然不是颓废的。追逐功名之路都是孤寂的,娇妻魏孺人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现状,这位娇妻或“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间举案齐眉,鹣鲽情深。魏氏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她常常鼓励归有光要自立自强,“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⑤这些鼓励令前途渺茫的归有光又燃起新的希望。遗憾的是这位娇妻仅仅陪伴了归有光六年就撒手人寰,中年丧妻令归有光多了一些难以言说的苦楚,只有庭院中那棵亭亭玉立的枇杷树还在时时提醒他佳人已逝,功业未成,仍需努力!
纵观全文,作者借“项脊轩”寄托了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和对家道的中落无比伤感。但伤感之余并没有意志消沉,因为写作正文是归有光风华正茂,家族的责任,亲人的期盼,令他对未来满怀着憧憬和期待,他还没有经历太多的坎坷,不能拿后来“八上春宫不第”的科举经历来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对亡妻的追忆,是三十岁以后补写的,伤逝之痛中暗含了一种造化弄人的无奈,但感情脉络与正文是一脉相承的,志向未成,仍需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注释
①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2:378.
②田干生.《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及主题考辨[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43—44.
③④归有光.先妣事略.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93—595.
⑤归有光.请敕命事.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7:596.
参考文献
[1]张至真. 从《项脊轩志》看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使命意识[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7).
[2]陈祝华.经典常读常新——《项脊轩志》文本意义新解[J].名作欣赏,2012(24).
作者簡介:张雷,1976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悲而不颓;踌躇满志;兴邦知礼;重振门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经典著作,传统观点认为此文“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是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①今重读此文,感觉作者悲伤但不颓废,对功名充满了自信,对家族重振充满了自期。
史料记载归有光七岁入学,九岁能文,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少年天才。《项脊轩志》的属文时间是作者十八岁时完成了前五段,十三年后补写了最后两段。②
一、修葺项脊轩寄寓了归有光对前途的期盼
项脊轩原本是仆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个又小又旧又破的项脊轩是个不折不扣的陋室,十五岁起归有光就在这里读书。家族的败落令归有光只能以此作为自己的读书之地。虽然条件简陋,但他发奋苦读的决心异常坚定。他亲自修屋、辟窗、筑墙、植树,项脊轩成了读书的胜地,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夜里“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此时的归有光踌躇满志,借书满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望,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兴邦知礼重振家威。
二、母亲的教诲,祖母的重托,令归有光不忘使命,奋勇前行
八岁时母亲不幸离世,这成为归有光心头难以割舍的伤痛,年幼丧母令归有光过早品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归有光四岁开始识字,七岁上了县学,在这段日子中经常是“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③。母亲希望孩子能凭所学安身立命。《项脊轩志》中老妪告诉归有光:“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那一声:孩子你冷了吗?想吃东西了吗?勾起了归有光的对母亲的无尽思念,“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④对于十八岁的归有光来说,母亲的笑貌已经依稀有些模糊,但母亲那充满温情的问候和教诲萦绕耳畔,悲从中来,然泪光中仍要砥砺前行,早一天及第登科才能完成先母遗志。
年幼的归有光跟祖母的感情甚笃,“大类女郎也”的感慨是祖母看到孙儿在默默攻读时的欣慰之语。“儿之成,则可待乎!”,祖母对这个孩子是满怀期待的;“他日汝当用之”,这一无言的重托令尚未取得功名的归有光放声痛哭,重振家族的责任再次砥砺着他要奋勇前行。
三、自比寡妇清和诸葛亮,彰显了重振门楣,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归有光喜欢读《史记》,十八岁写就《项脊轩志》时,结尾有一段模仿太史公的议论:“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遗憾的是此段议论被大多数教材删掉了,这就影响了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这段文字中作者以寡妇清和诸葛亮自比,他认为自己的处境就跟寡妇清诸葛亮发迹之前的一样,偏安一隅名不见经传,但将来必定会像寡妇清那样把祖业发扬光大,像诸葛亮那样完成振国安邦的宏图伟业。展现了不甘心久处一隅,要努力实现重振家业、光宗耀祖的雄心壮志。
四、对亡妻的追忆既有物是人非的悲戚,也暗含着着伉俪情深的甜蜜
对亡妻的追忆是正文完成十三年以后补记的。此时的归有光已人到中年,科场却屡屡失意,振兴家族的希望变得遥遥无期,这段对亡妻的追忆就流露着一种壮志难酬、哀婉凄恻的伤感,但作者依然不是颓废的。追逐功名之路都是孤寂的,娇妻魏孺人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现状,这位娇妻或“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间举案齐眉,鹣鲽情深。魏氏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她常常鼓励归有光要自立自强,“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⑤这些鼓励令前途渺茫的归有光又燃起新的希望。遗憾的是这位娇妻仅仅陪伴了归有光六年就撒手人寰,中年丧妻令归有光多了一些难以言说的苦楚,只有庭院中那棵亭亭玉立的枇杷树还在时时提醒他佳人已逝,功业未成,仍需努力!
纵观全文,作者借“项脊轩”寄托了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和对家道的中落无比伤感。但伤感之余并没有意志消沉,因为写作正文是归有光风华正茂,家族的责任,亲人的期盼,令他对未来满怀着憧憬和期待,他还没有经历太多的坎坷,不能拿后来“八上春宫不第”的科举经历来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对亡妻的追忆,是三十岁以后补写的,伤逝之痛中暗含了一种造化弄人的无奈,但感情脉络与正文是一脉相承的,志向未成,仍需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注释
①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2:378.
②田干生.《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及主题考辨[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43—44.
③④归有光.先妣事略.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93—595.
⑤归有光.请敕命事.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7:596.
参考文献
[1]张至真. 从《项脊轩志》看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使命意识[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7).
[2]陈祝华.经典常读常新——《项脊轩志》文本意义新解[J].名作欣赏,2012(24).
作者簡介:张雷,1976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