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从“教语言”走向“教言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道综合性习题,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的学习情况。“我的语文生活”设置了“正眼看招牌”“我来写广告词”“寻找‘最美对联’”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本题聚焦“正眼看招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答题情况
   下面是我阅卷结束后调取的一些数据,现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得满分的五分之一不到,得零分的却占了近三分之一,平均分只有1分多一点。
   为了更具体地寻求分数低的原因,我又随机各抽取了50个答案,并对这些答案甄别归类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学生的答题可以归结为两大问题:
   1.局限于“纸上谈兵”式的评价。从“表二”和“表三”来看,两个“招牌”的评价都存在着“无视‘招牌’的交际功能”的现象。比如表二中第一个“招牌”,有学生由“花落”联想到了“落花”,由“落花”又联想到了龚自珍的“落花”名句,最后还想到了诗句的内涵。联想可谓丰富,但就是没想到店家,没想到顾客,没想到这是写在一块“招牌”上的文字。第二个“招牌”的评价也是如此,很多学生津津乐道于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所反映出的安贫乐道精神,结果是得了零分,并且占了近三分之一。这种无视“招牌”交际功能的评价,归根结底是把“招牌”上的文字当做了“静态语言”,没有把它作为言语交际中的动态媒介,即“言语”。这样的评价,评价主体是在教室里赏析语言的学生,而评价的对象是没有具体语境的一个成语或一个诗句。这种评价缺乏具体的交际语境,没有把“招牌”作为顾客和商家之间交流的一种媒介,学生不能设身处地地进入交际情境,理解言语活动,所以,学生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评论,只是就文字说文字,就文字的内涵说内涵,这与擅长“纸上谈兵”的赵括无异。
   2.局限于“文字内容”式的评价。从“表二”和“表三”还可以看出,对两块“招牌”的评价几乎都集中在“文字内容”上,而对文字和图案的形式的评价却很少,只有3个,只占6%(具体见上表答案)。其实,从交际的角度来看,招牌要吸引人,不仅仅是“文字内容”的问题,还包括形式的设计,比如字体的选择、字号的大小、文字和图案的配合,甚至“招牌”的整体设计风格和摆放的位置等。这些都是一块好的“招牌”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生活中,也是设计师们不得不考虑的。比如说第一块招牌,为什么“花落随家”的字号大,而且要分行?而且为什么要配合图案?为什么要用小号字特别标明是“鲜花店”?而第二块招牌,又为什么要把“品竹轩”三个字放大放在中间顶端?书写对联和店名的匾额上为什么要配上如此有文化味的图案?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但是,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最终走上“重内容,轻形式”的评价之路,导致得分率很低,实在令人遗憾。
   总之,学生不顾试题的具体语境,从语言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语言运用(言语)的角度来评价,是本题答案呈现出的共同特点。
   二、归因分析
   1.基于“交际语境”的“招牌”。什么是招牌?它是商家挂在门前表明店名和经营范围等的牌子。从交际的角度来讲,它是沟通店家与顾客之间的桥梁。商家通过招牌告诉顾客自己出售的商品、商品的特点等,顾客根据招牌来确定需要光顾的商家,所以高明的商家历来注重招牌的设计,这种设计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吸引”是评价一个招牌的核心词。
   如何才能“吸引”?
   内容上应该告诉顾客商店出售的是什么商品,商品的质量如何等,语言表达上要简洁醒目,朗朗上口,让顾客容易记住,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形式上有字体、字号、颜色、造型、图标等,尽量要吸引顾客的眼球。设计的时候,商家要和顾客换位思考,从顾客的需求角度来考虑招牌的设计,要融入对顾客忠实的情感,这样顾客才会忠实我们的品牌。基于“交际语境”的“招牌”是如何的呢?列表如下:
   之所以要对本题的“招牌”做如此多的解释,是因为笔者亲历了本题的批阅,深切体会学生真正能理解它的实在太少,以致答题偏差太多。
   2.基于“交际语境”的归因。一个交际语境,一般包括交际主体、交际意图、交际实体等,由于学生的答题忽视了这些内容,所以,答非所问者比比皆是。
   ①不能确立交际主体。在现实生活中,“招牌”暗含的交际主体无异是商家和顾客。“招牌”上的文字形式应该属于“商家言语”,所以,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是从“商家”和“顾客”的交际角度来谈,单独地从任何一方的评价都是不当的。比如,单纯批评商家用语不规范的,单纯对“招牌”上的文字图案含义美感进行评价的,都是没有确立其“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交际关系。其实,题目已经为你设定了角色,那就是“顾客”,也就是从“顾客”的视角来评价“商家言语”,实际上确立的是“学生(顾客)”和“商家”之间的主体关系。所以,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如果没有这种角色设定,答题肯定是不会准确的。
   ②不能明确交际意图。交际主体关系,我们也称它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正是因为交际主体之间,没有确立起“主体间性”,所以,评价者也就不会对另一个人的意图进行准确判断与推测。就本题而言,学生就不会从顾客的角度去揣摩商家挂如此“招牌”的意图,就不会认识到“招牌”是商家用来“招揽”顾客的,而不仅仅是画在上面的几个字,几张图。比如“‘品竹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体现了商店主人清雅脱俗的雅致,从中显现出主人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品德。‘竹’象征着君子的一派作风”。这些答案都在说“商店主人”如何如何,好像是在向大家表明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样的评价,更像是在对古代知识分子书斋名进行评价。
   归根结底是教师平时没有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好语文综合性活动,扎扎實实地进行言语实践。把教语文当成了“教语言”,而不是“教语言的运用”,是造成学生大面积失分的根源。
   三、教学建议
   不能确立交际主体,就不会推测与评定交际意图,自然也就不会从交际的角度去准确理解交际语言。只要是基于交际语境之中,所有的交际语言,包括其他的交际手段都是为实现交际意图服务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忽视文字的交际功能,把评价仅仅局限在“文字规范”;忽视交际语言的互动性,把评价仅仅局限在“语言层面”,而不是“言语层面”的分析,其实都是没有把“语言”当作“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来评价。
   所谓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言语是个人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语言是抽象的。所以,我们只有在交际的语境中去分析语言,才能得出语言在具体交际中的具体作用。交际语言,就是“言语”,要分析交际语言的功能,就需要把语言作为“言语”来分析。上面表格中那些评价,其实都没有把“语言”当做“言语”来分析评价。而那些忽视字体、字号、文字布局、图案搭配等形式的功能的,把评价仅仅局限在“文字内涵”方面,其实是忽视了交际手段的多样性,归根结底,没有基于交际语境中去分析各种交际手段的功能。不能基于交际语境,忽视“招牌”中暗含的交际主体、交际意图、交际语言,割裂语言与生活的联系,就会不得分析要领,就会误导学生走向一条“象牙塔”式语言学习之路。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走出语言学习的“象牙塔”,走向更加广阔的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实现从“教语言”到“教言语”的华丽转身,才能真正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真正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文心雕龙·情采》有曰:“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1]前者是“吟咏情性,以讽其上”,因而感情真实,文辞精练。后者是无病呻吟,夸耀辞采,因此感情虚伪而辞采浮华。刘勰在此强调了语言表达的缘起——“情志”。与此相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言及“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时强调:“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
教师选用学生不知道却想知道、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内容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相对集中,这是语文课堂展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的个性问题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学生的个性问题是在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之外產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反馈。
2016年,依据新课标而研制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正式投入使用。这套教材在八、九年级增设了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分别是学习新闻(八年级上册),学习演讲(八年级下册),学习诗歌(九年级上册),学习戏剧(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作为统编本教材的创新特色之一,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
一位来自奥林匹克故乡的希腊人塞莫斯·古里奥尼斯给越来越火的奥林匹克“泼了一盆冷水”:测试成绩并努力提高成绩的“体育运动”……持续折磨着真正的、纯粹的、圣洁的体育运动,同时被它折磨的当然还有整个人类社会。那么,在古里奥尼斯眼中,奥林匹克是怎样的呢?且让我们随这位希腊人一起探访奥林匹克历史,了解希腊式思维,进而了解希腊文明。  《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一书共有35章。依我看,此书可称作奥林匹克“文化苦
艺术是什么?这是每一本谈论艺术的书籍都试图去解释的终极问题。鉴于艺术本身极富感性色彩的审美特性,所有这些关于艺术的解释通常都是以比喻的方式出现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家以及艺术理论家将艺术比喻为“镜子”,认为艺术就像镜子照出物体一样来模仿世界;现代的艺术理论家又转换了角度,将艺术看作是“灯”,认为艺术不是“反映”物体而是“照亮”了对象,它让那些原本处于幽暗混沌之中的事物自己显露出自己真实
付瑶,广东省深圳艺术学校教师。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探讨性的观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施中需体现和贯穿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实践性这三性。我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认为语文作为一门教授汉语的语言课程,应该有别于像英语这样的
杜甫的《望岳》(东岳)为古今文人所珍赏,也是入选语文教科书的经典篇目之一。因其名高,研究者甚众。同时,有关《望岳》的教学课例也呈现多元化的风貌。在其鉴赏解读与教学实施中存在诸多争论和差异之处。本文旨在综述此名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探索现状,以便优化《望岳》的教学与研究。   一、《望岳》关键句词的多元赏析   (一)“岱宗夫如何”的设问之妙   开篇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珍赏。对于开篇方式特色,大体上有以
《智慧人生——日常推理之谜》陈宗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25.00元  说来话长。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语文教师,开始对语言和逻辑的关系问题发生兴趣,写了两篇札记,请教高校一位逻辑学老师。这位老师好心地告诫我:这样的研究既非逻辑,也非语言学,建议我放弃。而我认为,非驴非马,比如骡子,力气比驴大,耐力比马强,有什么不好?因此坚持了下来。李先煜教授曾经开玩笑地说我研究的是
中学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模块自人教版开创以来,得到教师、学生和专家的广泛认可,随后语文版、部编本等中学语文教材借鉴人教版的做法,设置了“名著导读”模块。通过比较三个版本的“名著导读”总结出该模块编写在内容、策略、方式上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些许借鉴。  一  选材问题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进一步说,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没有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发
别莱利曼在《趣味物理学》中写了不少关于永动机的故事。有一个人声称建成了永动机,呼吁专家去鉴定。后来真的去了一伙人参观,那人抬出来一个看起来挺复杂的装置,费了几个牛的力气,把机器发动起来。遗憾的是,只转了一小会儿,就停了下来。那人接着折腾,折腾到最后,很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它总是发脾气。(别莱利曼,1979)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    永动机是人类的一个梦想,而且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