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内部智力活动的工具,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数学语言表达有这样一些特点:他思考的方法是正确、高效的,我们能感觉到他要表达什么,但是其他学生听完他的表达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要说什么。看来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已经影响了他学习的质量,也影响到了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了他们以后能够顺利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数学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我们应积极利用多种方式、有意识的规范和训练学生数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培养与提升。
一、在模仿中规范数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只要轻轻一笔就可以留下痕迹,又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并且也是各种知识形成的基础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言语要小心谨慎,做好榜样避免留下难以擦去的败笔,因此对老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各种数学概念的引入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就要求要特别注意科学性与准确性。
数学有它专门的术语,精确,不含糊其词,不摸棱两可,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不要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如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例“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又例“把长方体的图片直接说成是长方体”,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概念的引入可以先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感性认识,但最后必须按照《课标》要求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推出新的结论,引入新的知识点,并对新的术语进行准确表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在平时的上课中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二、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在教学种我经常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中的图、文,通过阅读,收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收集完成后,自己组织语言,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相关数学问题?”除了阅读图片提供的数学信息之外,我们还应提倡让学生多看课外书、报。很多教师认为,要学好语文应该多看课外书。很少有教师认为,学好数学也应该多看课外书。其实,对于学习来说,课外书同样重要。可惜与数学相关的课外书,相对较少。建议低年级学生订阅一些《数学小常识》《数学周报》《小学生数学报(注音版)》等,通过对这些饶有趣味又相对专业的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能更好地净化学生数学语言的外在环境,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更进一步强化运用数学语言的内在动机。
三、在情境中积累、运用数学语言
虽然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简练、抽象的数学语言显得很困难。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积累起了丰富的“日常语言”。这些“日常语言”往往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关联,是从学生的感知出发的,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地联系所积累的日常语言搬到课堂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去体会数学语言。
四、在实践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较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本质,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能为操作而操作,也不是一种“装饰”,而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交流的过程,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把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数学语言,同时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五、在鼓励中培养学生说的勇气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战栗的心灵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是一样的。”这说明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是为了以此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这是一项长期任务,须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训练。在每一节课中都注意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堅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大胆的“用数学语言解说问题”,而且会不断完整、条理清楚!
【作者单位: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 江苏】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数学语言表达有这样一些特点:他思考的方法是正确、高效的,我们能感觉到他要表达什么,但是其他学生听完他的表达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要说什么。看来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已经影响了他学习的质量,也影响到了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了他们以后能够顺利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数学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我们应积极利用多种方式、有意识的规范和训练学生数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培养与提升。
一、在模仿中规范数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只要轻轻一笔就可以留下痕迹,又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并且也是各种知识形成的基础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言语要小心谨慎,做好榜样避免留下难以擦去的败笔,因此对老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各种数学概念的引入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就要求要特别注意科学性与准确性。
数学有它专门的术语,精确,不含糊其词,不摸棱两可,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不要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如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例“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又例“把长方体的图片直接说成是长方体”,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概念的引入可以先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感性认识,但最后必须按照《课标》要求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推出新的结论,引入新的知识点,并对新的术语进行准确表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在平时的上课中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二、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在教学种我经常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中的图、文,通过阅读,收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收集完成后,自己组织语言,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相关数学问题?”除了阅读图片提供的数学信息之外,我们还应提倡让学生多看课外书、报。很多教师认为,要学好语文应该多看课外书。很少有教师认为,学好数学也应该多看课外书。其实,对于学习来说,课外书同样重要。可惜与数学相关的课外书,相对较少。建议低年级学生订阅一些《数学小常识》《数学周报》《小学生数学报(注音版)》等,通过对这些饶有趣味又相对专业的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能更好地净化学生数学语言的外在环境,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更进一步强化运用数学语言的内在动机。
三、在情境中积累、运用数学语言
虽然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简练、抽象的数学语言显得很困难。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积累起了丰富的“日常语言”。这些“日常语言”往往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关联,是从学生的感知出发的,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地联系所积累的日常语言搬到课堂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去体会数学语言。
四、在实践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较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本质,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能为操作而操作,也不是一种“装饰”,而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交流的过程,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把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数学语言,同时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五、在鼓励中培养学生说的勇气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战栗的心灵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是一样的。”这说明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是为了以此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这是一项长期任务,须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训练。在每一节课中都注意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堅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大胆的“用数学语言解说问题”,而且会不断完整、条理清楚!
【作者单位: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