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全世界的精神食粮。古往今来用音乐来教育人、激励人的例子不胜枚举。创设语文情境时,播放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对背景音乐的选择,除了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外,则应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选择与之相通的时代之音。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智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所以一个优化的、充满感情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一、用音乐导入法设置语文教学的情境
现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是初中孩子的最爱。但许多学生只重视曲调,没有去深入体味词中深意。在教学中,我设法将符合课文情境的音乐导入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本身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如鲁迅的《故乡》 ,文章通过“我”回乡的感受表达了深深的失望之情,内涵丰富,意韵深远,是现代文的名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选了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请看歌词: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的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呀,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像弯弯的那河水,弯弯的那河水流呀,流进我的心上。”
弯弯的月亮勾起了“我”的故园之思:故乡的小桥、桥下的小河、河边的小船、船上的伙伴、伙伴的歌谣无不使远离家园的游子魂牵梦绕。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故园情结就是通过略带惆怅的乐曲表现出来的。整首歌首尾相连,前后衔接,妙合无垠,使得情感的抒发犹如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很好地把学生带入思乡情绪当中,再配上得体的语言,真是丝丝入扣,扣人心弦。
此时,语言一转,设置一个问题进入课文:那么多年后鲁迅先生又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是否如此甜蜜呢?他又遇见了什么?请品读课文。
二、用音乐朗诵法设置语文教学的情境
许多诗歌如果配以音乐朗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一篇文章如果配以不同的音乐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还能起到比较阅读的效果。
如在教读《紫藤萝瀑布》时,先配以低回忧伤的音乐,用低沉缓慢、略带悲怆的语调为学生范读。学生的神情在低回的音乐声中变得庄重肃穆了,两眼闪动着淡淡的哀愁,有的学生随着课文的深入眼里已是泪光闪烁,思绪仿佛进入宗璞丧失亲人的焦虑和悲痛之中。如配以稍稍欢快的民乐,在读到写花的生机勃勃一段时学生两眼放射出了兴奋的光芒,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节拍声。作者对生命的赞美融入了学生的情绪中。
三、用歌词分析联想法设置语文教学的情境
在学生们喜欢的歌曲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歌词,我经常请同学们自己挑选喜欢的歌词抄在黑板上,然后大家品评并学唱,每星期一次,既活跃了气氛,又对学生自觉学好歌、唱好歌也指了路。对一些有病句、思想感情消极、格调不高的作品则进行分析批评。这许多活动都成了学生周记的内容,提高了学生们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
记得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就“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下面是晴天”和“人生能有几个秋呀,不醉不罢休,东边哪个美人呀,西边黄河流”做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少年人要积极进取的决心。
四、用音乐诱发写作激情
十幾岁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为此我经常在作文课上放学生喜欢的音乐。一次要求学生写一个小故事,我就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放一些有一定情节的MTV,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反复引导学生品赏电视荧屏上那美丽的风景,欣赏那美妙的歌词,在音乐中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思维在碧蓝的天空里飘飞。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眼中的人、事、物、景,学生做到了意到笔随。许多学生在音乐相伴下写出了文质兼美的文章。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把过多的心思花在音乐情境的创设上,一节课上,花样百出的种种情境吸引了学生兴趣,可教学目标也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语文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情境创设是为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作铺垫的,作为一种形式,更主要的是为内容服务。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很好的度,恰当把握两者的时间。
音乐与语文课结下“情”缘后,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积极了,情商素养也大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了。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留心收集、积累能设计或利用成为教学情境的事件、信息,把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面向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智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所以一个优化的、充满感情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一、用音乐导入法设置语文教学的情境
现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是初中孩子的最爱。但许多学生只重视曲调,没有去深入体味词中深意。在教学中,我设法将符合课文情境的音乐导入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本身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如鲁迅的《故乡》 ,文章通过“我”回乡的感受表达了深深的失望之情,内涵丰富,意韵深远,是现代文的名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选了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请看歌词: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的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呀,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像弯弯的那河水,弯弯的那河水流呀,流进我的心上。”
弯弯的月亮勾起了“我”的故园之思:故乡的小桥、桥下的小河、河边的小船、船上的伙伴、伙伴的歌谣无不使远离家园的游子魂牵梦绕。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故园情结就是通过略带惆怅的乐曲表现出来的。整首歌首尾相连,前后衔接,妙合无垠,使得情感的抒发犹如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很好地把学生带入思乡情绪当中,再配上得体的语言,真是丝丝入扣,扣人心弦。
此时,语言一转,设置一个问题进入课文:那么多年后鲁迅先生又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是否如此甜蜜呢?他又遇见了什么?请品读课文。
二、用音乐朗诵法设置语文教学的情境
许多诗歌如果配以音乐朗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一篇文章如果配以不同的音乐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还能起到比较阅读的效果。
如在教读《紫藤萝瀑布》时,先配以低回忧伤的音乐,用低沉缓慢、略带悲怆的语调为学生范读。学生的神情在低回的音乐声中变得庄重肃穆了,两眼闪动着淡淡的哀愁,有的学生随着课文的深入眼里已是泪光闪烁,思绪仿佛进入宗璞丧失亲人的焦虑和悲痛之中。如配以稍稍欢快的民乐,在读到写花的生机勃勃一段时学生两眼放射出了兴奋的光芒,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节拍声。作者对生命的赞美融入了学生的情绪中。
三、用歌词分析联想法设置语文教学的情境
在学生们喜欢的歌曲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歌词,我经常请同学们自己挑选喜欢的歌词抄在黑板上,然后大家品评并学唱,每星期一次,既活跃了气氛,又对学生自觉学好歌、唱好歌也指了路。对一些有病句、思想感情消极、格调不高的作品则进行分析批评。这许多活动都成了学生周记的内容,提高了学生们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
记得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就“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下面是晴天”和“人生能有几个秋呀,不醉不罢休,东边哪个美人呀,西边黄河流”做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少年人要积极进取的决心。
四、用音乐诱发写作激情
十幾岁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为此我经常在作文课上放学生喜欢的音乐。一次要求学生写一个小故事,我就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放一些有一定情节的MTV,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反复引导学生品赏电视荧屏上那美丽的风景,欣赏那美妙的歌词,在音乐中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思维在碧蓝的天空里飘飞。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眼中的人、事、物、景,学生做到了意到笔随。许多学生在音乐相伴下写出了文质兼美的文章。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把过多的心思花在音乐情境的创设上,一节课上,花样百出的种种情境吸引了学生兴趣,可教学目标也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语文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情境创设是为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作铺垫的,作为一种形式,更主要的是为内容服务。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很好的度,恰当把握两者的时间。
音乐与语文课结下“情”缘后,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积极了,情商素养也大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了。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留心收集、积累能设计或利用成为教学情境的事件、信息,把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面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