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一代的语文教师,大多是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其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得过深、过细。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过多束缚,难以品尝学习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愉悦和挑战智慧的乐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变成了一项“苦差事”。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于是,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否愉悦些,学生能否轻松些?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看做一泓湖水,那它的清澈透明就需要“源头活水”的不断供给。在教学实践中,这所谓“源头活水”又来自哪里呢?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从思维开始,而思维往往起于质疑。我认为,这“源头活水”首先来自于学生的质疑。在质疑状态下,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教学的过程开始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之前,那么在课堂的某个瞬间,教师有可能会遇到掷出一个自认为挺有价值的疑问而遭遇冷场的情形。课后,教师常常将这种情形的出现归因于学生不愿思考,家长没有事先引导,却很少想到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课前的探究过程,大脑停留在等待而非思考的状态。其实,越是这样的课堂越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习惯于“等”和“靠”,对学习内容失去本来应有的好奇心,爱问的天性慢慢被扼杀。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打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自己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应该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呢?预习是一条较好的途径。预习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重要环节,一贯的语文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这种机械化的预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质疑的做法,改变语文预习的方式。我校一直开展的准备性学习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如《伊索寓言》一课,预习要求是:搜集伊索的信息,读读感兴趣的伊索寓言,你有怎样的疑惑?学生预习后写出了诸多问题,如伊索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每一则寓言都有格言式结尾?寓言与成语有关系吗?文中的蝉如果在某个地方遇见了乌鸦,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其学习的激情就会喷薄而出,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所以,兴趣也是“源头活水”的重要来源。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节作文课上,教师按照教学预案让学生读自己修改过的作文。第三位学生读完后,教师笑着说:“你真棒,你的作文改得可真好啊。”这位同学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忽然,一个学生一边举起小手一边喊道:“老师,我的作文修改得比他好,让我读一下吧。”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师赶紧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师话音刚落,只见该学生“哎——”的一声耷拉下脑袋,趴在了桌子上。
这个案例中的教师为了不拖堂,放弃了一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让我读一下吧”,既表达了学生想展示作文修改成果的愿望,也是学生进一步修改作文的开始,更是教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契机。我们的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案、预置任务的完成为中心。在上述情况中,教师可以在课后单独听那位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作文,并给予肯定和指导。这样处理,既不会拖堂,又可以激发该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然世界就是儿童生动语言的源泉。请敞开教室的门,和孩子一起开始走向生动语言源泉的‘旅行’!”语文课堂是充分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教师要在自由的环境中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多留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让这样的自主课堂形成一股清亮的“源头活水”。有位教师在教学古诗《山行》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为引诗入画,让学生依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山行》的图画。第二步为照图解诗,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有理解性错误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通过热烈讨论,找出对与错。如既然是“寒山”,就不该有满山的青草;是“枫叶晚”,天上挂的就该是夕阳,而不是明月等。第三步为由诗为文,要求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写一篇百余字的写景片段,要求写出诗中的优美意境。整个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以学生为主体,自己画、自己评、自己作文。这样的课堂,真正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针对儿童成长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所以,“源头活水”也来自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能让儿童拥有善良和丰富敏锐的心灵,能增强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使儿童在表述内心、认识世界以及人际情感沟通方面较为出众。教师要积极充当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推广者和引路人,让一本本世界经典童书,一个个中外著名作家,一步步进入学生的视野。
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有益的阅读内容、高效的阅读方法,让他们边阅读边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源头活水”的来源一定还有很多,但其最终都是源于“爱”。爱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和同情,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并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创设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这种以爱换爱的教育理念,能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地学习,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思考。
阳光灿烂的晌午,我曾带着全班学生在操场上玩起了“梅花梅花几朵开”的游戏。这种游戏五六岁的孩子都会玩,显得有些幼稚,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乐开了花。他们的手紧紧相连,没有了课堂的约束,没有了男女生的界限,也没有了父母的题海战术。
“梅花梅花几朵开?”我不紧不慢地问。“还没开呢!”他们绷得紧紧的小脸蛋顿时放松下来,继而便听到爽朗的笑声响彻在校园的上空。“梅花梅花几朵开?”“一朵开!”孩子们绽放着美丽的笑颜,宛如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梅花梅花几朵开?”“五十朵开!”瞧,他们激动地簇拥在一起。是呀,五十朵梅花齐心合力,可以装点一方风景,而五十个学生倘若劲往一处使,定可以装点我们多彩的学习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最佳模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创设学生自主的课堂环境,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轻松、愉快地领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探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走出局促乃至瞻前顾后的精神洞穴,来到一个诗意盎然的广阔天地,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才是活水灵动的语文课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实习编辑 陆燕)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从思维开始,而思维往往起于质疑。我认为,这“源头活水”首先来自于学生的质疑。在质疑状态下,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教学的过程开始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之前,那么在课堂的某个瞬间,教师有可能会遇到掷出一个自认为挺有价值的疑问而遭遇冷场的情形。课后,教师常常将这种情形的出现归因于学生不愿思考,家长没有事先引导,却很少想到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课前的探究过程,大脑停留在等待而非思考的状态。其实,越是这样的课堂越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习惯于“等”和“靠”,对学习内容失去本来应有的好奇心,爱问的天性慢慢被扼杀。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打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自己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应该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呢?预习是一条较好的途径。预习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重要环节,一贯的语文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这种机械化的预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质疑的做法,改变语文预习的方式。我校一直开展的准备性学习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如《伊索寓言》一课,预习要求是:搜集伊索的信息,读读感兴趣的伊索寓言,你有怎样的疑惑?学生预习后写出了诸多问题,如伊索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每一则寓言都有格言式结尾?寓言与成语有关系吗?文中的蝉如果在某个地方遇见了乌鸦,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其学习的激情就会喷薄而出,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所以,兴趣也是“源头活水”的重要来源。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节作文课上,教师按照教学预案让学生读自己修改过的作文。第三位学生读完后,教师笑着说:“你真棒,你的作文改得可真好啊。”这位同学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忽然,一个学生一边举起小手一边喊道:“老师,我的作文修改得比他好,让我读一下吧。”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师赶紧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师话音刚落,只见该学生“哎——”的一声耷拉下脑袋,趴在了桌子上。
这个案例中的教师为了不拖堂,放弃了一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让我读一下吧”,既表达了学生想展示作文修改成果的愿望,也是学生进一步修改作文的开始,更是教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契机。我们的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案、预置任务的完成为中心。在上述情况中,教师可以在课后单独听那位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作文,并给予肯定和指导。这样处理,既不会拖堂,又可以激发该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然世界就是儿童生动语言的源泉。请敞开教室的门,和孩子一起开始走向生动语言源泉的‘旅行’!”语文课堂是充分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教师要在自由的环境中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多留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让这样的自主课堂形成一股清亮的“源头活水”。有位教师在教学古诗《山行》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为引诗入画,让学生依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山行》的图画。第二步为照图解诗,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有理解性错误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通过热烈讨论,找出对与错。如既然是“寒山”,就不该有满山的青草;是“枫叶晚”,天上挂的就该是夕阳,而不是明月等。第三步为由诗为文,要求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写一篇百余字的写景片段,要求写出诗中的优美意境。整个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以学生为主体,自己画、自己评、自己作文。这样的课堂,真正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针对儿童成长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所以,“源头活水”也来自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能让儿童拥有善良和丰富敏锐的心灵,能增强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使儿童在表述内心、认识世界以及人际情感沟通方面较为出众。教师要积极充当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推广者和引路人,让一本本世界经典童书,一个个中外著名作家,一步步进入学生的视野。
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有益的阅读内容、高效的阅读方法,让他们边阅读边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源头活水”的来源一定还有很多,但其最终都是源于“爱”。爱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和同情,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并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创设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这种以爱换爱的教育理念,能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地学习,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思考。
阳光灿烂的晌午,我曾带着全班学生在操场上玩起了“梅花梅花几朵开”的游戏。这种游戏五六岁的孩子都会玩,显得有些幼稚,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乐开了花。他们的手紧紧相连,没有了课堂的约束,没有了男女生的界限,也没有了父母的题海战术。
“梅花梅花几朵开?”我不紧不慢地问。“还没开呢!”他们绷得紧紧的小脸蛋顿时放松下来,继而便听到爽朗的笑声响彻在校园的上空。“梅花梅花几朵开?”“一朵开!”孩子们绽放着美丽的笑颜,宛如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梅花梅花几朵开?”“五十朵开!”瞧,他们激动地簇拥在一起。是呀,五十朵梅花齐心合力,可以装点一方风景,而五十个学生倘若劲往一处使,定可以装点我们多彩的学习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最佳模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创设学生自主的课堂环境,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轻松、愉快地领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探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走出局促乃至瞻前顾后的精神洞穴,来到一个诗意盎然的广阔天地,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才是活水灵动的语文课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实习编辑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