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一至四年级数学教材中都安排了“认识测(计)量单位”这样一个小单元。一直以来,很多教师简单地把单元重点定位在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上,为应试而教。笔者认为,每一个知识点都应为理解而教。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应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感悟、建构。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感知体悟,积极建构数学模型,充分发展学生量感。
【关键词】理解 体验 建模 量感
一、由一个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
在单元练习卷上时常会有这样一道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如铅笔有20(分米)长;教室的体积有250(立方分米);一个西瓜重4(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看似不合理、甚至离谱的问题呢?
对于“测(计)量单位”的教学,教师常常偏重于知识习得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情感需要、思考以及经历的过程则关注甚少,忽略了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性,贴近学生个性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掂量、量取、拼搭等方式,有效经历知识建构,发展学生能力和数学思维,是一直探寻的主题。“测(计)量单位”教学中一些表象的建立,学生必须亲身感悟,才能真正理解,最后实现量感的发展。
二、发展学生量感的改进策略
对于“测(计)量单位”的教学,应以亲身体验为主,营造生动的活动画面,搭建立体的生活场景,实现可操作、可触摸、可视化的多向功能,使学生学得真切,学得明晰。
(一)反复掂量,深切感受,扎实建模
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语言难以表达清晰的。比如,在《千克与克》的教学中,“1千克有多重”是一种十分抽象的微妙感觉,没有活动过程的经历就没有积累活动经验的可能,更没有发展数学量感的可能。深刻的认识,深切的体验,由学生通过直观感官来感知体悟,丰富认知,扎实建构。
对于千克,生活素材是很多的,基于此,布置学生课前去搜集1千克重的物品。如:4袋250克的盐、2袋500克的盐、1卷卷面、1袋洗衣粉、1袋面粉……有了这么多实物在眼前,课堂上便可以这样设计:
①掂一掂自己所带的1千克的物品;②掂一掂他人所带的1千克的物品;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800克和1300克的两样物品,掂一掂,说一说比1千克重还是比1千克轻。④5千克有多重呢?你会怎么感知?⑤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感知你想感受的质量。⑥闭上眼,回想你掂了多少1千克的物品,1千克有多重?( )千克又是多重?
从手捧书本變为手掂物品,形式上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通过互相交换物品掂,感受1千克重的不同物品,使学生认识到尽管物品不同,但因为都是1千克,拿在手上感觉到的质量是一样的,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道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题目(到了六年级也经常会考到):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轻吗?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感受到了1千克,还感受到了2千克、5千克、10千克……在充分的直观感知后,让学生闭上眼,静下心回顾、理解,将直观的生活化体验建构为抽象的数学化认知,在反复掂量中发展量感,实现数学学习的本质价值。
(二)反复量取,丰富体验,自主建模
“升与毫升”的教学,教材上提供了多个物品,使学生初步感受升与毫升。如果课堂上仅仅以图片来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对知识建构毫无作用。学生对“1升究竟是多少”始终没有清晰的概念,从而导致后续运用上问题颇多。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建构“1升”这一概念,笔者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每个学生带一个较大的容器,比如大瓶装的雪碧瓶、可乐瓶等,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容器,是因为学生比较熟悉,而教材上提供的一瓶酱油、一桶油,虽是生活中的物品,但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
利用课前的时间,借助500毫升的量杯,让每个学生在自带的容器里装入1升的水,并要求学生在1升水处做好记号。当学生眼前有了实实在在的1升水,他们不仅清晰准确地有了“1升”的概念,也调动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一下就高涨了。
课堂上组织学生先看看自己手中的1升水,再看看同学手中的1升水。追问:为什么同样是1升水,有的看上去多,有的看着却少呢?在直观的观察、比较、思考后,学生很快就得到答案:原来有的容器大,有的容器小。继续追问:请你估计一下,你的可乐瓶大约能装几升水?你的雪碧瓶呢?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在关注基本知识教学延伸拓展的同时关注能力培养的有机渗透。
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1升容器,先装入1升水,再倒入要计量的桶、盆、水池或者浴缸中,看看大约能装几升水,并做好记录。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引导学生用小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去研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经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有助于知识的有效建构,更有助于学生量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层层拼搭,可视操作,多维建模
对于学生来说,最薄弱的就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很好地进行数学建模,导致题读多遍,其义也不能出现。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第一印象,在首次接触时就帮助学生准确建模。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立方分米、立方米间的进率”时,布置学生每人制作两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大部分学生能用语言描述1立方米有多大,但不是所有学生能在大脑中准确建构,在边问边答中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这时教师进行设问:同学们,我们手中都有两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如果我们把所有的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都拼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够不够1立方米呢?一些活跃的学生立马回答“够”,因为他们觉得每个同学有两个正方体,全班100个正方体,已经足够多了;有些谨慎的学生还在思考中,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借着思考探索的这股劲,教师顺势提出动手拼搭的建议,让学生看真切、理清楚、想明白。要求学生有序地将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摆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一排10个,一层一层地摆。当最后一个小正方体摆到位时,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有1立方米吗?这时学生清楚地看到100个1立方分米是远远不够1立方米的。从而使学生明白,100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听着很多,但其实远远不够,需要1000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才等于1立方米。
一个动手拼搭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准确对1立方分米、1立方米间的进率进行建模。学生在后续学习体积知识时,这样一个活动经验会深深刻在心中。
新课标建议:要想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亲自尝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于理解性强的知识,应积极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性、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在知识建构中不断地进行数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贾颖飞,张丽孟.反复掂量 扎实建构——《克与千克》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2019(29).
[2]黄雪丽.在亲历中建构 在建构中思考[J].中小学数学,2019(10).
【关键词】理解 体验 建模 量感
一、由一个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
在单元练习卷上时常会有这样一道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如铅笔有20(分米)长;教室的体积有250(立方分米);一个西瓜重4(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看似不合理、甚至离谱的问题呢?
对于“测(计)量单位”的教学,教师常常偏重于知识习得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情感需要、思考以及经历的过程则关注甚少,忽略了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性,贴近学生个性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掂量、量取、拼搭等方式,有效经历知识建构,发展学生能力和数学思维,是一直探寻的主题。“测(计)量单位”教学中一些表象的建立,学生必须亲身感悟,才能真正理解,最后实现量感的发展。
二、发展学生量感的改进策略
对于“测(计)量单位”的教学,应以亲身体验为主,营造生动的活动画面,搭建立体的生活场景,实现可操作、可触摸、可视化的多向功能,使学生学得真切,学得明晰。
(一)反复掂量,深切感受,扎实建模
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语言难以表达清晰的。比如,在《千克与克》的教学中,“1千克有多重”是一种十分抽象的微妙感觉,没有活动过程的经历就没有积累活动经验的可能,更没有发展数学量感的可能。深刻的认识,深切的体验,由学生通过直观感官来感知体悟,丰富认知,扎实建构。
对于千克,生活素材是很多的,基于此,布置学生课前去搜集1千克重的物品。如:4袋250克的盐、2袋500克的盐、1卷卷面、1袋洗衣粉、1袋面粉……有了这么多实物在眼前,课堂上便可以这样设计:
①掂一掂自己所带的1千克的物品;②掂一掂他人所带的1千克的物品;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800克和1300克的两样物品,掂一掂,说一说比1千克重还是比1千克轻。④5千克有多重呢?你会怎么感知?⑤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感知你想感受的质量。⑥闭上眼,回想你掂了多少1千克的物品,1千克有多重?( )千克又是多重?
从手捧书本變为手掂物品,形式上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通过互相交换物品掂,感受1千克重的不同物品,使学生认识到尽管物品不同,但因为都是1千克,拿在手上感觉到的质量是一样的,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道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题目(到了六年级也经常会考到):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轻吗?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感受到了1千克,还感受到了2千克、5千克、10千克……在充分的直观感知后,让学生闭上眼,静下心回顾、理解,将直观的生活化体验建构为抽象的数学化认知,在反复掂量中发展量感,实现数学学习的本质价值。
(二)反复量取,丰富体验,自主建模
“升与毫升”的教学,教材上提供了多个物品,使学生初步感受升与毫升。如果课堂上仅仅以图片来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对知识建构毫无作用。学生对“1升究竟是多少”始终没有清晰的概念,从而导致后续运用上问题颇多。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建构“1升”这一概念,笔者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每个学生带一个较大的容器,比如大瓶装的雪碧瓶、可乐瓶等,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容器,是因为学生比较熟悉,而教材上提供的一瓶酱油、一桶油,虽是生活中的物品,但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
利用课前的时间,借助500毫升的量杯,让每个学生在自带的容器里装入1升的水,并要求学生在1升水处做好记号。当学生眼前有了实实在在的1升水,他们不仅清晰准确地有了“1升”的概念,也调动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一下就高涨了。
课堂上组织学生先看看自己手中的1升水,再看看同学手中的1升水。追问:为什么同样是1升水,有的看上去多,有的看着却少呢?在直观的观察、比较、思考后,学生很快就得到答案:原来有的容器大,有的容器小。继续追问:请你估计一下,你的可乐瓶大约能装几升水?你的雪碧瓶呢?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在关注基本知识教学延伸拓展的同时关注能力培养的有机渗透。
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1升容器,先装入1升水,再倒入要计量的桶、盆、水池或者浴缸中,看看大约能装几升水,并做好记录。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引导学生用小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去研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经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有助于知识的有效建构,更有助于学生量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层层拼搭,可视操作,多维建模
对于学生来说,最薄弱的就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很好地进行数学建模,导致题读多遍,其义也不能出现。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第一印象,在首次接触时就帮助学生准确建模。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立方分米、立方米间的进率”时,布置学生每人制作两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大部分学生能用语言描述1立方米有多大,但不是所有学生能在大脑中准确建构,在边问边答中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这时教师进行设问:同学们,我们手中都有两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如果我们把所有的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都拼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够不够1立方米呢?一些活跃的学生立马回答“够”,因为他们觉得每个同学有两个正方体,全班100个正方体,已经足够多了;有些谨慎的学生还在思考中,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借着思考探索的这股劲,教师顺势提出动手拼搭的建议,让学生看真切、理清楚、想明白。要求学生有序地将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摆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一排10个,一层一层地摆。当最后一个小正方体摆到位时,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有1立方米吗?这时学生清楚地看到100个1立方分米是远远不够1立方米的。从而使学生明白,100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听着很多,但其实远远不够,需要1000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才等于1立方米。
一个动手拼搭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准确对1立方分米、1立方米间的进率进行建模。学生在后续学习体积知识时,这样一个活动经验会深深刻在心中。
新课标建议:要想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亲自尝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于理解性强的知识,应积极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性、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在知识建构中不断地进行数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贾颖飞,张丽孟.反复掂量 扎实建构——《克与千克》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2019(29).
[2]黄雪丽.在亲历中建构 在建构中思考[J].中小学数学,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