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的“理趣”生命意识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深化了他自身特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让他对生命及其走向、意义、价值不断感慨和咏唱。在其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中,更是充满了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兼备的“理趣”。
  一、生命意识起点:流放文人的悲情之歌
  本文首句点出所写时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四年前,苏轼在湖州任职才两个多月,就遭到了御史李定的诽谤。在这场“乌台诗案”中,苏遭到了李的大肆污蔑,以讽刺新法为罪名锒铛入狱。好不容易获释出狱,却又被贬任团练副使,且有职无权。政治上的不得志让他心灰意懒,只能经常在公余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并聊以打发时间。
  苏轼以儒家的“德、言、功”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常人,他注重修身立德,每日省身行善,力争成为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作为一个文豪,他注重著书立言,其诗词文章兼备万世流芳的文采和千古睿智的理趣,成为传世之作;作为一个政客,他注重功德功业,拯民于难,安民有道。这“三立”的标准极高,苏轼追求了一生,在“立言”“立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立功”却成为他心中的隐痛。
  当苏轼初入官场时,满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政绩也可圈可点。在他原有的思想体系中,国家即是一个君主圣明、官臣勤政的大生命体,自己乃至人民生命的一切属性都体现在国家的生命中。可现实却是官场豺狼当道,国家非但不是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大生命,而且对自己只有残酷的排挤、打压与摧残。在本文所记叙的夜里,苏轼本“解衣欲睡”,但可以想象那种执著自我理想、孤军奋战的寂寞是多么让他难以成眠。因此当“月色入户”,遥望日月星辰,感受清风百草,他更感到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孤独。那份“起行”的“欣然”不过是对于自身流放悲情的一份排遣。
  二、生命意识表现:醉心自然的解脱之法
  佛教认为“烦恼”乃是人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亦即总根源。这个根源在佛教教义中为“缠”,即具有缠绕、纠缠的意思,它时时刻刻缠绕在你的心头,让你时时刻刻不得安宁。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此的解脱之法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世俗尘杂,纷纷扰扰,苏轼也试图在山水中寻找般若境界里那“空寂静净”的世界,希望通过欣赏山水的闲情来消除萦绕在他心头的忧愁苦闷。月色宜人可爱,清夜幽静安闲,此情此景岂可一人独享?然“念无与为乐者”,既有和超脱旷达,又委婉含蓄地流露出其在闲居生活中自我排遣寂寞的心境。在这种情绪下,他想到了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亦是小官,然而心胸坦然、从容自适,初时曾寓居承天寺,因與苏轼心境相同,结为莫逆之交,感情甚笃。苏轼此次来访,见对方“未寝”,便相约散步。在好友的陪伴下,其心情逐渐由孤寂无聊转为愉悦兴奋。
  随后18字的“庭下”之景,凝练而不简陋,简约而见深细,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风清如水、倩影摇曳的怡人雅景——那“积水空明”是清澈透明的庭下月光,那“藻荇交横”是潇洒飘逸的竹柏雅影,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好一份幽静清隽的意境。就在这月夜人间,他“应目会心”,忘了世俗的千般痛苦、万种烦恼,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可谓绘形绘色、情思相寄、得观自在。
  三、生命意识完善:向死而生的闲人之感
  苏轼以恬淡宁静的心情醉心地欣赏着月色,他在赏月中体味、思索人生,不知不觉思想和感情得到了升华,在宁静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处境,极其自然地发出了“何夜”“何处”深深的感慨。这自问自答里,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显示出了生命意识的完善。
  万里投荒、九死一生的仕途终究让苏轼看清了生命的底牌。因为贬逐,他变成了一个“闲人”——虽然没有建功立业、为民请命的机会,但却拥有闲适欣赏月夜、松柏的平和心境;虽然箪食瓢饮、蔽衣茅屋,却有尽历忧患而眼界开阔的升华境界和对尘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独到感悟;虽然没有居庙堂之高的政治荣耀,却有思想的高境和文学的颠峰。有句话叫“向死而生”,苏轼正是从贬逐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完善,从而唤起生命的自觉与自为。这份贬逐心态无疑是他生命乐章的强音与文化人格的脉搏。生命意识的完善反映在这里就是“闲人”的情感,因为情感才是个体生命的具体表现,是生命的内在质素。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84字,我们却可以看见“闲人”苏轼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排山倒海而来。这份“理趣”在当今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网络社会中,能引导学生从景物之美挖掘出人格之美的价值观念,拥有兀傲雄强而又平和静定的生命意识。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理趣’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XJK014BZY017)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412001)
其他文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情以入文。”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叫苦连天,他们把写作文看成拼文凑文榨文,生活一片空白,内心一潭死水。任何现象对他们的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任何情景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更不能震撼他们的灵魂。无动于衷,麻木被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如何能在作文中妙笔生花呢?德国大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真正
期刊
《课程纲要》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變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探究既是一种理念,也是学习的方法,其终极目标是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探究这一理念的提出,
期刊
宋词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其优美的语言、幽远的意境、动人的情感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赏析。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比较模式化,无外乎翻译、分析、总结等。在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中,学生几乎感受不到宋词原有的美感,审美鉴赏能力也很难提高。那么,该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品读宋词之美呢?下面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谈拙见。  一、发于“言语”  鉴赏古诗词,语言是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宋词字里行间都具有一定深意,
期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旷世著作。对于这部作品,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研究之人颇多,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观点各有不同。单就其政治主张上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他主张保守,有的人认为他推崇愚民和统治权术,还有人认为他是为道修身,无私不欲。  从不同的视角探究《道德经》,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有不
期刊
《悲惨世界》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创作的一部散发着人道主义理想光辉、大力宣扬“仁慈与博爱”精神的宏大史诗,其主人公冉阿让这一艺术形象更是以其坎坷无常的命运、从“人性之地狱”到“正义之天堂”的飞跃彰显了以“道德感化”为核心的宗教精神,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冉阿让,这个雨果笔下的传奇人物,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饱尝世间冷暖,默默承担着社会的冷眼与不公,经历了从恶魔到天使
期刊
【设计思想】  本课题是在赣县中学“543”教改模式下,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以及课堂需要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感情。教师起引导、点拨、总结的作用。  【教學目标、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
期刊
大语文观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观,指导思想有四点,即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这几点都与今天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只是我觉得如果调整一下顺序,将“联系社会生活”放到最后,就可以直接成为一线教师实践操作流程的依据,而我确实也以此为据,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土壤肥沃的大语文观;从学生的兴趣及基础出发,构
期刊
《过客》是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学难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深文浅教”的理念,采用“切进去、散开来、荡开去”教学三部曲,切开学生的疑难结节,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客》是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阅读鲁迅(七)——生命的路”专题中收录的一篇经典之作。此文文字奇特,对话含蓄隐晦。对于人物形象和文中表现的生命哲学,学生较难把握。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学讲方式”是时下笔者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大力主推的一种课堂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一切教学环节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考量,让学生在“学进去”之余还要能够“讲出来”,这也是這次课堂改革不同于其他改革的亮点。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好这一“进”和一“出”呢?  一、自主:我会主动学习  “学讲方式”下,要由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逐步达到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学生被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突然
期刊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联想、想象。”对于每位有“教学之痒”的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找准诗歌教学中有“特征”的东西,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异常重要。《琵琶行》并序作为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对其文本的解读从来都不缺乏,甚至可以说,供教师选择的教學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作为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如何推陈出新寻找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