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深化了他自身特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让他对生命及其走向、意义、价值不断感慨和咏唱。在其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中,更是充满了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兼备的“理趣”。
一、生命意识起点:流放文人的悲情之歌
本文首句点出所写时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四年前,苏轼在湖州任职才两个多月,就遭到了御史李定的诽谤。在这场“乌台诗案”中,苏遭到了李的大肆污蔑,以讽刺新法为罪名锒铛入狱。好不容易获释出狱,却又被贬任团练副使,且有职无权。政治上的不得志让他心灰意懒,只能经常在公余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并聊以打发时间。
苏轼以儒家的“德、言、功”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常人,他注重修身立德,每日省身行善,力争成为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作为一个文豪,他注重著书立言,其诗词文章兼备万世流芳的文采和千古睿智的理趣,成为传世之作;作为一个政客,他注重功德功业,拯民于难,安民有道。这“三立”的标准极高,苏轼追求了一生,在“立言”“立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立功”却成为他心中的隐痛。
当苏轼初入官场时,满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政绩也可圈可点。在他原有的思想体系中,国家即是一个君主圣明、官臣勤政的大生命体,自己乃至人民生命的一切属性都体现在国家的生命中。可现实却是官场豺狼当道,国家非但不是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大生命,而且对自己只有残酷的排挤、打压与摧残。在本文所记叙的夜里,苏轼本“解衣欲睡”,但可以想象那种执著自我理想、孤军奋战的寂寞是多么让他难以成眠。因此当“月色入户”,遥望日月星辰,感受清风百草,他更感到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孤独。那份“起行”的“欣然”不过是对于自身流放悲情的一份排遣。
二、生命意识表现:醉心自然的解脱之法
佛教认为“烦恼”乃是人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亦即总根源。这个根源在佛教教义中为“缠”,即具有缠绕、纠缠的意思,它时时刻刻缠绕在你的心头,让你时时刻刻不得安宁。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此的解脱之法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世俗尘杂,纷纷扰扰,苏轼也试图在山水中寻找般若境界里那“空寂静净”的世界,希望通过欣赏山水的闲情来消除萦绕在他心头的忧愁苦闷。月色宜人可爱,清夜幽静安闲,此情此景岂可一人独享?然“念无与为乐者”,既有和超脱旷达,又委婉含蓄地流露出其在闲居生活中自我排遣寂寞的心境。在这种情绪下,他想到了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亦是小官,然而心胸坦然、从容自适,初时曾寓居承天寺,因與苏轼心境相同,结为莫逆之交,感情甚笃。苏轼此次来访,见对方“未寝”,便相约散步。在好友的陪伴下,其心情逐渐由孤寂无聊转为愉悦兴奋。
随后18字的“庭下”之景,凝练而不简陋,简约而见深细,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风清如水、倩影摇曳的怡人雅景——那“积水空明”是清澈透明的庭下月光,那“藻荇交横”是潇洒飘逸的竹柏雅影,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好一份幽静清隽的意境。就在这月夜人间,他“应目会心”,忘了世俗的千般痛苦、万种烦恼,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可谓绘形绘色、情思相寄、得观自在。
三、生命意识完善:向死而生的闲人之感
苏轼以恬淡宁静的心情醉心地欣赏着月色,他在赏月中体味、思索人生,不知不觉思想和感情得到了升华,在宁静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处境,极其自然地发出了“何夜”“何处”深深的感慨。这自问自答里,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显示出了生命意识的完善。
万里投荒、九死一生的仕途终究让苏轼看清了生命的底牌。因为贬逐,他变成了一个“闲人”——虽然没有建功立业、为民请命的机会,但却拥有闲适欣赏月夜、松柏的平和心境;虽然箪食瓢饮、蔽衣茅屋,却有尽历忧患而眼界开阔的升华境界和对尘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独到感悟;虽然没有居庙堂之高的政治荣耀,却有思想的高境和文学的颠峰。有句话叫“向死而生”,苏轼正是从贬逐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完善,从而唤起生命的自觉与自为。这份贬逐心态无疑是他生命乐章的强音与文化人格的脉搏。生命意识的完善反映在这里就是“闲人”的情感,因为情感才是个体生命的具体表现,是生命的内在质素。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84字,我们却可以看见“闲人”苏轼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排山倒海而来。这份“理趣”在当今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网络社会中,能引导学生从景物之美挖掘出人格之美的价值观念,拥有兀傲雄强而又平和静定的生命意识。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理趣’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XJK014BZY017)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412001)
一、生命意识起点:流放文人的悲情之歌
本文首句点出所写时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四年前,苏轼在湖州任职才两个多月,就遭到了御史李定的诽谤。在这场“乌台诗案”中,苏遭到了李的大肆污蔑,以讽刺新法为罪名锒铛入狱。好不容易获释出狱,却又被贬任团练副使,且有职无权。政治上的不得志让他心灰意懒,只能经常在公余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并聊以打发时间。
苏轼以儒家的“德、言、功”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常人,他注重修身立德,每日省身行善,力争成为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作为一个文豪,他注重著书立言,其诗词文章兼备万世流芳的文采和千古睿智的理趣,成为传世之作;作为一个政客,他注重功德功业,拯民于难,安民有道。这“三立”的标准极高,苏轼追求了一生,在“立言”“立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立功”却成为他心中的隐痛。
当苏轼初入官场时,满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政绩也可圈可点。在他原有的思想体系中,国家即是一个君主圣明、官臣勤政的大生命体,自己乃至人民生命的一切属性都体现在国家的生命中。可现实却是官场豺狼当道,国家非但不是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大生命,而且对自己只有残酷的排挤、打压与摧残。在本文所记叙的夜里,苏轼本“解衣欲睡”,但可以想象那种执著自我理想、孤军奋战的寂寞是多么让他难以成眠。因此当“月色入户”,遥望日月星辰,感受清风百草,他更感到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孤独。那份“起行”的“欣然”不过是对于自身流放悲情的一份排遣。
二、生命意识表现:醉心自然的解脱之法
佛教认为“烦恼”乃是人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亦即总根源。这个根源在佛教教义中为“缠”,即具有缠绕、纠缠的意思,它时时刻刻缠绕在你的心头,让你时时刻刻不得安宁。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此的解脱之法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世俗尘杂,纷纷扰扰,苏轼也试图在山水中寻找般若境界里那“空寂静净”的世界,希望通过欣赏山水的闲情来消除萦绕在他心头的忧愁苦闷。月色宜人可爱,清夜幽静安闲,此情此景岂可一人独享?然“念无与为乐者”,既有和超脱旷达,又委婉含蓄地流露出其在闲居生活中自我排遣寂寞的心境。在这种情绪下,他想到了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亦是小官,然而心胸坦然、从容自适,初时曾寓居承天寺,因與苏轼心境相同,结为莫逆之交,感情甚笃。苏轼此次来访,见对方“未寝”,便相约散步。在好友的陪伴下,其心情逐渐由孤寂无聊转为愉悦兴奋。
随后18字的“庭下”之景,凝练而不简陋,简约而见深细,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风清如水、倩影摇曳的怡人雅景——那“积水空明”是清澈透明的庭下月光,那“藻荇交横”是潇洒飘逸的竹柏雅影,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好一份幽静清隽的意境。就在这月夜人间,他“应目会心”,忘了世俗的千般痛苦、万种烦恼,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可谓绘形绘色、情思相寄、得观自在。
三、生命意识完善:向死而生的闲人之感
苏轼以恬淡宁静的心情醉心地欣赏着月色,他在赏月中体味、思索人生,不知不觉思想和感情得到了升华,在宁静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处境,极其自然地发出了“何夜”“何处”深深的感慨。这自问自答里,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显示出了生命意识的完善。
万里投荒、九死一生的仕途终究让苏轼看清了生命的底牌。因为贬逐,他变成了一个“闲人”——虽然没有建功立业、为民请命的机会,但却拥有闲适欣赏月夜、松柏的平和心境;虽然箪食瓢饮、蔽衣茅屋,却有尽历忧患而眼界开阔的升华境界和对尘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独到感悟;虽然没有居庙堂之高的政治荣耀,却有思想的高境和文学的颠峰。有句话叫“向死而生”,苏轼正是从贬逐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完善,从而唤起生命的自觉与自为。这份贬逐心态无疑是他生命乐章的强音与文化人格的脉搏。生命意识的完善反映在这里就是“闲人”的情感,因为情感才是个体生命的具体表现,是生命的内在质素。
《记承天寺夜游》寥寥84字,我们却可以看见“闲人”苏轼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精神排山倒海而来。这份“理趣”在当今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网络社会中,能引导学生从景物之美挖掘出人格之美的价值观念,拥有兀傲雄强而又平和静定的生命意识。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网络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理趣’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XJK014BZY017)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4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