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促进儿童的数感发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练习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真实起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数感发展.
  【关键词】基于学生;教学设计;数感
  一、潜读教材,浅谈数感
  “数”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况,数这部分的内容大致按照这样的序列成长的:从表示物的数量的多少这个点表示关系的线,如,倍;从确定的数不确定的数,如,近似数、用字母表示数;从实在的数虚拟的数,如,平均数;从绝对的数相对的数,如,负数.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严肃地认数,到自由地认识,各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不断成长,日趋完善,形成体系.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数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在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深入课堂,慎析案例
  案例: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
  2017年5月,在“千课万人”的活动现场观摩了著名的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一节教学数概念的课,难以忘怀.
  (一)理解学生,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体验数感
  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必将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自动化地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正是学习的价值所在.
  师:在生活中,你有见过小数吗?
  生:有,在超市、菜场……
  师:写3个不同的小数.
  生:3.2,5.3,4.18,……
  师:这把尺子,用元做单位就是一个小数.0.3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目中有人”,因为就学生的个人经验而言,学生在生活中一定不止一次碰到过小数.让学生自己写小数,更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热情.同时,小数和长度单位的联系比较少,小数和“元”在生活中联系密切,应用较多,学生的经验应该比较丰富,因此,将习题往前调了一下,学习起来的时候,“感觉”会比较好.
  (二)支持学生,基于学生真实起点的教学设计,增强数感
  皮亚杰认为:“学生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练习,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真实起点在哪里,我们的教学设计就应该从哪里出发,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到知识和技能所能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数感等高度,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堂时间.
  师:看作1元,0.3元该如何表示呢?
  生1:
  生2:
  生3:
  生4:生2和生3的方法是一样的.
  师:方法一样?一样在哪里?
  师:采访一下:你们为什么更愿意用线段和长方形表示0.3元,而不是圆?
  生:不容易平均分.
  【分析】皮亚诺公理中说:“自然数是一个个摞起来的.”数在教材中的呈现顺序必然是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渐渐发展起来的.数的这种先后出现必然有着前后联系和逻辑关系,它们呈现出一种树状生长,我觉得这种生长和学生的那种身心的成长是同步的,是可以并肩而行的.
  “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这种数形结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挖掘数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建立联系.
  利用几何直观,把握本质“10份”,用抽象的图形来表示小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让概念教学问题解决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经验-图形-规律.用图形使得问题直观化,动态化,学生能力、探索能力、数感在解决中提升.
  (三)提升学力,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发展数感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遵循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感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师:说得真好!0.3元到底把1元平均分成几份?
  生:10份.
  师:为什么表示0.3元非得分10份,而不是8、9份?小组讨论.
  生:1元=10角,所以0.3元就是3角.
  师:三幅作品都表示0.3元?图形和分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0.3元?
  生:它们都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1角),3份就是0.3元(3角).
  师:你在作品上还能表示零点几元?做一做,轻声地跟自己说一说.
  生:0.9元……
  【分析】“位值制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数不一样,同一个数在不同的进制中,表示的数也不同.
  三、悉心体会,细说感想
  隨着“数的家族”不断壮大,学生的认知不断地成熟,基于儿童的教学设计必将会更好地促进儿童数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矫正、解决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对比、实验、个案等方法,结合数的成长,寻找培养学生的数感的最优路径.
  【参考文献】
  [1]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背景分析:高考是一座独木桥,躲不掉也逃不过,高考中数学分数比例是8∶1∶1,80%是中低难度的题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得120分的,更不是所有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都能达到及格的分数.  近几年,阅读能力在数学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阅读仍然存在一些偏见,不少人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
【摘要】近年來,各地不少中考几何压轴题,用传统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的难度很大,如果能有意识地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分析、解答,往往更加简捷、巧妙.本文以2017年广州中考的一道几何压轴题为例,进行对比说明.  【关键词】平面直角坐标系;几何压轴题;定量分析  一直以来,围绕相似三角形、圆等内容命制的纯几何证明题,不断出现在各地的中考压轴题中.由于其常需添加辅助线、涉及的数学思想方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王国中的一座高峰,千百年来它随着“数”与“形”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精深.伴着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它不朽的魅力又重现世间.本文通过对六年级“数与形”课例的研究,阐述、推广“数形结合”这一思想,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数;形;数形结合;数感  “数兮形之所倚,形兮数之所伏.”一语惊醒梦中人……  一、“数形结合”之前世今生  夫数者,世间量之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建立模型—验证猜想,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巩固应用”等教学环节,将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义务教育数
【摘要】2014年教育部颁布“立德树人”文件倡导发展各个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素养与能力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为例,侧重探讨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期培养学生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数除以整数;核心素养;数学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2016年国家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数学核心素养
一、原題展示
期刊
【摘要】人教版“解决问题”自2001年课改以来受教师的广泛关注,从浙教版的“应用题”到实验教科书的“解决问题”,再到“义务教育教科书”的三部曲,课程改革对这一领域从形式、内容、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笔者结合实验教材相关疑难问题教学策略,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思考.  【关键词】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途径  义务教科书解决问题“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个小问题就像三部曲,“
【摘要】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
【摘要】新课程对数学教师提出了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本文以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为课例,就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建设数学高效课堂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课堂;数学课堂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审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度关注解题,偏重于就题论题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具备数学核心能力,而抽象概括能力是首要的数学核心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有效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概括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并指出:这种能力的提高将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抽象概括能力;方法与途径  有效教学一直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最终动机来自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学生学习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