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科学课旨在使学生科学素养多元目标全面达成。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究,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我做了大量的尝试,下面简单谈几点做法:
一、抓兴趣点。学生不知不觉入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来,如果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比如在教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玩各种充气玩具,在学生玩得兴高采烈时,又提供两个充气量不同的球让学生进行拍球比赛,用充气不足的球参加比赛的学生的吃力表现立即获得了助阵学生的不满,于是在学生“不公平”的质疑声中,我适时提问:“为什么充气不足的球拍得吃力,充气足的球就拍起来轻陕?”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自觉进入思考状态。再如教学《反冲》一课时,我让学生尽情地玩气球。学生一听情绪高涨,于是课堂立即成了欢乐的海洋,随着学生的叫声,气球满天飞。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反冲的原理。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感兴趣,就会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二、抓质疑点。学生情不自禁提问题
《论语·为政》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确,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的质疑过程,是一个积极创新的思维过程。教师只有善于让学生生疑,进行“相机诱导”,学生才会兴趣大增,由疑生思,由猜想到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有效抓住质疑点。比如教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个实验:点燃蜡烛,然后把塑料袋口朝下罩在蜡烛的上方,过一会儿松开手,结果袋子不仅没有落到烛火上,反而飞到了空中。学生的眼睛立即睁大了,这时我适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为什么袋子自己就飞到空中了呢?再如教学《瓶“吞”鸡蛋的秘密》时,我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把一杯水装满然后把一张塑料薄片盖在杯口,接着迅速把杯口朝向各个方向,水却一滴也没有流出来,随着我的演示,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瞪大的眼睛和不可思议的神情,这时相信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的疑问,可想而知,学生们产生了疑问,强烈的好奇心就会促使他们快速地投入到研究中去。
三、抓研究点,学生興趣盎然解问题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探究”的理念目前已经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认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作为这一过程的引领者、组织者和亲密伙伴的教师,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抓好研究点,这样,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解决问题。在教学《水变热了》一课时,我手拿一个里面装着水和一条小鱼的烧瓶问学生:“如果我给烧瓶加热,鱼会怎样?”几乎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鱼会死的”。接下来我的演示却让学生目瞪口呆,鱼不仅没死,反而依然在自由自在地游动。“为什么鱼没有死?”抓住了这样一个研究点,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先猜想后验证”的探究中。再如教学《水里有什么》一课时,在学生提出“用纱网、纱布可以除掉水中的杂质”这一猜想后,我是这样引导他们制订探究计划的:
师:怎样用纱网和纱布除掉水中的杂质?
生1:先用纱网然后再用纱布。因为纱网的缝隙大,所以先用纱网除掉较大的杂质,再用缝隙小的纱布除掉较小一些的杂质。
生2:应该纱网在上,纱布在下,这样一遍就可以把杂质除掉。
生3:我觉得应该把纱网多折几下。
生4:我觉得应该先把纱网、纱布分别多折几下,然后纱网在上,纱布在下,这样就会除掉更多更细小的杂质。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这一问再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一定要让缝隙最小才能除掉水中的杂质。”由此引出了滤纸,这样过滤实验步骤就被学生周密地制定出来了。可见,“研究点”抓好了,学生就会一步一脚印,步步深入,探究的效率就会高;反之,看似快,实则慢。
四、抓总结点。学生胸有成竹收成果
总结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设计课堂总结,可以统揽课题要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抓住要点内容,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后续课题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因此抓好总结点,学生对于整节课知识的把握就会胸有成竹。比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时,最后设计一个比赛:比一比谁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比赛结束学生交流的方法其实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通过比赛实践来进行总结,不仅避免了就知识而总结的枯燥,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抓住每一个点,由点及面,就会给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学生抓住每一个点,由点及面,就会让自己透彻掌握一个知识;教师学生都抓住每一个点,由点及面,就会诞生一堂成功的科学课。成功的科学课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渐形成。
一、抓兴趣点。学生不知不觉入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来,如果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比如在教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玩各种充气玩具,在学生玩得兴高采烈时,又提供两个充气量不同的球让学生进行拍球比赛,用充气不足的球参加比赛的学生的吃力表现立即获得了助阵学生的不满,于是在学生“不公平”的质疑声中,我适时提问:“为什么充气不足的球拍得吃力,充气足的球就拍起来轻陕?”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自觉进入思考状态。再如教学《反冲》一课时,我让学生尽情地玩气球。学生一听情绪高涨,于是课堂立即成了欢乐的海洋,随着学生的叫声,气球满天飞。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反冲的原理。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感兴趣,就会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二、抓质疑点。学生情不自禁提问题
《论语·为政》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确,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的质疑过程,是一个积极创新的思维过程。教师只有善于让学生生疑,进行“相机诱导”,学生才会兴趣大增,由疑生思,由猜想到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有效抓住质疑点。比如教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个实验:点燃蜡烛,然后把塑料袋口朝下罩在蜡烛的上方,过一会儿松开手,结果袋子不仅没有落到烛火上,反而飞到了空中。学生的眼睛立即睁大了,这时我适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为什么袋子自己就飞到空中了呢?再如教学《瓶“吞”鸡蛋的秘密》时,我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把一杯水装满然后把一张塑料薄片盖在杯口,接着迅速把杯口朝向各个方向,水却一滴也没有流出来,随着我的演示,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瞪大的眼睛和不可思议的神情,这时相信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的疑问,可想而知,学生们产生了疑问,强烈的好奇心就会促使他们快速地投入到研究中去。
三、抓研究点,学生興趣盎然解问题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探究”的理念目前已经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认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作为这一过程的引领者、组织者和亲密伙伴的教师,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抓好研究点,这样,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解决问题。在教学《水变热了》一课时,我手拿一个里面装着水和一条小鱼的烧瓶问学生:“如果我给烧瓶加热,鱼会怎样?”几乎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鱼会死的”。接下来我的演示却让学生目瞪口呆,鱼不仅没死,反而依然在自由自在地游动。“为什么鱼没有死?”抓住了这样一个研究点,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先猜想后验证”的探究中。再如教学《水里有什么》一课时,在学生提出“用纱网、纱布可以除掉水中的杂质”这一猜想后,我是这样引导他们制订探究计划的:
师:怎样用纱网和纱布除掉水中的杂质?
生1:先用纱网然后再用纱布。因为纱网的缝隙大,所以先用纱网除掉较大的杂质,再用缝隙小的纱布除掉较小一些的杂质。
生2:应该纱网在上,纱布在下,这样一遍就可以把杂质除掉。
生3:我觉得应该把纱网多折几下。
生4:我觉得应该先把纱网、纱布分别多折几下,然后纱网在上,纱布在下,这样就会除掉更多更细小的杂质。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这一问再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一定要让缝隙最小才能除掉水中的杂质。”由此引出了滤纸,这样过滤实验步骤就被学生周密地制定出来了。可见,“研究点”抓好了,学生就会一步一脚印,步步深入,探究的效率就会高;反之,看似快,实则慢。
四、抓总结点。学生胸有成竹收成果
总结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设计课堂总结,可以统揽课题要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抓住要点内容,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后续课题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因此抓好总结点,学生对于整节课知识的把握就会胸有成竹。比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时,最后设计一个比赛:比一比谁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比赛结束学生交流的方法其实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通过比赛实践来进行总结,不仅避免了就知识而总结的枯燥,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抓住每一个点,由点及面,就会给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学生抓住每一个点,由点及面,就会让自己透彻掌握一个知识;教师学生都抓住每一个点,由点及面,就会诞生一堂成功的科学课。成功的科学课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