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材分析
1.1教材简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本章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液体的压强概念后,进一步学习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既有固、液压强的共性,又有它自身的特性.本节主要学习气体压强的产生、大小及其应用,是学好压强概念的继续和延伸.《大气压强》这节课,教材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大气压的数值大小.
③了解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④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并会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②通过实验观察,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③通过自己体验和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会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4教具与学具
(1)教师用具:广口瓶和鸡蛋(1套)、玻璃杯和硬纸板(1套)、马德堡半球(1套) 、活塞式抽水机模型、离心式水泵模型.
(2)学生用具:空饮料瓶(12只)、50 mL注射器(12只)、烧杯(12个)、钩码(12盒)、大小试管(12套)、水槽(12个)、吸管和密封豆浆杯(12套).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教法分析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考虑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准备了大量的实验仪器,充分利用实验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4学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感知物理过程,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来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学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采用了练习法.
5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3)内化提高,实际应用;(4)感悟收获,课堂小结;(5)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通过瓶吞鸡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引入新课: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的内部存在压强呢?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学习目标”,做到目标明确.其次,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
在解决目标一:“大气内部有压强吗?”这一问题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完成大气压把易拉罐压瘪、小试管逆流而上、钩码拉活塞三个实验,然后教师演示覆杯实验,在此基础上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谁把塑料瓶压瘪了?小试管上升是谁的作用?注射器活塞器为什么没有被拉下来?是谁托住了纸片?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气内部也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之后学生根据气体也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思考讨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在解决目标二:“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一问题中,先组织学生阅读大气压强的测定,然后让学生观看托利拆里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对托利拆里实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后,老师讲解托利拆里实验的原理,学生思考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柱为什么不下降?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大小关系如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计算大气压强.
在解决目标三:“大气压强会发生变化吗?”这一问题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出液口体验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完成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及大气压强与海拔的关系的学习.
在解决目标四:“大气压强有哪些实际应用?”这一问题中,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针管、笔袋、吸管是如何让药水、墨水、饮料向上流动?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然后教师分别出示和演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模型及其工作过程,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其工作原理.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自学,探究学习了相关内容,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使他们感知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知识的理解
1.1教材简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本章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液体的压强概念后,进一步学习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既有固、液压强的共性,又有它自身的特性.本节主要学习气体压强的产生、大小及其应用,是学好压强概念的继续和延伸.《大气压强》这节课,教材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大气压的数值大小.
③了解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④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并会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②通过实验观察,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③通过自己体验和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会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4教具与学具
(1)教师用具:广口瓶和鸡蛋(1套)、玻璃杯和硬纸板(1套)、马德堡半球(1套) 、活塞式抽水机模型、离心式水泵模型.
(2)学生用具:空饮料瓶(12只)、50 mL注射器(12只)、烧杯(12个)、钩码(12盒)、大小试管(12套)、水槽(12个)、吸管和密封豆浆杯(12套).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教法分析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考虑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准备了大量的实验仪器,充分利用实验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4学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感知物理过程,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来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学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采用了练习法.
5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3)内化提高,实际应用;(4)感悟收获,课堂小结;(5)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通过瓶吞鸡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引入新课: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的内部存在压强呢?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学习目标”,做到目标明确.其次,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
在解决目标一:“大气内部有压强吗?”这一问题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完成大气压把易拉罐压瘪、小试管逆流而上、钩码拉活塞三个实验,然后教师演示覆杯实验,在此基础上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谁把塑料瓶压瘪了?小试管上升是谁的作用?注射器活塞器为什么没有被拉下来?是谁托住了纸片?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气内部也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之后学生根据气体也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思考讨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在解决目标二:“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一问题中,先组织学生阅读大气压强的测定,然后让学生观看托利拆里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对托利拆里实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后,老师讲解托利拆里实验的原理,学生思考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柱为什么不下降?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大小关系如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计算大气压强.
在解决目标三:“大气压强会发生变化吗?”这一问题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出液口体验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完成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及大气压强与海拔的关系的学习.
在解决目标四:“大气压强有哪些实际应用?”这一问题中,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针管、笔袋、吸管是如何让药水、墨水、饮料向上流动?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然后教师分别出示和演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模型及其工作过程,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其工作原理.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自学,探究学习了相关内容,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使他们感知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知识的理解